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器材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与器材主体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卡槽,所述器材主体与安装卡槽卡合连接,所述安装卡槽两侧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螺纹孔,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计了一种能与器材主体灵活安装和拆卸的推车,通过器材主体的底部卡进安装卡槽内,再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和定位螺纹孔从而固定,使得器材主体在搬运和移动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底座底部增加了两个可滑动的平衡板,使用时,平衡板可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固定在底座两侧,并贴合在地面上,起到平衡作用,使用完毕后,可收放进收放槽内,使得推车使用更加的平衡和方便。
A combined cart for exercis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
本技术属于推车
,具体涉及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
技术介绍
健身锻炼运动是一项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以发达肌肉、增长体力、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健身运动可以采用各种徒手练习,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也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械进行各种练习,如哑铃、杠铃、壶铃等举重器械,单杠、双杠、绳、杆等体操器械,以及弹簧拉力器、滑轮拉力器、橡筋带和各种特制的综合力量练习架等力量训练器械,还有功率自行车、台阶器、平跑机、划船器等有氧训练器,现有的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在的一些较大的锻炼器材比较重,在搬运的过程中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器材主体,所述底座的顶部表面与器材主体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卡槽,所述器材主体与安装卡槽卡合连接,所述安装卡槽两侧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螺纹孔,所述器材主体的两侧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孔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纹孔,所述定位螺纹孔与第一螺纹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第一调节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和定位螺纹孔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四周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收放槽,所述收放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对对称的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收放槽的两侧表面与滑块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收放滑槽,所述滑块延伸至收放滑槽内,且滑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收放滑槽的端部表面相对于滑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滑块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调节螺栓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和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器材主体底部表面尺寸与安装卡槽的尺寸保持一致,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与定位螺纹孔的孔径保持一致,且第一螺纹孔与定位螺纹孔的圆心重合。优选的,所述平衡板的形状为直角状的板状结构,所述平衡板运动到收放滑槽的底端时,所述平衡板的底部表面与地面贴合。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储物盒,所述储物盒与底座通过凹槽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收放滑槽的形状为直角状的条状凹槽,所述收放滑槽的开口宽度与滑块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滑块呈端面为正方形的四棱柱结构。优选的,所述底座与万向轮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万向轮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延伸至连接槽内,且连接柱与连接槽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柱的顶端距离连接槽的顶端有5cm间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设计了一种能与器材主体灵活安装和拆卸的推车,通过器材主体的底部卡进安装卡槽内,再通过第一调节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和定位螺纹孔从而固定,使得器材主体在搬运和移动时,更加的方便快捷;在本技术中的底座底部增加了两个可滑动的平衡板,使用时,平衡板可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固定在底座两侧,并贴合在地面上,起到平衡作用,使用完毕后,可收放进收放槽内,使得推车使用更加的平衡和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收放槽;3、器材主体;4、第一调节螺栓;5、第二调节螺栓;6、万向轮;7、平衡板;8、安装卡槽;9、收放滑槽;10、第一螺纹孔;11、定位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3、滑块;14、固定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器材主体3,底座1的顶部表面与器材主体3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卡槽8,器材主体3与安装卡槽8卡合连接,为了方便对器材主体3初步固定,确保第一螺纹孔10和定位螺纹孔11对齐,安装卡槽8两侧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螺纹孔10,器材主体3的两侧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孔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纹孔11,定位螺纹孔11与第一螺纹孔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4,第一调节螺栓4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10和定位螺纹孔11固定连接,为了加强底座1与器材主体3的连接固定,以及实现灵活的安装和拆卸,底座1的底部四周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6,为了方便移动,底座1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收放槽2,收放槽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对称的平衡板7,平衡板7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块13,收放槽2的两侧表面与滑块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收放滑槽9,滑块13延伸至收放滑槽9内,且滑块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孔14,收放滑槽9的端部表面相对于滑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第二螺纹孔12与滑块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5,第二调节螺栓5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12和滑块13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底座1的平衡性能,避免在使用时发生侧倾的情况。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器材主体3底部表面尺寸与安装卡槽8的尺寸保持一致,第一螺纹孔10的孔径与定位螺纹孔11的孔径保持一致,且第一螺纹孔10与定位螺纹孔11的圆心重合,为了方便第一调节螺栓4穿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平衡板7的形状为直角状的板状结构,平衡板7运动到收放滑槽9的底端时,平衡板7的底部表面与地面贴合,为了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平衡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储物盒,储物盒与底座1通过凹槽卡合连接,为了方便储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收放滑槽9的形状为直角状的条状凹槽,收放滑槽9的开口宽度与滑块13的尺寸相匹配,滑块13呈端面为正方形的四棱柱结构,为了保证平衡板7平稳滑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座1与万向轮6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槽,万向轮6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延伸至连接槽内,且连接柱与连接槽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柱的顶端距离连接槽的顶端有5cm间距,为了方便调节万向轮6的高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安装时,将器材主体3的底部对准安装卡槽8,使得器材主体3底部完全卡进安装卡槽8内,使得第一螺纹孔10与定位螺纹孔11的孔径对齐,然后旋转第一调节螺栓4,直到第一调节螺栓4旋进定位螺纹孔11内,直到第一调节螺栓4无法转动为止,安装完毕,使用时可拉动平衡板7,使得平衡板7通过两侧的滑块13在收放滑槽9内滑动而现实运动,直到平衡板7运动到收放滑槽9的底端位置,平衡板7从收放槽2内伸出,并且第二螺纹孔12与固定螺孔14对齐,再旋转第二调节螺栓5,使得第二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器材主体(3),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与器材主体(3)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卡槽(8),所述器材主体(3)与安装卡槽(8)卡合连接,所述安装卡槽(8)两侧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螺纹孔(10),所述器材主体(3)的两侧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孔(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纹孔(11),所述定位螺纹孔(11)与第一螺纹孔(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10)和定位螺纹孔(1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6),所述底座(1)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收放槽(2),所述收放槽(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对称的平衡板(7),所述平衡板(7)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块(13),所述收放槽(2)的两侧表面与滑块(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收放滑槽(9),所述滑块(13)延伸至收放滑槽(9)内,且滑块(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孔(14),所述收放滑槽(9)的端部表面相对于滑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与滑块(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5),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12)和滑块(1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炼器材用组合式推车,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器材主体(3),所述底座(1)的顶部表面与器材主体(3)连接处设置有安装卡槽(8),所述器材主体(3)与安装卡槽(8)卡合连接,所述安装卡槽(8)两侧表面设置有一对第一螺纹孔(10),所述器材主体(3)的两侧表面相对于第一螺纹孔(1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螺纹孔(11),所述定位螺纹孔(11)与第一螺纹孔(10)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4),所述第一调节螺栓(4)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10)和定位螺纹孔(1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的底部四周各设置有一个万向轮(6),所述底座(1)的底部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收放槽(2),所述收放槽(2)的内部设置有一对对称的平衡板(7),所述平衡板(7)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块(13),所述收放槽(2)的两侧表面与滑块(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收放滑槽(9),所述滑块(13)延伸至收放滑槽(9)内,且滑块(1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螺孔(14),所述收放滑槽(9)的端部表面相对于滑块(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2),所述第二螺纹孔(12)与滑块(13)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5),所述第二调节螺栓(5)依次穿过第二螺纹孔(12)和滑块(13)固定连接。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海梅,
申请(专利权)人:左海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