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3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27
本申请提供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悬空设置于列车底部,救援设备包括:载台;横移机构,设置在载台上;举升机构,设置在横移机构上;顶托,连接在举升机构与列车底部之间;其中,举升机构能够改变载台与顶托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列车的升降,横移机构能够使举升机构沿载台横向移动,以实现对列车的横移。通过提供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悬空设置在列车底部,而载台、横移机构、举升机构和顶托互相配合,实现对列车的支撑、举升和横移,从而实现对列车的轨道起复,完成事故救援。这样可以省去设备安装的时间,从而为事故救援节省大量的救援时间,提高事故救援的效率,尽量避免事故升级。

Rescue equipment for train derail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
本申请涉及轨道列车领域,例如涉及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
技术介绍
自轮运转列车(轨道车、接触网作业车、轨道吊等)是维护铁路正常运转的机械设备,其作业时间只能在铁路线路运行的空闲时间,通常是夜里至凌晨之间的几个小时,自轮运转列车在这个时间段内需完成从车辆停放地赶往作业现场、作业和返回车辆停放地的动作。现有的自轮运转列车每车配备救援设备,期间一旦自轮运转列车出现脱轨事故,需要由司机在短时间内完成自救。而事故救援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可行的救援方案,而实际中时有出现救援时间过长的情况而使事故升级,影响铁路正线运营而打乱运营秩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列车脱轨事故救援效率的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悬空设置于列车底部,所述救援设备包括:载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台上;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上;顶托,连接在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列车底部之间;其中,所述举升机构能够改变所述载台与所述顶托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升降,所述横移机构能够使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载台横向移动,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横移。通过提供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悬空设置在列车底部,而载台、横移机构、举升机构和顶托互相配合,实现对列车的支撑、举升和横移,从而实现对列车的轨道起复,完成事故救援。这样可以省去设备安装的时间,从而为事故救援节省大量的救援时间,提高事故救援的效率,尽量避免事故升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托包括:车体连接件及关节轴承,所述关节轴承连接在所述举升机构上;所述车体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关节轴承和所述列车底部之间,所述车体连接件能够在所述关节轴承的转动方向上转动。通过车体连接件及关节轴承配合形成顶托,可以实现车体连接件能够在关节轴承的转动方向上转动。而车体连接件与列车底部连接,关节轴承与举升机构连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对车体的水平角度进行调整,以使救援设备能够适应水平的轨道、倾斜的轨道等更多类型的路况,提升救援设备的适用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载台设有横向凹槽,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横向凹槽移动。通过将横移机构设置在载台的横向凹槽内,可以使得横移机构沿横向凹槽进行横移,有效预防横移机构因负重横移而产生横移路线的偏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载台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底板及所述第二侧板围成所述横向凹槽,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两端的高度均小于二者中间的高度。通过底板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形成载台的横向凹槽,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两端的高度均小于二者中间的高度,可以在列车有一定的倾斜角度时,也能够有效避免载台与列车底部之间的碰撞。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横移件和横移驱动装置,所述横移驱动装置与所述横移件连接,能够驱使所述横移件沿所述载台横向移动。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救援设备还包括: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救援设备运行;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救援设备的运行,以及,将检测到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驱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所述救援设备运行。通过设置控制单元、检测单元、驱动单元,可以及时获取救援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结合运行情况对救援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这样的方式,可以为救援设备提供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降低事故救援的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事故救援的效率。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载台上,能够检测所述举升机构的位置和所述横移机构的位置,并将检测到的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能够检测举升机构的位置和横移机构的位置,实时检测救援设备的运行情况,为救援设备的精准控制提供实现的基础,进一步提高救援设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合第一方面,或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六种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救援设备的方法,包括:根据启动指令,控制所述横移机构和所述举升机构回归初始位置;获取举升指令,所述举升指令指定一目标举升位置;检测所述举升机构的当前位置,并控制所述举升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举升位置;获取横移指令,所述横移指令指定一目标横移位置;检测所述横移机构的当前位置,并控制所述横移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横移位置。通过在接收到启动指令时,控制救援设备复位,以及根据举升指令控制举升、根据横移指令控制横移,可以实现救援设备的自动化控制,使得事故救援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压缩,也可以避免观察和控制不同步的情形(若是司机一人完成自救,则存在观察列车的整体情况时不能控制救援设备的运行,控制救援设备的运行时不能有效观察列车的整体情况;多人救援时,观察列车的整体情况和控制救援设备的运行的人不同),提高事故救援的效率,也能节省人力物力。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所述举升机构的当前位置,并控制所述举升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举升位置,包括:检测所述举升机构的当前位置,判断所述目标举升位置与所述举升机构的当前位置是否超出举升距离值;若否,控制所述举升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举升位置;若是,控制所述举升机构运动到第一位置,并根据响应用户基于待确认信息执行的确认操作而生成的确认信息,控制所述举升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举升位置,其中,所述待确认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观测所述列车当前是否平稳,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举升机构的当前位置之间的距离不超过所述举升距离值。通过在接收到举升指令后,可以判断举升指令中的目标举升位置是否超出举升距离值,如果超出这个值,可以在举升未超过举升距离值的一段距离后将列车举升到第一位置,等待用户进行确认,是否需要继续举升。这样可以在举升到一定程度时,提醒用户观察列车的水平状态,在接收到用户的确认后继续执行,能够提高事故救援过程的安全性。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所述横移机构的当前位置,并控制所述横移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横移位置,包括:检测所述横移机构的当前位置,判断所述目标横移位置与所述横移机构的当前位置是否超出横移距离值;若否,控制所述横移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横移位置;若是,控制所述横移机构运动到第二位置,并根据响应用户基于待确认信息执行的确认操作而生成的确认信息,控制所述横移机构运动到所述目标横移位置,其中,所述待确认信息用于提示用户观测所述列车当前是否平稳,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横移机构的当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悬空设置于列车底部,所述救援设备包括:/n载台;/n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台上;/n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上;/n顶托,连接在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列车底部之间;/n其中,所述举升机构能够改变所述载台与所述顶托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升降,所述横移机构能够使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载台横向移动,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横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脱轨的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悬空设置于列车底部,所述救援设备包括:
载台;
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载台上;
举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横移机构上;
顶托,连接在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列车底部之间;
其中,所述举升机构能够改变所述载台与所述顶托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升降,所述横移机构能够使所述举升机构沿所述载台横向移动,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横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托包括:车体连接件及关节轴承,
所述关节轴承连接在所述举升机构上;
所述车体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关节轴承和所述列车底部之间,所述车体连接件能够在所述关节轴承的转动方向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设有横向凹槽,
所述横移机构设置在所述横向凹槽内,且能够沿所述横向凹槽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台包括底板及垂直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山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创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