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1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化公路系统应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包括车体、受电弓、受电弓底架、底座、支架、接线箱、防护翼和接触板,受电弓的弓头通过上臂和下臂安装在受电弓底架上,受电弓底架通过绝缘子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安装在车体顶部的支架上,在气囊机构驱动下受电弓升起,接触板同时着地,此时弓头上的碳滑板与接触线接触,使得接触线、碳滑板、车体上的接线箱、车体内的电机控制器,车体底部接触板以及回流线形成一个闭合的电回路,使电乘用车连接到接触网中,保证电乘用车使用电网电力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
本技术涉及接触网应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石油能源的紧缺及价格的昂贵,燃油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电力资源相对较廉价且无污染可持续,燃油汽车逐渐向电动汽车过渡。目前电乘用车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车载电源充电较慢,并且充电桩位置较少导致充电不便,因此电气化公路系统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电气化公路系统即采用电乘用车、接触网等组成的类似铁路电力网的系统,电力接触网为架设在公路上方的线缆网,牵引网为电力接触网提供电力,电乘用车在行驶时,通过其车体上安装的受电弓、接触板等部件接入电力接触网中,对电乘用车进行供电,由于受电弓对电乘用车来说十分重要且价格较高,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稍微的碰撞都会造成受电弓的损坏,且当进行超车时会影响司机对车体整体宽度的判断,易与其他电乘用车的受电弓碰撞,因此需要一种结构辅助司机对车体宽度进行判断,避免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包括车体、受电弓和接触板,受电弓的弓头通过受电臂可调节的安装在受电弓底架上,受电弓底架通过绝缘子、底座安装在车体顶部的支架上,通过调节受电臂可使弓头上的碳滑板与接触网的接触线接触,使得接触线、弓头上的碳滑板、车体顶部的接线箱、车体内的电机控制器、车体底部的接触板以及回流线形成一个闭合的电回路,使电乘用车的电机控制器连接到接触网实现实时供电,保证电乘用车能长时间稳定地运行。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包括接触网、车体、受电弓、底架、支架、接线箱、接触板以及防护翼,所述接触网包括接触线和回流线,接触线为接触网中架设于行车道上方的供电线,回流线铺设于行车道地面;所述受电弓包括弓头、受电臂和受电弓底架,受电臂包括铰接的上臂和下臂,弓头通过受电臂安装在受电弓底架上,弓头沿车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长度大于车体的宽度,弓头上安装有碳滑板,弓头由受电臂托动升起时,其上部的碳滑板与接触线接触,所述受电弓底架通过绝缘子安装在底座上,底座固定安装在支架的上表面,支架安装在车体上方,所述接线箱安装在车体顶部,接线箱与弓头上的碳滑板以及车体内安装的电机控制器均电连接;所述接触板安装在车体的底部,接触板以及接线箱均与车体的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当弓头上升使碳滑板与接触线接触且车体下方的接触板与回流线接触时,接触线、弓头上的碳滑板、接线箱、电车的电机控制器、接触板以及回流线形成闭合电回路,从而为车体提供能源;所述车体的两侧均设有防护翼,防护翼为中空的罩体,两侧防护翼末端的间距大于弓头的宽度。作为本技术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翼设置在车体的两侧面并安装在四个车轮的外侧。作为本技术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翼为塑料或玻璃钢材质。作为本技术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车体两侧防护翼的末端之间的间距比受电弓的宽度至少大100mm。作为本技术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受电弓的弓头两端设置有弓脚,弓脚垂直且长度不小于0.5m。有益效果1、接触网的接触线设置在行车道中心线上方指定的高度,回流线设置在行车道中心线的路面上,受电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车体的上方,受电机构包括受电弓和受电弓底架,受电弓包括弓头和受电臂,受电臂可从驾驶室控制其工作状态以调节其顶端的弓头的高度,弓头上设有用于与接触网的接触线接触的碳滑板,碳滑板通过导电部件与车顶部的接线箱电连接,接线箱与车体的电机控制器电连接;接触板与路面上的回流线接触,回流线还与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当受电弓处于工作状态时,接触线、弓头上的碳滑板、接线箱、电机控制器、接触板和回流线形成闭合电回路,以使接触网对行驶中的车体进行充供电,保证车体能长时间稳定的运行。2、受电弓水平设置并且其设置方向与车体行进方向垂直,受电弓的宽度大于车体的宽度,以使受电弓上的碳滑板有足够的工作幅宽,在车体两侧的四个车轮外侧均设有防护翼,两侧防护翼末端之间的间距比受电弓的宽度至少大100mm,以方便司机对车体整体宽度的把控,在超车或会车或经过窄路面时,只要路况能保证防护翼通过即可使受电弓安全通过,避免损坏受电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防护翼采用塑料或玻璃钢材质,价格较低且易于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乘用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乘用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车体,2、接触板,3、支架,4、受电弓底架,5、绝缘子,6、弓头,7、接触线,8、接线箱,9、回流线,10、防护翼,11、下臂,12、底座,13、上臂,14、弓脚。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包括接触网、车体1、受电弓、受电弓底架4、支架3、接线箱8、接触板2以及防护翼10,所述接触网包括接触线7和回流线9,接触线7为接触网中架设于行车道上方的供电线,回流线9铺设于行车道地面;所述受电弓包括弓头6、受电臂和受电弓底架4,所述弓头6两端布置有垂直于碳滑板的两弓脚14,弓脚14长度至少为0.5m,弓头6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长度大于车体1的宽度;所述弓头6、上臂13、下臂11以及受电弓底架4均依次铰接,在受电弓底架4与下臂11铰接处布置有用于调节受电臂的气囊驱动机构,气囊驱动机构的钢绞线的末端固定于上臂13的下半部,在气囊驱动下钢绳收紧时,受电弓升起使弓头6上的碳滑板与接触线7相接;所述受电弓底架4通过绝缘子5安装在底座12上,底座12固定安装在支架3上表面的安装平面上;所述支架3由四个支脚和一个安装平面组成,支架3安装在车体1上方;所述接线箱8安装在车体1上,来自于受电弓的电力电缆线连接接线箱8并通过接线箱8与车内的电机控制器电力电缆线连接;来自于受电弓的信号检测线经接线箱8与车体内设置的总控制器信号线连接;所述接触板2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接触板2与车体1的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当弓头6上升使碳滑板与接触线7接触且车体1下方的接触板2与回流线9接触时,接触线7、弓头6上的碳滑板、接线箱8、电车1的电机控制器、接触板2以及回流线9形成闭合电回路,从而为车体1提供能源;所述车体1的两个侧面设有防护翼10,防护翼10为流体形的塑料或玻璃钢材质中空罩体,防护翼10设置在车体1两侧四个车轮的外侧处,所述弓头6水平安装且与车体1的行进方向垂直,弓头6的宽度大于车体1的宽度,以使工作时的碳滑板有足够的工作幅宽;车体1两侧的防护翼10的末端间距大于弓头6的宽度,优选为车体两侧防护翼10末端宽度大于弓头宽度至少100mm,弓头宽度大于车体宽度至少100mm,防护翼10处于司机视线范围内或者通过后视镜展示在司机视角中,从而帮助司机把控车体通行所需的宽度,即在视线中的防护翼10能通过时其上方的受电弓弓头也能完整通过,避免对受电弓弓头造成损坏,造成经济损失。行驶过程中,通过驾驶室的控制面板控制受电弓的弓头6升高与车体1上方的接触线7接触,此时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网、车体(1)、受电弓、底座(12)、支架(3)、接线箱(8)、接触板(2)以及防护翼(10),所述接触网包括接触线(7)和回流线(9),接触线(7)为接触网中架设于行车道上方的供电线,回流线(9)铺设于行车道地面;所述受电弓包括弓头(6)、受电臂和受电弓底架(4),受电臂包括铰接的上臂(13)和下臂(11),弓头(6)通过受电臂安装在受电弓底架(4)上,弓头(6)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长度大于车体(1)的宽度,弓头(6)上安装有碳滑板,弓头(6)由受电臂托动升起时,其上部的碳滑板与接触线(7)接触,所述受电弓底架(4)通过绝缘子(5)安装在底座(12)上,底座(12)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上表面,支架(3)安装在车体(1)上方,所述接线箱(8)安装在车体(1)顶部,接线箱(8)与弓头(6)上的碳滑板以及车体(1)内安装的电机控制器均电连接;所述接触板(2)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接触板(2)以及接线箱(8)均与车体(1)的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当弓头(6)上升使碳滑板与接触线(7)接触且车体(1)下方的接触板(2)末端落下与回流线(9)接触时,接触线(7)、弓头(6)上的碳滑板、接线箱(8)、车体(1)的电机控制器、接触板(2)以及回流线(9)形成闭合电回路,从而为车体(1)提供能源;所述车体(1)的两侧均设有防护翼(10),防护翼(10)为中空的罩体,两侧防护翼(10)末端的间距大于弓头(6)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备防护翼的电乘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网、车体(1)、受电弓、底座(12)、支架(3)、接线箱(8)、接触板(2)以及防护翼(10),所述接触网包括接触线(7)和回流线(9),接触线(7)为接触网中架设于行车道上方的供电线,回流线(9)铺设于行车道地面;所述受电弓包括弓头(6)、受电臂和受电弓底架(4),受电臂包括铰接的上臂(13)和下臂(11),弓头(6)通过受电臂安装在受电弓底架(4)上,弓头(6)沿车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其长度大于车体(1)的宽度,弓头(6)上安装有碳滑板,弓头(6)由受电臂托动升起时,其上部的碳滑板与接触线(7)接触,所述受电弓底架(4)通过绝缘子(5)安装在底座(12)上,底座(12)固定安装在支架(3)的上表面,支架(3)安装在车体(1)上方,所述接线箱(8)安装在车体(1)顶部,接线箱(8)与弓头(6)上的碳滑板以及车体(1)内安装的电机控制器均电连接;所述接触板(2)安装在车体(1)的底部,接触板(2)以及接线箱(8)均与车体(1)的电机控制器电连接,当弓头(6)上升使碳滑板与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湍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