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09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安装在所述车辆地板上位于副驾行李舱的位置;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安装在仪表板上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前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一防护面,所述第一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护件;扶手箱挡板,所述扶手箱挡板位于扶手箱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扶手箱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所述第二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件。汽车安装有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减少了副驾行李舱的行李滑动量,增加了行李的稳定性,有效防护行李和副驾行李舱内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
技术介绍
车辆的副驾驶位置处一般设置有座椅供用户乘坐,用户的行李放置在后备箱中。现有技术中,为了扩大行李的放置空间,在相关专利中,车辆取消了副驾座椅,并将副驾位置改造成行李舱,用于放置行李。专利技术人在实现专利技术创造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副驾位置放置行李存在以下不足:车辆在行使过程中出现加速、减速、或者颠簸等情况时,位于副驾位置上的行李容易发生滑动,行李的稳定性差;行李滑动惯性较大时还容易撞击扶手箱、位于副驾的仪表板,增加了行李和车身部件的损伤。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减小行李在副驾行李舱的滑动量,增加行李的稳定性,有效防护行李和副驾行李舱内部件。本技术提供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安装在车辆地板上位于副驾行李舱的位置;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安装在仪表板上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前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一防护面,所述第一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护件;扶手箱挡板,所述扶手箱挡板位于扶手箱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扶手箱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所述第二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件。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护面的第一弹性防滑条,所述第二防护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二防护面的第二弹性防滑条。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横向设置并沿着所述前挡板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横向设置并沿着所述扶手箱挡板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面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防护面包括第二侧边,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对接。可选地,所述前挡板延伸至所述车辆地板上,所述防滑件的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防护面上;所述扶手箱挡板延伸至所述车辆地板上,所述防滑件的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二防护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与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中,至少有一个为橡胶条。可选地,所述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还包括防护架,所述防护架安装在所述车辆地板上并与所述前挡板相对设置。可选地,所述防滑件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贴合覆盖在所述车辆地板上位于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位置上。可选地,所述防滑垫上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本技术还提供了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的汽车。本技术提供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汽车,通过在车辆地板上设置防滑件,可以减少行李在防滑件上的滑移量,以增加行李在副驾行李舱上的稳定性,在仪表板上安装有前档板,可以在行李朝仪表板滑移时有效防护仪表板和行李,减少仪表板和行李的损伤,在扶手箱上安装有扶手箱挡板,可以在行李朝扶手箱滑移时有效防护扶手箱和行李,减少扶手箱和行李的损伤。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实施例,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箱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图1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可选实施例提供的扶手箱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包括前档板2、扶手箱挡板3、以及防滑件1。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所述防滑件1安装在所述车辆地板上位于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位置,可以增加行李与副驾行李舱所在的车辆地板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行李在副驾行李舱的滑移量,增加行李的稳定性。所述前档板2安装在仪表板上朝向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前档板2包括朝向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一防护面21,所述第一防护面21上设置有第一防护件,可在行李朝车身的前方滑动时,有效地防护仪表板和行李。所述扶手箱挡板3位于扶手箱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扶手箱挡板3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二防护面31,所述第二防护面31上设置有第二防护件,可在行李朝扶手箱的方向滑移时有效防护扶手箱。本技术提供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通过在车辆地板上设置防滑件1,可以减少行李在防滑件1上的滑移量,以增加行李在副驾行李舱上的稳定性,在仪表板上安装有前档板2,可以在行李朝仪表板滑移时有效防护仪表板和行李,减少仪表板和行李的损伤,在扶手箱上安装有扶手箱挡板3,可以在行李朝扶手箱滑移时有效防护扶手箱和行李,减少扶手箱和行李的损伤。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护面21的第一弹性防滑条23,所述第二防护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二防护面31的第二弹性防滑条3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防滑条23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形变,不仅可以缓冲行李的正面碰撞,而且可以防止行李沿着第一防护面21所在的方向发生滑移,增加了第一防护面21的防护效果;同样的,第二弹性防滑条33在受到挤压时发生形变,不仅可以缓冲行李的正面碰撞,而且可以防止行李沿着第二防护面31所在的方向发生滑移,增加第二防护面31的防护效果。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23横向设置并沿着所述前档板2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可以增加第一防护面21的正面碰撞缓冲效果和防侧滑效果。同样的,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3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33横向设置并沿着所述扶手箱挡板3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可以增加第二防护面31的正面碰撞缓冲效果和防侧滑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防护面21包括第一侧边22,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23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边22,所述第二防护面31包括第二侧边32,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33延伸至所述第二侧边32;所述第一侧边22与所述第二侧边32相对接。本实施例可在扶手箱与仪表板之间形成闭合的防护结构,以增加防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前档板2延伸至所述车辆地板上,所述防滑件1的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一防护面21上;所述扶手箱挡板3延伸至所述车辆地板上,所述防滑件1的一侧抵接在所述第二防护面31上。本实施例可以将防滑件1、前档板2、以及扶手箱挡板3相连接形成闭合的结构,兼顾结构稳定性和防护效果。可选地,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安装在车辆地板上位于副驾行李舱的位置;/n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安装在仪表板上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前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一防护面,所述第一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护件;/n扶手箱挡板,所述扶手箱挡板位于扶手箱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扶手箱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所述第二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安装在车辆地板上位于副驾行李舱的位置;
前挡板,所述前挡板安装在仪表板上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前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一防护面,所述第一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护件;
扶手箱挡板,所述扶手箱挡板位于扶手箱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的一侧,所述扶手箱挡板包括朝向所述副驾行李舱设置的第二防护面,所述第二防护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护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一防护面的第一弹性防滑条,所述第二防护件包括凸出于所述第二防护面的第二弹性防滑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横向设置并沿着所述前挡板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弹性防滑条横向设置并沿着所述扶手箱挡板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行李舱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面包括第一侧边,所述第一弹性防滑条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光朱凤超马强解山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桔电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