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06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11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充电麻烦,无法自适应调节电线长度等问题,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电池组,箱体内固定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充电器,箱体内固定有与充电器电性连接的导电杆,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水平方向放置的转动轴和丝杠,转动轴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丝杠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轴同轴固定有铜套,铜套与导电杆接触,转动轴的外缘面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缠绕有电线,电线的一端与铜套固定连接,丝杠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上端设有导线孔,电线的另一端穿过导线孔且连接有插头。

A charging device for electric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三轮车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也在提倡绿色出行节能环保,电动三轮车以其价廉、便捷、环保的功能优势,深受民众青睐,蓄电池作为电动三轮车配套的动力电源,在电动三轮车使用过程中,蓄电池需要定期充电,以保证充足电量,满足其行驶需求,而市场上的电动三轮车需要额外携带充电器进行充电,如果充电器忘记携带或丢失,蓄电池将无法充电,这给用户造成了很多困扰,如果将充电器一直放置在电池箱内,充电器的电线容易发生紊乱打结,不易拿取,另外充电器的电线长度是一定的,无法自适应调节电线长度,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充电麻烦,无法自适应调节电线长度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箱体,箱体内安装有电池组,箱体内固定有与电池组电性连接的充电器,箱体内固定有与充电器电性连接的导电杆,箱体内转动连接有水平方向放置的转动轴和丝杠,转动轴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丝杠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转动轴同轴固定有铜套,铜套与导电杆接触,转动轴的外缘面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缠绕有电线,电线的一端与铜套固定连接,丝杠螺纹连接有螺帽,螺帽上端设有导线孔,电线的另一端穿过导线孔且连接有插头。本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联动性好,不仅能够保证不同长度的充电要求,而且还能将电线自动有序的缠绕在螺旋槽内,避免电线紊乱打结,排列井然有序,省力省力,方便快捷,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螺帽立体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电池组2,箱体1内固定有与电池组2电性连接的充电器3,箱体1内固定有与充电器3电性连接的导电杆4,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方向放置的转动轴5和丝杠6,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7,丝杠6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铜套9,铜套9与导电杆4接触,转动轴5的外缘面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缠绕有电线10,电线10的一端与铜套9固定连接,丝杠6螺纹连接有螺帽11,螺帽11上端设有导线孔12,电线10的另一端穿过导线孔12且连接有插头。为了保证螺帽11在箱体1内左右滑动的稳定性,所述的箱体1内固定有导轨13,导轨13的横截面为多边形,螺帽11沿导轨13在箱体1内左右滑动。所述的丝杠6同轴固定有发条盒14。所述的丝杠6同轴固定有棘轮15,箱体1上固定有与棘轮15相配合的棘爪16。为了方便充电,所述的插头位于箱体1的外侧。所述的丝杠6同轴固定有位于箱体1外侧的手柄。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以主视图为基准的,当电动三轮车需要充电时,转动手柄,手柄带动丝杠6转动,丝杠6带动第二齿轮8同轴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带动转动轴5同轴转动,进而丝杠6和转动轴5同时转动,转动轴5的外缘面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缠绕有电线10,转动轴5在转动的过程中,电线10从螺旋槽内陆续展开,丝杠6带动螺帽11沿导轨13在箱体1内向左滑动,进而导线孔12带动电线10在螺旋槽内有序松开,避免电线10发生紊乱打结现象,保证电线10的有效展开,在电线10展开过程中,发条盒14一直处于不断收紧状态,在棘轮15和棘爪16的共同作用下,有效防止丝杠6发生倒转,保证了转动轴5转动的平稳性,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铜套9,铜套9与电线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铜套9转动过程中,导电杆4与铜套9始终处于接触状态,导电杆4与充电器3电性连接,充电器3与电池组2电性连接,根据实际需求,将电线10拉出合适的长度,将插头插入电源,电流经电线10流至铜套9、导电杆4、充电器3和电池组2内,进行充电操作,当充电完成时,将插头拔出电源,拨开棘爪16,在发条盒14的作用下,丝杠6快速反转复位,第二齿轮8带动第一齿轮7反转,转动轴5和丝杠6同时反转复位,螺帽11沿导轨13在箱体1内向右滑动复位,在导线孔12的作用下,电线10有序缠绕在转动轴5上的螺旋槽内,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有效将电线10收集在箱体1内。本技术较传统的设备有以下益处:1)结构巧妙,充电器3始终固定在箱体1内部,有效防止充电器3忘记携带或丢失,造成电动三轮车无法充电的后果;2)由于电线10在螺旋槽内缠绕而成,保证了电线10足够的长度,满足不同距离充电要求,同时联动性好,丝杠6和转动轴5同时转动,并结合丝杠6上螺帽11的导线孔12结构,有效将电线10有序缠绕在螺旋槽内,避免电线10打结,整洁美观,方便易行。本技术结构巧妙,操作简单,联动性好,不仅能够保证不同长度的充电要求,而且还能将电线自动有序的缠绕在螺旋槽内,避免电线紊乱打结,排列井然有序,省力省力,方便快捷,易于在市场上推广应用,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固定有与电池组(2)电性连接的充电器(3),箱体(1)内固定有与充电器(3)电性连接的导电杆(4),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方向放置的转动轴(5)和丝杠(6),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7),丝杠(6)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铜套(9),铜套(9)与导电杆(4)接触,转动轴(5)的外缘面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缠绕有电线(10),电线(10)的一端与铜套(9)固定连接,丝杠(6)螺纹连接有螺帽(11),螺帽(11)上端设有导线孔(12),电线(10)的另一端穿过导线孔(12)且连接有插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三轮车的充电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安装有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箱体(1)内固定有与电池组(2)电性连接的充电器(3),箱体(1)内固定有与充电器(3)电性连接的导电杆(4),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水平方向放置的转动轴(5)和丝杠(6),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7),丝杠(6)同轴固定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8),转动轴(5)同轴固定有铜套(9),铜套(9)与导电杆(4)接触,转动轴(5)的外缘面设有螺旋槽,螺旋槽内缠绕有电线(10),电线(10)的一端与铜套(9)固定连接,丝杠(6)螺纹连接有螺帽(11),螺帽(11)上端设有导线孔(12),电线(10)的另一端穿过导线孔(12)且连接有插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三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建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虹众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