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空调装置及室内机的装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86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体式空调装置及其室内机的装配方法,该室内机包括:(a)座框,(b)有控制装置的电源板,(c)装在电源板上的操作构件,(d)覆盖所述电源板并设于所述座框的、设有操作部的前侧格栅,且所述操作部有导轨,所述操作构件由所述导轨导向而嵌入所述前侧格栅。采用该构成,能将前侧格栅的操作部及配列于室内电源板的作为操作构件的各种开关方便地安装于设计尺寸的正确位置,能使各开关不受到异常应力地将前侧格栅安装于室内机本体,能稳定地安装。(*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于室内空调的分体式空调装置,尤其涉及室内机。现根据图8说明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在构成室内机本体101底面的座框102内部所配置的电动机103驱动横流风扇104。前侧格栅105安装在上述座框102上。在前侧格栅105上开设有室内空气吸入口106。从室内空气吸入口106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设于室内空气吸入口106后侧的空气过滤器107,再通过装配在座框102上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08。室内侧热交换器108吸取室内空气热量并进行除湿。生成的冷凝水由设于吹出格栅109的接水盘110接受。此外,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吹出格栅109的吹出部111后,从开设于前侧格栅105的吹出口112吹出。接着说明室内机本体101的装配顺序。将横流风扇104卡合安装于上述座框102所设的电动机座部113。将轴承114安装于横流风扇104的另一端部,该轴承114嵌入在设于上述座框102的轴承部115内。接着,将室内侧热交换器108安装在横流风扇104的前侧。再将接水盘110和吹出部111构成一体的吹出格栅109安装在室内侧热交换器108之下。将组装入控制装置的电源板116安装在电动机103前方的座框102上。电动机103通过安装上电源板116而被夹持。在电源板116前侧,配置有显示灯117、接收来自遥控器的电波的接收部118、接通或切断电源的通、断开关119、能自动运转的自动运转开关120及试运转开关121。显示灯117有显示控制装置和控制状态的运转灯及时间灯等。自动运转开关120在遥控器电池用完及遥控器遗失、出故障时,能自动运转。试运转开关121在安装时或迁移设置时,能进行试运转。最后,将前侧格栅109钩挂在设于座框102的爪部122上,突出于电源板116前侧的通、断开关119和自动运转开关120及试运转开关121等插入安装在设于前侧格栅109的操作部123的开关孔124内。但是,采用上述现有的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前侧格栅操作部的结构,突出的各开关不能容易地插入设于前侧格栅操作部的开关孔内,因此在进行组装时,必须边进行微调边安装到正确位置,操作复杂。此外,在市场进行安装及进行售后服务时,要从上市时安装着前侧格栅的状态将前侧格栅拆下,在市场再次进行安装。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开关会偏离孔的中心或脱离孔。因此,开关会受到异常应力,开关啃入前侧格栅等。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空调装置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具有(a)座框;(b)设有控制装置的电源板;(c)装在所述电源板上的操作构件;(d)覆盖所述室内侧热交换器和所述送风机并设于所述座框、有操作部的前侧格栅,所述操作部具有导轨,所述操作构件由所述导轨导向被嵌入所述前侧格栅。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装配方法,具有(a)在座框之中设置电源板的工序;(b)将具有导轨的操作构件装在所述电源板上的工序;(c)覆盖所述电源板,在所述座框设置具有操作部的前侧格栅的工序,并且,在所述工序(c)中,由形成于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导轨导向,将所述操作构件嵌入所述前侧格栅。利用上述构成,操作构件的设置位置稳定。并且,前侧格栅的操作部与设于电源板的操作构件容易对准位置,操作构件能高精度地定位设置于操作部,前侧格栅能容易地设于座框。以下简单地说明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室内机本体的分解立体图。图2(a)为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电源板和前侧格栅的分解立体图。图2(b)为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重要部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电源板和前侧格栅的其它分解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电源板和前侧格栅的另一其它分解立体图。图5(a)为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电源板和前侧格栅的又一其它分解立体图。图5(b)为图5(a)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重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a)为图1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电源板和前侧格栅的再一其它分解立体图。图6(b)为图6(a)所示分体式空调装置的重要部分剖视图。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的装配方法工序图。图8为现有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分解立体图。本专利技术的分体式空调装置具有操作部和操作开关面板,该操作部设有设于室内机的前侧格栅上的开口部,该操作开关面板与设于电源板的各种开关的前侧面相对,前侧格栅由形成于前侧格栅操作部的开口部外廓的嵌入导轨导向而被嵌入。由于该构成,能将前侧格栅的操作部和配置于电源板的各种开关容易地安装于设计尺寸的位置,能稳定地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中,设于所述室内机的前侧格栅的操作部有开口,在前侧格栅安装在室内机本体上之后,再将另外的可装、拆的操作开关面板对着突出于前侧格栅操作部的开口部的电源板上所配置的各种开关嵌入。由于该构成,前侧格栅安装容易,安装操作开关面板时,对各种开关不会施加异常应力及啃入,能可靠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中,设于印刷线路板的电子控制装置预先装在操作部上,再安装在室内机本体上。电子控制装置具有运转灯和时间灯的显示部、自动运转开关及试运转开关。由于该构成,前侧格栅的安装作业容易且完成可靠。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操作部形成有导轨,以便将各种开关导向形成于前侧格栅操作部的各种开关孔的中心。由于该构成,将前侧格栅安装在室内机本体上时,不会对各种开关施加异常应力及啃入,就能安装各种开关。在本专利技术中,前侧格栅操作部的各种开关孔开设得比预先的设计尺寸更大,操作部安装在室内机本体上之后,再将设有开关孔的另外的可装拆开关孔盖嵌装上。由于该构成,前侧格栅的安装变容易,不会对各种开关施加异常应力及啃入,就能安装前侧格栅。以下使用图1-图7,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首先说明实施例1。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室外机本体的结构与上述现有例子一样,故省略对室外机本体结构的详细说明。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分体式空调装置的室内机本体的分解立体图。其电源板和前侧格栅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a)所示。沿图2(a)的操作部25的剖面25A的剖面图及沿操作开关面板24的剖面24B的剖面图如图2(b)所示。配置在座框2内部的电动机3驱动作为室内送风机的横流风扇4。前侧格栅5安装在座框2上。吸入口6开设于前侧格栅5。从吸入口6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设于后方的空气过滤器,再通过组装在座框2上的室内热交换器8。室内热交换器8对其室内空气进行吸热并除湿。生成的冷凝水由设于吹出格栅9的接水盘10接受。此外,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吹出格栅9的吹出部11,从开设于上述前侧格栅5的吹出口12吹出。以下说明上述室内机本体1的装配顺序。图7示出了室内机本体装配方法的大致过程。在图7中,室内机本体的装配方法包括将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送风机和电源板设于座框之中的工序,以及将操作构件装在电源板上的工序。接着,将设有操作部的前侧格栅覆盖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内送风机,设置在座框上。此时,在操作部上形成了嵌入导轨,由该嵌入导轨导向,操作构件被嵌入前侧格栅。以下参照图1、图2(a)、图2(b),说明具体的装配方法。作为室内送风机的横流风扇4的轴承14嵌装在设于座框2的轴承部13。将电动机3的轴部17插入横流风扇4的风扇轮毂部18,并利用螺栓将电动机3安装在横流风扇4上。接着,将室内热交换器8安装在横流风扇4的前方。再将吹出格栅9安装在热交换器8的下方。组装入电子控制装置和电器部件的电源板22安装于座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分体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机具有: (a)座框(2); (b)设有控制装置的电源板(22); (c)装在所述电源板上的操作构件(23、24、28); (d)覆盖所述电源板并设于所述座框、有操作部(25)的前侧格栅(5), 所述操作部具有导轨(27、33), 所述操作构件能由所述导轨导向被嵌入所述前侧格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幸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