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74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06
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具有分离设置的冲模工位和贴附工位,包括转盘、同步带、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冲刀和吸嘴。所述转盘能够绕轴旋转,所述冲刀包括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所述第一冲刀固定设置,第二冲刀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着第一冲刀做往返运动。薄膜能够缠绕于所述转盘上且经由同步带传送贴附至所述第一冲刀上。第一冲刀的表面设有穿透的通孔,第二冲刀位于第一冲刀的一侧且能够自通孔穿出于第一冲刀的另一侧而将薄膜冲出一定的形状。吸嘴能够在冲模工位与第二冲刀对接,第二气缸驱动吸嘴移位至贴附工位从而将薄膜贴附至产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领域,尤其是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薄膜贴附,依靠专业厂商控制来料。薄膜要先行贴附于离型纸上,且使用过程中需离型机将薄膜与离型纸剥离、吸取装置将薄膜吸取后,粘贴到产品表面,造成物料和设备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所述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具有分离设置的冲模工位和贴附工位,包括转盘、同步带、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冲刀和吸嘴,所述转盘能够绕轴旋转,所述冲刀包括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所述第一冲刀固定设置,第二冲刀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着第一冲刀做往返运动,薄膜能够缠绕于所述转盘上且经由同步带传送贴附至所述第一冲刀上,第一冲刀的表面设有穿透的通孔,第二冲刀位于第一冲刀的一侧且能够自通孔穿出于第一冲刀的另一侧而将薄膜冲出一定的形状,吸嘴能够在冲模工位与第二冲刀对接,第二气缸驱动吸嘴移位至贴附工位从而将薄膜贴附至产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位于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之间的冲刀导向,所述第二冲刀在冲刀导向的导引下朝向第一冲刀的方向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刀导向设有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和所述通孔沿同一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冲刀贯穿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以能够穿缩地伸入于通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刀导向固定安装于第一冲刀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冲刀能够自第一冲刀的下侧向上穿出通孔从而部分伸出于第一冲刀的上侧,所述吸嘴位于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第三气缸和导套,在冲模工位时,所述吸嘴位于导套内,在贴附工位时,所述吸嘴能够在第三气缸的驱动下伸出导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包括连接于导套顶端的上气管和连接于第二冲刀底端的下气管,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上气管的第一电磁阀和电连接于所述下气管的第二电磁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包括用于缠绕尚未裁切薄膜的第一转盘和用于缠绕裁切后薄膜剩料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位于第二转盘的上方且彼此间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系薄膜自动送料的过程中将薄膜进行裁切成需要的形状,然后将裁切后的有用薄膜贴附至需要贴附的产品上,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剥离,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少了一道剥离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的立体组装图。图2为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的吸嘴部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的冲刀部分剖视图。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1---转盘11---第一转盘12---第二转盘2---同步带31---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4---冲刀41---第一冲刀410---通孔42---第二冲刀5---吸嘴6---冲刀导向61---第一孔洞62---第二孔洞7---第三气缸8---导套91---上气管92---下气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3,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具有分离设置的冲模工位和贴附工位,包括转盘1、同步带2、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冲刀4和吸嘴5。所述转盘1能够绕轴旋转,所述冲刀4包括第一冲刀41和第二冲刀42,所述第一冲刀41固定设置,第二冲刀42能够在第一气缸31的驱动下向着第一冲刀41做往返运动。薄膜能够缠绕于所述转盘1上且经由同步带2传送贴附至所述第一冲刀41上。第一冲刀41的表面设有穿透的通孔410,第二冲刀42位于第一冲刀41的一侧且能够自通孔410穿出于第一冲刀41的另一侧而将薄膜冲出一定的形状。吸嘴5能够在冲模工位与第二冲刀42对接,第二气缸32驱动吸嘴5移位至贴附工位从而将薄膜贴附至产品上。请参考图3,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还包括位于第一冲刀41和第二冲刀42之间的冲刀导向6,所述第二冲刀42在冲刀导向6的导引下朝向第一冲刀41的方向运动。冲刀导向6的导引作用保证了第二冲刀42在朝向第一冲刀41的运动方向上不偏移。请参考图3,所述冲刀导向6设有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第一孔洞61和第二孔洞62,所述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和所述通孔410沿同一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冲刀42贯穿所述第一孔洞61、第二孔洞62以能够穿缩地伸入于通孔410内。设置此机构的目的是:藉由第一孔洞61和第二孔洞62的限位实现导引。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刀导向6固定安装于第一冲刀41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刀导向6也可以安装于其他固定位置的零部件上。两个冲刀4以及吸嘴5的具体方位是:所述第二冲刀42能够自第一冲刀41的下侧向上穿出通孔410从而部分伸出于第一冲刀41的上侧,所述吸嘴5位于第一冲刀41和第二冲刀42的上方。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包括第三气缸7和导套8,在冲模工位时,所述吸嘴5位于导套8内,在贴附工位时,所述吸嘴5能够在第三气缸7的驱动下伸出导套8。导套8的作用是:在冲模工位上,防止冲裁的膜跑位;在贴附工位上,吸嘴5伸出导套8,便于将薄膜贴附在产品上。请参考图1及图2,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还包括连接于导套8顶端的上气管91和连接于第二冲刀42底端的下气管92,还包括电连接于所述上气管91的第一电磁阀(未图示)和电连接于所述下气管92的第二电磁阀(未图示)。在冲模工位上,所述第一电磁阀控制上气管91的吸气,所述第二电磁阀控制下气管92的吹气,所述上气管91吸气且下气管92吹气,从而吸嘴5能够将第二冲刀42冲出的薄膜吸住;在贴附工位上,第一电磁阀控制上气管91从向上吸气变为向下吹气,从而能够将吸嘴5上的薄膜贴附在产品上。请参考图1,所述转盘1包括用于缠绕尚未裁切薄膜的第一转盘11和用于缠绕裁切后薄膜剩料的第二转盘12,所述第一转盘11位于第二转盘12的上方且彼此间隔。设置此结构的目的是:保证第一转盘11将尚未裁切的薄膜输出给同步带2且裁切后的薄膜剩料缠绕至第二转盘12,即送料、收料同步有序进行。本技术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系薄膜自动送料的过程中将薄膜进行裁切成需要的形状,然后将裁切后的有用薄膜贴附至需要贴附的产品上,整个过程中不需要剥离,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具有分离设置的冲模工位和贴附工位,其特征是:包括转盘、同步带、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冲刀和吸嘴,所述转盘能够绕轴旋转,所述冲刀包括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所述第一冲刀固定设置,第二冲刀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着第一冲刀做往返运动,薄膜能够缠绕于所述转盘上且经由同步带传送贴附至所述第一冲刀上,第一冲刀的表面设有穿透的通孔,第二冲刀位于第一冲刀的一侧且能够自通孔穿出于第一冲刀的另一侧而将薄膜冲出一定的形状,吸嘴能够在冲模工位与第二冲刀对接,第二气缸驱动吸嘴移位至贴附工位从而将薄膜贴附至产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具有分离设置的冲模工位和贴附工位,其特征是:包括转盘、同步带、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冲刀和吸嘴,所述转盘能够绕轴旋转,所述冲刀包括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所述第一冲刀固定设置,第二冲刀能够在第一气缸的驱动下向着第一冲刀做往返运动,薄膜能够缠绕于所述转盘上且经由同步带传送贴附至所述第一冲刀上,第一冲刀的表面设有穿透的通孔,第二冲刀位于第一冲刀的一侧且能够自通孔穿出于第一冲刀的另一侧而将薄膜冲出一定的形状,吸嘴能够在冲模工位与第二冲刀对接,第二气缸驱动吸嘴移位至贴附工位从而将薄膜贴附至产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位于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之间的冲刀导向,所述第二冲刀在冲刀导向的导引下朝向第一冲刀的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自动裁切贴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冲刀导向设有位于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和所述通孔沿同一直线延伸,所述第二冲刀贯穿所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以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峰之建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