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开利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空调器的冷凝水偏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56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空调机组(10)的冷凝器风扇(34)提供了一孔口构件(38)。该空调机组(10)具有一底盘(24),该底盘将一冷凝器盘管支承在其后部,并将一冷凝器风扇支承在冷凝器盘管(32)的前方。风扇(34)具有一形成在其外周的甩水环(48)。甩水环(48)和底盘(24)是构造成能将来自于空调机组(10)的冷凝水收集在位于风扇底部下方底盘内,从而使甩水环(48)浸没在收集的水中,拾取水,并将它们引向冷凝器盘管(32)。设置了用于防止由所述甩水环(48)拾取的水被引导得径向向外地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开口(58)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位于所述孔口构件(38)上的、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偏离所述孔口底部的偏转元件(98)。该偏转元件径向向内地伸入所述孔口(38)。(*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间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防止收集的冷凝水从空调器壳体的侧部排出的冷凝器盘管风扇孔口结构。
技术介绍
房间空调器通常有一个与机组室外侧的冷凝器风扇相联系的甩水环。该甩水环适于穿过冷凝器风扇下方的机组底盘上的收集起来的冷凝水池,以随着穿过机组冷凝器热交换器而来的冷空气而将水喷出。空调机组的外壳体上包含多个开口,通过这些开口可将在冷凝器风扇引导下流过冷凝器热交换器的空气吸入壳体。在某些情况下,由冷凝器风扇的甩水环所拾取的水会沿径向向外甩出,并穿过壳体的侧部开口。这种情况是不希望有的,因为水可能溅到相邻的结构上,并滴落到位于机组下方的物件上,因而不能借助通常用于收集和排弃多余冷凝水的装置来加以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揭示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机组冷凝器风扇的孔口构件。空调机组具有一底盘,该底盘将一冷凝器盘管支承在其后部,并将一冷凝器风扇支承在冷凝器盘管的前方。风扇具有一形成在其外周的甩水环。甩水环和底盘是构造成能将来自于空调机组的冷凝水收集在位于风扇底部下方的底盘中,从而使甩水环浸没在收集的水中,拾取水,并将它们引向冷凝器盘管。该空调机组还包括一外壳体,其上带有靠近冷凝器风扇的开口。设置了一孔口构件,它具有一大致位于风扇前方的风扇孔口,因而风扇可以使空气通过壳体上的开口、所述孔口而吸入所述壳体内,并将它们向后引导而通过冷凝器盘管。设置了用于防止由甩水环拾取的水被引导得径向向外地穿过壳体上的开口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位于所述孔口构件上的、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偏离所述孔口底部的偏转元件。该偏转元件径向向内地伸入所述孔口。一位于所述孔口构件上的弧形偏转器表面靠近所述孔口,从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偏转元件成一角度偏离的一个位置延伸至至少到所述孔口的一个横边缘的位置。该偏转器表面还从孔口向前延伸。附图简要说明通过一些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可以使熟悉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一能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的房间空调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空调器的后视立体图,其中外壳和很多内部构件都被去除,以便描述本专利技术;图3是图1所示空调器的前视立体图,其中外壳和前侧格栅被去除;图4是体现本专利技术的冷凝器风扇孔口构件之下部的前视图;图5是图4所示之冷凝器风扇孔口构件的左侧视图;图6是图4所示之冷凝器风扇孔口构件的后视图;图7是图4所示之冷凝器风扇孔口构件的俯视图;图8是图4所示之冷凝器风扇孔口构件的右视立体图;以及图9是图1所示窗式房间空调器的分解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方式及其工业应用图1示出了一空调器机组10,它总的包括一室内部分12和一室外部分14。该房间空调器被围在一个大致矩形的壳体16内,并且适于定位在需冷却之房间的外墙内或窗户内,通常是室内部分12对着房间。室内部分12包括一室内格栅18,该格栅包括入口百叶窗和一对空气排放组件22。现请参见图2、3和9,室内部分12和室外部分14支承在一个矩形的底盘24上。室内和室外部分部分地由一个垂直延伸的金属间隔壁26分开。室内部分基本上包括一垂直地设置在其前端的蒸发器盘管28、一位于蒸发器盘管28后方的蒸发器或室内风扇30、以及一空气引导蜗壳31。室外部分14包括一垂直地设置的、靠近其后端的、其排放侧对着外面的冷凝器盘管32,以及一位于室外部分中的、靠近冷凝器盘管的冷凝器风扇34。冷凝器风扇的罩壳36连接于冷凝器盘管32、底盘24和壳体16的内侧,因而形成了一个包含冷凝器风扇34的运动部分的腔室40。冷凝器风扇罩壳36包括一入口孔(口)构件38。冷凝器风扇34是轴流的、闭式螺桨型,并且位于靠近入口孔38的风扇室40内。冷凝器风扇34通过驱动轴44连接于一电动机42。从电动机另一侧伸出的驱动轴46连接于蒸发器风扇30,因而可以同时驱动风扇30和34。一转动的罩壳或吸水甩水环48固定于冷凝器风扇34的外周。工作时,电动机42同时驱动蒸发器风扇30和冷凝器风扇34。蒸发器风扇30将空气从需冷却的房间抽出,依次通过入口百叶窗20、蒸发器盘管28(空气在此冷却)、风扇30,最后通过空气排放组件22重新回到房间内。在空气经过蒸发器盘管28而冷却的时,通常会随着空气的去湿而产生冷凝水。这种冷凝水被收集在由室内部分12的底盘24支承的冷凝水收集盘50中。从图2看的最清楚,冷凝水流过间隔壁26下方的冷凝水盘的延伸部52。在室外部分的底盘24上设置有多个低蒸发通道(总的标示为52),它们可允许冷凝水流动至并收集在位于风扇支承结构56下方的区域54中,并允许冷凝水从冷凝器风扇罩壳36和冷凝器盘管32的后方通过而进入位于风扇腔室40下方的底盘区域55。同时,冷凝器风扇通过形成在壳体16顶部和侧部的入口百叶窗58将外界的空气吸入壳体,空气依次流过冷凝器入口孔构件38和冷凝器盘管32,在冷凝器盘管中,将热量排出至外界空气。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当冷凝器风扇34下方区域55内积聚了冷凝水之后,风扇甩水环48浸没在积聚的冷凝水中。风扇甩水环48可拾取一部分冷凝水,并将它们引入被引导到冷凝器盘管32上的空气流中,以使盘管冷却,进而提高空调机组的工作效率。冷凝器风扇的罩壳36是由一单件的下部60和一上部62构成的,上部26是与一较大的上侧模制塑料部分64形成一体的部件。塑料部分64可对空调机组的其余结构(与本专利技术无关)起到支承作用。为了表述方向,将采用以下的术语。术语“左”和“右”涉及从图1和9看到的空调机组。另外,术语“后”和“前”涉及从图1和9看到的空调机组及其构件,机组的前部是安装有室内格栅18的室内部分12。另外,为了描述实施例,把从机组前面看到的冷凝器风扇的转向定义为顺时针方向。图4-8详细示出了冷凝器风扇罩壳36的下部60。下罩壳部分60包括一主壁部分66,入口孔构件38的一半形成于其中。一侧壁68从主壁部分66的左侧向后延伸,该侧壁的后边缘70上形成有用于配合冷凝器盘管32的左侧管片72的结构。一曲壁74从主壁部分66的右侧伸出,向右后方延伸,并终止在一后边缘76处,在后边缘上包括用于配合冷凝器盘管32的右侧管片78的结构。主壁66、左侧壁68和右侧壁74分别限定了一上边缘80、82和84。主壁部分的上边缘80被分成两个小的部分,每个小的部分均携带有一直立的定位销86。冷凝器风扇罩壳的上部包括一主壁部分88、一左侧壁90和一右侧壁92,它们的构造基本上等同于下部60的主壁66、左侧壁68和右侧壁74。上部的壁88、90和92可限定一向下的边缘,该边缘是构造成能密封地配合下部80的接配边缘80、82和84。另外,在上侧主壁88的接配边缘上设置有凹槽(未图示),这些凹槽适于接纳下部主壁66的上边缘上的直立销86。因此,上部60和下部62可以相互协作而形成冷凝器风扇罩壳36和圆形的入口孔38。入口孔38是由一狭窄的、基本上平的、周向延伸的圆形表面94来限定的。一分流元件98与圆形表面94形成一体,并且顺时针地偏离圆形表面的最下方部分,最好如图8所示,该分流元件包括一向右的水接触面100。一弯屈的偏转元件104也是与圆形表面94形成一体,并且从与所述分流元件98相距很短距离的一个点一直延伸到靠近左上边缘80的位置。该偏转元件104是一个弧形的曲面106,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机组冷凝器风扇的孔口构件,所述空调机组具有一底盘,该底盘将一冷凝器盘管支承在其后部,并将一冷凝器风扇支承在冷凝器盘管的前方,该风扇具有一形成在其外周的甩水环,甩水环和底盘是构造成能将来自于空调机组的冷凝水收集在底盘的靠近风扇底部的位置,从而使甩水环浸没在收集的水中,拾取水并将它们引向冷凝器盘管,该空调机组还包括一其上带有靠近冷凝器风扇的开口的外壳体,所述孔口构件具有一基本上位于风扇前方的风扇孔口,因而风扇可以使空气通过壳体上的开口、所述孔口而吸入所述壳体内,并将它们向后引导而通过冷凝器盘管,其改进之处包括: 用于防止由所述甩水环拾取的水被引导得径向向外地穿过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开口的装置; 所述防止装置包括: 一位于所述孔口构件上的、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偏离所述孔口底部的偏转元件,所述偏转元件径向向内地伸入所述孔口,所述元件是构造成能基本向上地引导撞击于其上的冷凝水;以及 一位于所述孔口构件上的弧形偏转器表面,该表面靠近所述孔口,从沿着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偏转元件成一角度偏离的一个位置延伸至至少到所述孔口的一个横边缘的位置,所述偏转表面还从所述孔口向前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A利斯博阿拉莫斯G法贡德斯德索萨
申请(专利权)人:开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