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535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2条导轨(2);导轨(2)中部下方设有承重柱(21),导轨(2)上设有2块翻转限位块(5);所述2条导轨(2)的同方向端通过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23)的U型杆(22)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阀体检修中进行阀体翻转时,具有使阀体翻转方便、阀体与地面不易受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
本技术涉及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特别是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
技术介绍
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安装在压力钢管和其蜗壳进口段之间,在机组正常停机、事故停机和机组检修时起着截断水流的作用,是保证水轮机及发电组日常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阀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需进行返厂检修,检修通常需把阀体吊至立车上才能进行。为把阀体吊至立车上需将阀体由原先枢轴水平状态翻滚至枢轴垂直状态,但是因为阀体体积庞大,重量约为80吨,且阀体的吊耳只分布于阀体枢轴水平时的上下方,导致阀体翻转非常不便;在翻转过程中,阀体置于地面上,翻转时阀体在地面上进行翻动,易与地面出现磕碰从而导致阀体与地面易受损。所以目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在检修中采用一般方式进行阀体翻转时,存在阀体翻转非常不便,阀体与地面易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本技术在阀体检修中进行阀体翻转时,具有使阀体翻转方便、阀体与地面不易受损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2条导轨;导轨中部下方设有承重柱,导轨上设有2块翻转限位块;所述2条导轨的同方向端通过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的U型杆相连。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底座包括围合成上端开口框体的2块长加强筋板、2块上侧带弧形缺口的短加强筋板和底面加强筋板;所述长加强筋板上设有1块导向板。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底座的底面加强筋板与长加强筋板间焊接有多组工字钢。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承重柱顶端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导轨中部下半侧设有与承重柱顶端圆柱型凹槽相对应的圆柱型凸起。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导轨上设有使翻转限位块能水平移动的凹槽;所述导轨上两端各设有1个能驱使翻转限位块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杆;所述翻转限位块为楔块结构。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导轨上安装有保护垫片。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短加强筋板与导轨相对应处设有L型限位块。前述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中,所述底座内部深度大于阀体圆柱面为起点的最大半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阀体检修翻转的便利性且降低阀体受损的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采用底座、导轨、承重柱、U型杆、第一液压杆和翻转限位块构成结构简单的翻转工装,轻松有效的帮助阀体完成翻转的操作,使阀体翻转方便。翻转工装导轨上设有保护垫片,导轨连接设有第一液压杆的U型杆,结合导轨中部的承重柱,当阀体要进行翻转时,导轨竖直旋转3°~5°形成一个斜坡从而减轻阀体与翻转工装间的静摩擦力,从而改善以下问题:当导轨处于水平状态时,阀体与翻转工装间的静摩擦力远大于滚动摩擦力,导致阀体起始翻转需要相对更大的力,造成当阀体开始翻转时滚动惯性过大,不便于控制阀体翻转角度。翻转工装底座内设有多组工字钢,工字钢和底座结合形成一个稳固可靠的结构,从而提高翻转工装的结构强度。底座设有底面加强筋板,提高翻转工装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阀体重量对地面带来的破坏,降低地面的受损。所以采用本技术对阀体进行翻转操作,具有阀体翻转方便、阀体与地面不易受损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导轨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待翻转阀体安置后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底座,2-导轨,3-工字钢,5-翻转限位块,6-导向板,11-长加强筋板,12-短加强筋板,13-底面加强筋板,21-承重柱,22-U型杆,23-第一液压杆,51-第二液压杆,52-凹槽,7-L型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构成如图1至4所示,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2条导轨2;导轨2中部下方设有承重柱21,导轨2上设有2块翻转限位块5;所述2条导轨2的同方向端通过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23的U型杆22相连。所述底座1包括围合成上端开口框体的2块长加强筋板11、2块上侧带弧形缺口的短加强筋板12和底面加强筋板13;所述长加强筋板11上设有1块导向板6,两块导向板6能对阀体放置在翻转工装上起到导向作用;短加强筋板12的弧形缺口能方便工作人员在阀体翻转时观察阀体的翻转情况。所述底座的底面加强筋板13与长加强筋板11间设有4组工字钢3,进一步提升底座的结构强度。所述导轨2中部下半侧设有与承重柱21顶端圆柱型凹槽相对应的圆柱型凸起,导轨2能通过此连接部位进行竖直方向旋转。所述导轨2上设有使翻转限位块5能水平移动的凹槽52;所述导轨2上两端各设有1个能驱使翻转限位块5水平移动的第二液压杆51。所述导轨2上铺设固定有保护垫片,该保护垫片可以是橡胶垫片,以保护阀门在翻转过程中不被磕碰伤。所述短加强筋板12与导轨2相对应处设有L型限位块7,限制导轨2的水平移动和竖直转动角度,防止当第一液压杆23故障时,导轨2倾斜过大,阀体翻转出翻转工装造成损害。工作原理:本翻转工装通过2块长加强筋板11、2块短加强筋板12和底面加强筋板13焊接成上端敞口的底座1,4组工字钢3焊接在底1的底面加强筋板13与长加强筋板11上,从而形成提高整个底座1的结构强度。通过由2个第一液压杆23、U型杆22、承重柱21和两根导轨2相组合与底座1一起对阀体进行承载。通过第一液压杆23、U型杆22、承重柱21使导轨2产生竖直方向倾斜,从而降低阀体与翻转工装间的静摩擦力。通过导轨2上的第二液压杆51使翻转限位块5沿凹槽52进行水平移动对翻转中的阀体进行阻挡限位,防止阀体翻转过度。通过在导轨2上覆盖橡胶垫片保护阀体在翻转过程中不被磕碰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2条导轨(2);导轨(2)中部下方设有承重柱(21),导轨(2)上设有2块翻转限位块(5);所述2条导轨(2)的同方向端通过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23)的U型杆(2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于底座(1)上的2条导轨(2);导轨(2)中部下方设有承重柱(21),导轨(2)上设有2块翻转限位块(5);所述2条导轨(2)的同方向端通过底部设有第一液压杆(23)的U型杆(2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围合成上端开口框体的2块长加强筋板(11)、2块上侧带弧形缺口的短加强筋板(12)和底面加强筋板(13);所述长加强筋板(11)上设有1块导向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进水阀阀体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面加强筋板(13)与长加强筋板(11)间设有多组工字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辉朱兴兵马麒昌马飞郁小彬楼勇孔志德郑小刚戢志仁万晶宇项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远大工控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