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45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属于钢箱梁焊接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固定台包括槽钢架、菱形撑架、第一液压伸缩杆、支撑凸架组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压紧装置;槽钢架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凸架组,使面板贴合支撑凸架组顶部时呈凸弧状;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头和杆部;压紧头设于杆部上端;杆部的非端部铰接在槽钢架一侧;菱形撑架包括上铰接端、下铰接端和两个侧铰接端;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下铰接端铰接;上铰接端铰接在槽钢架下表面的中部;侧铰接端可顶在杆部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翻转,带动压紧头压紧面板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具有省力,弯曲同步性好的特点。

Fixing device for U-rib welding of steel box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钢箱梁焊接
,具体地说涉及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钢箱梁以其重量轻、承载能力大、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在钢结构桥梁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钢箱梁面板因局部应力集中影响,各类疲劳开裂问题突出,其中U肋与面板连接焊接接头处萌生的焊根裂纹及焊脚裂纹广受关注。该类裂纹很可能向面板发展形成贯通裂纹,影响行车安全。U肋与面板焊接过程中,焊接处的金属在遭遇高温后会出现相应的膨胀现象,待到焊接处的金属冷却以后,整个金属结构又形成了收缩现象,导致出现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焊接应力及焊接变形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影响焊接的结构的性能,如强度、尺寸、刚度、稳定性和精度、受压腐蚀性及稳定性等。U肋与面板焊后同时存在横向与纵向变形,机械矫形技术难度大。在焊前进行装配时,预置反方向的变形量为抵消补偿焊接变形,可以解决U肋与面板的焊接变形问题。在压弯面板预置反方向时需要较大的力以及面板两侧下压力需对称同步,这样焊接效果会比较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拟解决在压弯面板预置反方向时需要较大的力以及面板两侧下压力需对称同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面板1,并在面板1上焊接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U肋条2,所述U肋条2纵向延伸,包括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包括槽钢架4、菱形撑架5、第一液压伸缩杆6、支撑凸架组7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压紧装置8;所述槽钢架4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凸架组7;所述支撑凸架组7用于支撑面板1,使面板1贴合支撑凸架组7顶部时呈凸弧状;所述压紧装置8包括压紧头81和杆部82;所述压紧头81设于杆部82上端;所述杆部82的非端部铰接在槽钢架4一侧;所述菱形撑架5包括上铰接端51、下铰接端52和两个侧铰接端53;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6的伸缩端与下铰接端52铰接;所述上铰接端51铰接在槽钢架4下表面的中部;所述侧铰接端53可顶在杆部82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82翻转,带动压紧头81压紧面板1两侧。由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的固定装置,首先将面板1放在支撑凸架组7上,所述支撑凸架组7用于支撑面板1,使面板1贴合支撑凸架组7顶部时呈凸弧状,达到预置反方向的变形量为抵消补偿焊接变形的目的;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3,而不是一个整体的大设备,减轻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重量和较少材料用量,而且方便安装和维修;所述槽钢架4上表面设有支撑凸架组7;槽钢架4结构轻,结构强度好,价格便宜;槽钢架4上设有加强肋;当压紧头81需要压在面板两侧使面板弯曲时,第一液压伸缩杆6的伸缩端从下往上伸长,菱形撑架5的下铰接端52从下往上移动,靠近上铰接端51,两个侧铰接端53向两侧外张开,顶在杆部82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82翻转,带动压紧头81压紧面板1两侧;菱形撑架5具有力的放大作用,可以减小第一液压伸缩杆6的配置,杆部82通过力臂设置,可以再进行力的放大,使压紧头81轻易将面板压弯曲。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凸架组7包括若干个支撑凸架71;所述若干个支撑凸架71相对槽钢架4中心对称,且从中间往两侧的支撑凸架71高度递减,使面板1贴合所有的支撑凸架71顶部时呈凸弧状。由上述结构可知,所述支撑凸架组7包括若干个支撑凸架71;将支撑面板的支撑凸架组7,分割成若干个支撑凸架71,节约材料,而且更换个别的支撑凸架71,即可适应多种弯曲需求的面板;所述若干个支撑凸架71相对槽钢架4中心对称,且从中间往两侧的支撑凸架71高度递减,这样可使面板1贴合所有的支撑凸架71顶部时呈凸弧状,达到预置反方向的变形量为抵消补偿焊接变形的目的;面板1上焊接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U肋条2,所述U肋条2纵向延伸,所述支撑凸架71纵向延伸与U肋条2对应设置,增加弯曲面板的稳定性,使焊接处有足够的支撑抗拒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3还包括铰接座31;所述槽钢架4固定在铰接座31顶部;所述铰接座31上固定有第一液压伸缩杆6,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6用于带动下铰接端52靠近或远离上铰接端51,进而使两个侧铰接端53相互远离或靠近。由上述结构可知,确定第一液压伸缩杆6固定位置,驱动下铰接端52靠近或远离上铰接端5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3还包括底座32和第二液压伸缩杆33;所述铰接座31底部铰接在底座32上,所述底座32上铰接有第二液压伸缩杆33;所述第二液压伸缩杆33的伸缩端铰接在铰接座31上,用于带动铰接座31翻转。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二液压伸缩杆33通过伸缩来控制铰接座31的翻转,方便U肋条和面板焊接。进一步的,所述菱形撑架5包括两个凸顶块54;所述侧铰接端53设在凸顶块54上;所述凸顶块54用于顶在杆部82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82翻转。由上述结构可知,凸顶块54避免侧铰接端53直接接触杆部82,避免侧铰接端53变形,影响活动。进一步的,所述压紧头81顶部铰接在杆部82上端,使压紧头81底面在压紧面板1两侧时,始终大面积贴合面板1两侧。由上述结构可知,压紧头81顶部铰接在杆部82上端,使压紧头81底面在压紧面板1两侧时,始终大面积贴合面板1两侧,避免压紧头81破坏面板。进一步的,所述菱形撑架5的侧铰接端53对应的两个撑杆55夹角始终小于九十度。由上述结构可知,两个撑杆55夹角始终小于九十度,菱形撑架5具有力的放大作用;菱形撑架5还保证了两个压紧头81同步压在面板两侧。进一步的,杆部82的铰接点下部分长度是上部分长度的至少三倍。由上述结构可知,使杆部82具有力的放大作用。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3的槽钢架4连为一体。由上述结构可知,可以通过焊接杆或钢板,使所有的槽钢架4连为一体,所有的槽钢架4翻转同步性更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公开了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属于钢箱梁焊接
,包括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固定台包括槽钢架、菱形撑架、第一液压伸缩杆、支撑凸架组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压紧装置;槽钢架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凸架组,使面板贴合支撑凸架组顶部时呈凸弧状;压紧装置包括压紧头和杆部;压紧头设于杆部上端;杆部的非端部铰接在槽钢架一侧;菱形撑架包括上铰接端、下铰接端和两个侧铰接端;第一液压伸缩杆的伸缩端与下铰接端铰接;上铰接端铰接在槽钢架下表面的中部;侧铰接端可顶在杆部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翻转,带动压紧头压紧面板两侧。本技术的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具有省力,弯曲同步性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面板、2-U肋条、3-固定台、4-槽钢架、5-菱形撑架、6-第一液压伸缩杆、7-支撑凸架组、8-压紧装置、31-铰接座、32-底座、33-第二液压伸缩杆、51-上铰接端、52-下铰接端、53-侧铰接端、54-凸顶块、55-撑杆、71-支撑凸架、81-压紧头、82-杆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面板(1),并在面板(1)上焊接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U肋条(2),所述U肋条(2)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包括槽钢架(4)、菱形撑架(5)、第一液压伸缩杆(6)、支撑凸架组(7)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压紧装置(8);所述槽钢架(4)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凸架组(7);所述支撑凸架组(7)用于支撑面板(1),使面板(1)贴合支撑凸架组(7)顶部时呈凸弧状;所述压紧装置(8)包括压紧头(81)和杆部(82);所述压紧头(81)设于杆部(82)上端;所述杆部(82)的非端部铰接在槽钢架(4)一侧;所述菱形撑架(5)包括上铰接端(51)、下铰接端(52)和两个侧铰接端(53);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6)的伸缩端与下铰接端(52)铰接;所述上铰接端(51)铰接在槽钢架(4)下表面的中部;所述侧铰接端(53)可顶在杆部(82)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82)翻转,带动压紧头(81)压紧面板(1)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面板(1),并在面板(1)上焊接有若干个横向排列的U肋条(2),所述U肋条(2)纵向延伸,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纵向并列设置的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包括槽钢架(4)、菱形撑架(5)、第一液压伸缩杆(6)、支撑凸架组(7)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压紧装置(8);所述槽钢架(4)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凸架组(7);所述支撑凸架组(7)用于支撑面板(1),使面板(1)贴合支撑凸架组(7)顶部时呈凸弧状;所述压紧装置(8)包括压紧头(81)和杆部(82);所述压紧头(81)设于杆部(82)上端;所述杆部(82)的非端部铰接在槽钢架(4)一侧;所述菱形撑架(5)包括上铰接端(51)、下铰接端(52)和两个侧铰接端(53);所述第一液压伸缩杆(6)的伸缩端与下铰接端(52)铰接;所述上铰接端(51)铰接在槽钢架(4)下表面的中部;所述侧铰接端(53)可顶在杆部(82)的铰接点下部位置,使杆部(82)翻转,带动压紧头(81)压紧面板(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架组(7)包括若干个支撑凸架(71);所述若干个支撑凸架(71)相对槽钢架(4)中心对称,且从中间往两侧的支撑凸架(71)高度递减,使面板(1)贴合所有的支撑凸架(71)顶部时呈凸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箱梁U肋焊接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3)还包括铰接座(31);所述槽钢架(4)固定在铰接座(31)顶部;所述铰接座(31)上固定有第一液压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利平许涛杨铁刚彭海平陈实秋冉华张明周宗杰张洋王昭姜云天张洪超成进王剑虹张勇甘立纪吴迪邢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