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38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包括方形壳体、位于方形壳体侧面相应位置的插齿刀、位于方形壳体底部且与方形壳体连接的圆盘、通过传动轴连接圆盘的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多刀式的插齿机构,利用第一气缸传动带动与圆盘连接的方形壳体旋转,使在方形壳体不同侧面的插齿刀可直接通过旋转运动参加对齿面的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化机械无法对同一齿面进行不同规格内齿加工的难题。

A kind of multi cutter gear sh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
本技术涉及齿轮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
技术介绍
在数控机床领域,用插齿刀按展成法或成形法加工内、外齿轮或齿条等的齿面称为插齿。插齿机构利用插齿刀上下往复运动对齿面进行加工。从插齿过程的原理上分析,插齿刀相当于一对轴线相互平行的圆柱齿轮相啮合。插齿刀实质上就是一个磨有前后角并具有切削刃的齿轮。插齿机构一般包含以下运动:1.切削运动,插齿刀的上、下往复运动。2.分齿展成运动,插齿刀与工件之间应保持正确的啮合关系。插齿刀往复一次,工件相对刀具在分度圆上转过的弧长为加工时的圆周进给量,故刀具与工件的啮合过程也就是圆周进给过程。3.径向进给运动,插齿时,为逐步切至全齿深,插齿刀应有径向进给量fr。4.让刀运动,插齿刀作上下往复运动时,向下是切削行程。为了避免刀具擦伤已加工的齿面并减少刀齿的磨损,在插齿刀向上运动时,工作台带动工件退出切削区一段距离(径向)。插齿刀工作行程时,工作台再恢复原位。在专利文献中,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7723622U,名称为改进型插齿机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插齿机,包括电机、机头机构和插齿机构,所述电机设置在机头机构下方,电机的轴与机头机构相对设置,机头机构包括多个与主轴转动连接的转轴装置,与主轴连接的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与插齿机构转动连接。但是在现有技术和专利文献中,插齿刀在对不同规格的内齿进行加工时,需要多次更换不同规格的刀具,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拆装和对刀,也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通常情况下,只能将一只插齿刀通过夹头与活塞杆固定在一起,一次只能对内齿的一个规格齿面进行插削加工,因此生产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大批量高效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中全部或部分的缺陷,本技术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723622U,名称为改进型插齿机的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包括方形壳体、位于方形壳体侧面相应位置的插齿刀、位于方形壳体底部且与方形壳体连接的圆盘、通过传动轴连接圆盘的第一气缸。进一步的,多刀式插齿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方形壳体内部通过调节丝杠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圆盘具有通孔,第二气缸的主轴穿过圆盘所述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方形壳体每个侧面相同位置均设置有不同规格的插齿刀,方形壳体通过第一气缸每次旋转角度为90度。进一步的,所述多刀式插齿机构位于工作平台上,第一气缸由伺服电机带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多刀式的插齿机构,利用第一气缸传动带动与圆盘连接的方形壳体旋转,使在方形壳体不同侧面的插齿刀可直接通过旋转运动参加对齿面的加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动化机械无法对同一齿面进行不同规格内齿加工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气缸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1—方形壳体;2—插齿刀;3—圆盘;4—第一气缸;41—第一传动轴;42—第二传动轴;5—第二气缸;51—调节丝杠;52—主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包括方形壳体1、位于方形壳体1侧面相应位置的插齿刀2、位于方形壳体1底部且与方形壳体1连接的圆盘3、通过传动轴连接圆盘3的第一气缸4。其中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多刀式插齿机构位于工作平台上,第一气缸4由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气缸4带动圆盘3旋转,圆盘3与方形壳体1连接而带动方形壳体1旋转。第一气缸4带动旋转的工作原理与蒸汽机车连杆类似,第一气缸4带动第一传动轴41直线运动,第二传动轴42一端铰接第一传动轴41,另一端固定于圆盘3周边而带动圆盘旋转。所述方形壳体1是指上底面和下底面为正方形的柱形壳体。在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刀式插齿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方形壳体内部通过调节丝杠51连接的第二气缸5,所述圆盘3具有通孔,第二气缸5的主轴52穿过圆盘3所述通孔。所述多刀式插齿机构工作时,首先利用插齿刀2对齿面进行上下往复运动,在对内齿的一种规格完成插齿后,此流程同现有技术中插齿机构,不再赘述;当需要更换插齿刀2时,首先由第二气缸5将方形壳体1顶出上升,然后由第一气缸4带动方形壳体旋转,待合适的插齿刀2处于工作位时,第一气缸4停止运动,第二气缸5带动方形壳体1下降,此时更换的插齿刀2可进行对内齿的另一种规格的插齿。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方形壳体1每个侧面相同位置均设置有不同规格的插齿刀2,方形壳体1通过第一气缸4每次旋转角度为90度。在此方式中,主要区别在于方形壳体1四个面相同位置均固定有不同规格的插齿刀2,可满足四种常见规格的内齿,同时每次更换插齿刀2时,旋转的角度均为90度。角度可由传感器具体限定,方便更换。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位于方形壳体侧面相应位置的插齿刀、位于方形壳体底部且与方形壳体连接的圆盘、通过传动轴连接圆盘的第一气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位于方形壳体侧面相应位置的插齿刀、位于方形壳体底部且与方形壳体连接的圆盘、通过传动轴连接圆盘的第一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刀式插齿机构,其特征在于,多刀式插齿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方形壳体内部通过调节丝杠连接的第二气缸,所述圆盘具有通孔,第二气缸的主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楚旺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