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27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冲头以及脱料组件;所述冲头上端与上膜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脱料组件开设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冲头下端伸入导向孔内;所述冲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占冲头长度的10%‑15%。冲头小径段缩短,冲头增强在冲压过程中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冲模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上模座11、上垫板12、上夹板13、脱料背板14、脱料板15、冲头16以及入块17,入块17安装在脱料板15中;以往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冲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小径段的长度占到整个冲头长度的25-30%,小径段的长度偏长,冲压过程中容易断冲头;2、入块是一个单块,入块上开设导向孔,导向孔分为大径孔和小径孔,以往只有冲头小径段与导向孔的小径孔之间起导向配合,冲头大径段与导向孔大径孔之间不起导向作用,这个就造成冲头的小径段需要承受较大的力,脱料板行程大,依靠冲头小径段来保证强度比较弱,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解决以往冲头容易断裂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冲头以及脱料组件;所述冲头上端与上膜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脱料组件开设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冲头下端伸入导向孔内;所述冲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占冲头长度的10%-15%。进一步的,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脱料背板和脱料板,所述脱料板固定设置在脱料背板下端;所述脱料背板上开设避让孔,所述脱料板上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置第一入块和第二入块,所述第一入块和第二入块呈上下叠设在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入块上开设上下贯穿的第一大径孔,所述第二入块上开设第二大径孔和小径孔,所述第二大径孔位于小径孔上方,所述第二大径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大径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大径孔、第二大径孔以及小径孔形成所述的导向孔;所述第一大径孔内径与冲头的大径段适配,所述小径孔与冲头的小径段适配,所述第一大径孔和小径孔处于同一轴心线上。进一步的,所述小径孔的长度占导向孔长度的3-5%。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上垫板以及上夹板,所述上垫板固定设置在上模座下端,所述上夹板固定设置在上垫板下端,所述冲头下端从上夹板中穿过,所述冲头上端经上夹板夹紧在上垫板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1、冲头小径段缩短,冲头增强在冲压过程中使用寿命更长;2、脱板入块做双层入块,冲头双层入块,导向会精度更好;3、在脱料板脱开的时候用大径孔做导向,冲压的时候,大径孔和小径孔一起做导向,使冲头不易断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传统模具闭合图;图2是传统模具开模图;图3是传统模具冲头示意图;其中,11、上模座,12、上垫板,13、上夹板,14、脱料背板,15、脱料板,16、冲头,17、入块;图4是本技术模具闭合图;图5是本技术模具开模图;图6是第一入块和第二入块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模具所使用的冲头示意图;其中,21、上模座,22、上垫板,23、上夹板,31、脱料背板,32、脱料板,41、第一入块,41A、第一大径孔,42、第二入块,42A、第二大径孔,42B、小径孔,5、冲头,51、大径段,52、小径段。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4至图7所示,一种可冲头5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包括上模组件、冲头5以及脱料组件;所述冲头5上端与上膜组件固定连接,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21、上垫板22以及上夹板23,所述上垫板22固定设置在上模座21下端,所述上夹板23固定设置在上垫板22下端,所述冲头5下端从上夹板23中穿过,所述冲头5上端经上夹板23夹紧在上垫板22之间。所述脱料组件开设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冲头5下端伸入导向孔内;所述冲头5包括大径段51和小径段52,所述小径段52的长度占冲头5长度的10%-15%。本实施中,冲头5长度为98mm,小径段52长度为12mm。具体的,如图5图6所示,脱料组件包括脱料背板31和脱料板32,所述脱料板32固定设置在脱料背板31下端;所述脱料背板31上开设避让孔,所述脱料板32上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置第一入块41和第二入块42,所述第一入块41和第二入块42呈上下叠设在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入块41上开设上下贯穿的第一大径孔41A,所述第二入块42上开设第二大径孔42A和小径孔42B,所述第二大径孔42A位于小径孔42B上方,所述第二大径孔42A的直径大于第一大径孔41A的直径,所述第一大径孔41A、第二大径孔42A以及小径孔42B形成所述的导向孔,第二大径孔42A下端形成一段锥孔,以使第二大径孔42A与小径孔42B连接。所述第一大径孔41A内径与冲头5的大径段51适配,所述小径孔42B与冲头5的小径段52适配,所述第一大径孔41A和小径孔42B处于同一轴心线上。第二大径孔42A直径大于第一大径孔41A,可以使第一大径孔41A和第二大径孔42A之间斜街更加顺畅,无需另外在控制第一大径孔41A和第二大径孔42A之间的是否处于同一轴线,只需控制第一大径孔41A和小径孔42B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即可。小径孔42B的长度占导向孔长度的3-5%。本实施例中,导向孔长度为45mm,小径孔42B的长度为2mm。本实施例中,缩短冲头5上小径段52的长度,提升了冲头5的强度,然后改变脱料组件中导向孔的结构,入块有以往的一块变为现在的两块,第一入块41上开设第一大径孔41A,第二入块42上开设小径孔42B,第一大径孔41A和小径孔42B同时与冲头5的大径段51与小径段52导向配合,提升导向精度,进一步防止冲头5断裂。作业时,如图5所示,上模组件带着冲头5上移,此时冲头5小径段52离开小径孔42B,此时冲头5大径段51继续与第一大径孔41A导向配合,然后冲模,移至图5所示,冲头5的大径段51与小径段52同时与第一大径孔41A和小径孔42B配合,冲头5小径段52从小径孔42B伸出进行冲压作业,由于小径段52的长度缩短,实际进行导向距离缩短,有效保护了冲头5小径段52。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模组件、冲头以及脱料组件;/n所述冲头上端与上膜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脱料组件开设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冲头下端伸入导向孔内;/n所述冲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占冲头长度的10%-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模组件、冲头以及脱料组件;
所述冲头上端与上膜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脱料组件开设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冲头下端伸入导向孔内;
所述冲头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小径段的长度占冲头长度的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头防断的模具冲模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脱料组件包括脱料背板和脱料板,所述脱料板固定设置在脱料背板下端;
所述脱料背板上开设避让孔,所述脱料板上开设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设置第一入块和第二入块,所述第一入块和第二入块呈上下叠设在安装孔内,
所述第一入块上开设上下贯穿的第一大径孔,所述第二入块上开设第二大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雷正甫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洛合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