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24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30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计算设备及一种桁架加强筋的生产方法,能够自适应多种叠合板底筋与桁架筋的相对位置情况,并将桁架加强筋与叠合板底筋绑定,提高吊装时吊点位置的局部强度,方法包括:获取底筋的分布信息和桁架筋的分布信息;根据底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底筋的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二连接点的位置;根据桁架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桁架筋的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根据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生成桁架加强筋的模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本公开涉及建筑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计算设备及一种桁架加强筋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软件中,可以设计水平直线形态的叠合板桁架加强筋10,这种方法设计出的主体构件预制板存在如下问题:叠合板吊点处的受力较大,但是水平直线形态的加强筋加强效果有限,没有对预制板有足够的局部补强措施,使得后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吊点处拉应力过大,桁架筋或预制板局部出现变形或者开裂现象,对预制板的刚度和结构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如何加强预制板吊点处局部强度,并实现自动化设计,适应各种预制板构型,现有技术尚未给出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计算设备及一种桁架加强筋的生产方法,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包括:获取主体构件预制板的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和桁架筋的分布信息;根据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叠合板底筋的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二连接点的位置;根据桁架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桁架筋的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根据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根据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和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生成桁架加强筋的模型。可选地,根据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包括:根据第一连接点的位置,确定第一起坡点位置的可选择范围;接收用户输入的符合可选择范围的第一起坡点位置;根据第一起坡点位置、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连接点的位置,确定第二起坡点位置的可选择范围;接收用户输入的符合可选择范围的第二起坡点位置;根据第二起坡点位置,第四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可选地,方法还包括:根据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和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的中间平直段的分布信息。可选地,根据第一起坡点位置、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包括:根据第一起坡点位置,判断采用预设的第一坡度比例时,桁架加强筋是否可以连接第三连接点,如果是,按照当前的第一起坡点的位置和当前坡度比例,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否则,增加坡度比例并重新执行判断过程;根据第二起坡点位置,第四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包括:根据第二起坡点位置,判断采用预设的第一坡度比例时,桁架加强筋是否可以连接第四连接点,如果是,按照当前的第二起坡点的位置和当前坡度比例,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否则,增加第二坡度比例并重新执行判断过程。可选地,第一坡度比例为1:6。可选地,根据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还包括:接收用户输入的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端头平直段的长度信息;根据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和端头平直段的长度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接收用户输入的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端头平直段的长度信息;根据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和端头平直段的长度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可选地,方法还包括:获取主体构件预制板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信息;根据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信息,调整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端头平直段的长度信息和/或第二段的端头平直段的长度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主体构件预制板的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和桁架筋的分布信息;第一定位单元,用于根据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叠合板底筋的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二连接点的位置;第二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桁架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桁架筋的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桁架加强筋分布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和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生成桁架加强筋的模型。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具有可执行指令,当可执行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桁架加强筋的生产方法,根据上述的桁架加强筋模型数据生产桁架加强筋。根据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已完成设计的钢筋桁架叠合板信息自动生成桁架加强筋模型,能够自适应多种叠合板底筋与桁架筋的相对位置情况,并将桁架加强筋与叠合板底筋绑定,使得桁架加强筋可以与叠合板底筋搭接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吊装时吊点位置的局部强度,保证预制板的整体完好以及结构性能不变。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现有技术中主体构件预制板的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主体构件预制板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示例性的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桁架加强筋的设计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桁架加强筋的设计图;图7是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桁架加强筋的设计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桁架加强筋;20、桁架筋;30、叠合板底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主体构件预制板的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和桁架筋的分布信息;/n根据所述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所述叠合板底筋的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二连接点的位置;/n根据所述桁架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与所述桁架筋的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n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n根据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和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生成所述桁架加强筋的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加强筋的模型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主体构件预制板的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和桁架筋的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叠合板底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桁架加强筋与所述叠合板底筋的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第二连接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桁架筋的分布信息,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与所述桁架筋的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第四连接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和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生成所述桁架加强筋的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分布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和所述第四连接点的位置,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分布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连接点的位置,确定第一起坡点位置的可选择范围;
接收用户输入的符合所述可选择范围的第一起坡点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起坡点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
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连接点的位置,确定第二起坡点位置的可选择范围;
接收用户输入的符合所述可选择范围的第二起坡点位置;
根据所述第二起坡点位置,所述第四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起坡点位置、所述第三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起坡点位置,判断采用预设的第一坡度比例时,所述桁架加强筋是否可以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点,如果是,按照当前的第一起坡点的位置和当前坡度比例,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一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否则,增加坡度比例并重新执行判断过程;
根据所述第二起坡点位置,所述第四连接点的位置和预设的坡度比例,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起坡点位置,判断采用预设的第一坡度比例时,所述桁架加强筋是否可以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点,如果是,按照当前的第二起坡点的位置和当前坡度比例,确定所述桁架加强筋的第二段的斜直段的分布信息;否则,增加第二坡度比例并重新执行判断过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龙李昂樊昊马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筑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