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7786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腔两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釜体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釜体右侧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电动泄压阀,所述电动泄压阀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釜体右侧的上端且位于电动泄压阀的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性炭过滤膜、超细滤膜、加热器、电动泄压阀、制冷器、第一泵机和第二泵机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提取精度低,传统的蒸馏提取装置均为单独的液体或固体提取,且仅仅提取一次,虽一次提取的时间较长,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
本技术涉及蒸馏提取
,具体是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
技术介绍
利托那韦为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免疫缺陷病毒-2(HIV-2)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口服有效抑制剂,阻断该酶促使产生形态学上成熟HIV颗粒所需的聚蛋白,使HIV颗粒因而保持在未成熟的状态,从而减慢HIV在细胞中的蔓延,以防止新一轮感染的发生和延迟疾病的发展,利托那韦对齐多夫定敏感的和齐多夫定与沙喹那韦耐药的HIV株一般均有效,而利托那韦中间体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蒸馏提取机构;但现有的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提取精度低,传统的蒸馏提取装置均为单独的液体或固体提取,且仅仅提取一次,虽一次提取的时间较长,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不理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提取精度低,传统的蒸馏提取装置均为单独的液体或固体提取,且仅仅提取一次,虽一次提取的时间较长,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内腔两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所述釜体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冷器,所述釜体右侧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电动泄压阀,所述电动泄压阀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釜体右侧的上端且位于电动泄压阀的底部连通,所述釜体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所述第一泵机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左侧的中端连通,所述第一泵机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釜体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釜体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网板,所述第一网板插接于釜体内腔的下端,所述第一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膜,所述釜体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网板,所述第二网板插接于釜体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超细滤膜,所述釜体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所述第二泵机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右侧的底部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釜体内腔右侧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网板和活性炭过滤膜的右端均插接于第一插槽的内腔,所述第一网板和活性炭过滤膜外侧的左端均套设有第一密封套,所述第一密封套的外侧嵌设于釜体左侧的下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釜体内腔右侧的下端且位于第一插槽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网板和超细滤膜的右端均插接于第二插槽的内腔,所述第二网板和超细滤膜外侧的左端均套设有第二密封套,所述第二密封套的外侧嵌设于釜体左侧的下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隔板底部的中端连通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电动调节阀。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冷器的型号为EP300_A,所述加热器的型号为IFH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第一过滤机构、第二过滤机构、加热器、制冷器、第一泵机和第二泵机,起到了可有效的增加提取的精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提取状态,先将中间体加至釜体内,随后关闭进料口,这时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加热器,利用加热器进行加热,使其转换为蒸汽形态,这时内部便会产生较大的压力,随后打开电动泄压阀,使其输送至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且电动泄压阀的型号为DLW0009,这时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制冷器,利用制冷器对其进行制冷,并且使其液化,随后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一泵机,利用第一泵机将液化的原料抽至第一隔板的顶部,利用加热器再次使其成为蒸汽形态,随后再输送至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而后利用制冷器使其液化,这时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电动调节阀,利用电动调节阀将其排至底部,且电动调节阀的型号为ZDLY-16P,随后会经过活性炭过滤膜和超细滤膜,利用活性炭过滤膜和超细滤膜进行过滤,过滤后利用外置控制器启动第二泵机,利用第二泵机将其抽出,且第一泵机和第二泵机的型号均为GDR50-50,解决了现有的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提取精度低,传统的蒸馏提取装置均为单独的液体或固体提取,且仅仅提取一次,虽一次提取的时间较长,但是所达到的效果却不理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釜体;2、第一过滤机构;21、第一网板;22、活性炭过滤膜;23、第一密封套;3、第二过滤机构;31、第二网板;32、超细滤膜;33、第二密封套;4、加热器;5、第一隔板;6、电动泄压阀;7、制冷器;8、第一泵机;9、第二隔板;10、输料管;11、第一插槽;12、第二插槽;13、第二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包括釜体1,釜体1内腔右侧的下端开设有第一插槽11,第一网板21和活性炭过滤膜22的右端均插接于第一插槽11的内腔,第一网板21和活性炭过滤膜22外侧的左端均套设有第一密封套23,第一密封套23的外侧嵌设于釜体1左侧的下端,釜体1内腔右侧的下端且位于第一插槽11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插槽12,第二网板31和超细滤膜32的右端均插接于第二插槽12的内腔,第二网板31和超细滤膜32外侧的左端均套设有第二密封套33,第二密封套33的外侧嵌设于釜体1左侧的下端,釜体1内腔两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釜体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5,第一隔板5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冷器7,制冷器7的型号为EP300_A,加热器4的型号为IFH01,釜体1右侧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电动泄压阀6,电动泄压阀6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釜体1右侧的上端且位于电动泄压阀6的底部连通,釜体1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8,第一泵机8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左侧的中端连通,第一泵机8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左侧的上端连通,釜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底部的中端连通有输料管10,输料管10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电动调节阀,釜体1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2,第一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网板21,第一网板21插接于釜体1内腔的下端,第一网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膜22,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3,第二过滤机构3包括第二网板31,第二网板31插接于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21的底部,第二网板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超细滤膜32,釜体1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13,起到了可有效的增加提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腔两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所述釜体(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5),所述第一隔板(5)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冷器(7),所述釜体(1)右侧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电动泄压阀(6),所述电动泄压阀(6)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釜体(1)右侧的上端且位于电动泄压阀(6)的底部连通,所述釜体(1)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8),所述第一泵机(8)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左侧的中端连通,所述第一泵机(8)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釜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9),所述釜体(1)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2),所述第一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网板(21),所述第一网板(21)插接于釜体(1)内腔的下端,所述第一网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膜(22),所述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3),所述第二过滤机构(3)包括第二网板(31),所述第二网板(31)插接于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21)的底部,所述第二网板(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超细滤膜(32),所述釜体(1)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13),所述第二泵机(13)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右侧的底部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托那韦中间体蒸馏提取结构,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腔两侧的上端均固定安装有加热器(4),所述釜体(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5),所述第一隔板(5)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制冷器(7),所述釜体(1)右侧的上端通过管道连通有电动泄压阀(6),所述电动泄压阀(6)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釜体(1)右侧的上端且位于电动泄压阀(6)的底部连通,所述釜体(1)左侧的中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泵机(8),所述第一泵机(8)的进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左侧的中端连通,所述第一泵机(8)的出液端通过管道与釜体(1)左侧的上端连通,所述釜体(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9),所述釜体(1)内腔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2),所述第一过滤机构(2)包括第一网板(21),所述第一网板(21)插接于釜体(1)内腔的下端,所述第一网板(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活性炭过滤膜(22),所述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2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过滤机构(3),所述第二过滤机构(3)包括第二网板(31),所述第二网板(31)插接于釜体(1)内腔的下端且位于第一网板(21)的底部,所述第二网板(3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超细滤膜(32),所述釜体(1)右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泵机(13),所述第二泵机(13)的进液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鹏翼魏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蔚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