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89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包括用于包套颈部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上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袢;所述的固定套环设置于保护套的后侧且挂接于患者的耳朵上,所述的固定袢设置于固定套环上方且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反复清洗,将颈部中心静脉导管置于保护套内,避免导管与头发缠绕,不仅促进患者舒适也使导管保持清洁;不伤皮肤,套于耳后,利于固定,取代了以往的胶布反复粘贴;利于随时观察保护套内导管的情况。

A protection device f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in ne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临床医疗器具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中心静脉直接快速输注大量液体、长期静脉营养、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等。颈内静脉置管是常用的穿刺置管途径,虽然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但颈部活动受限,固定不方便,常规固定采用医用胶布直接粘贴在颈部及耳后,胶布易粘住头发,暴露的导管易与头发缠绕,使患者不舒适,因人体出汗等因素胶布容易脱落,不易固定,也给胶布过敏的患者带来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套颈部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上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袢;所述的固定套环设置于保护套的后侧且挂接于患者的耳朵上,所述的固定袢设置于固定套环上方且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上部。具体地,所述的固定袢可用于发卡穿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护套采用质地柔软的纯棉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护套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圆筒状的保护套的上、下两端开口均为可调节端口,通过在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缝制松紧带形成可调节端口。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保护套前侧开设有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在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上热封有透明软塑材质制成的可视窗。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套环为具有弹力的套环。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固定袢采用纯棉材质制成,缝制于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上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述的保护套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质地柔软的纯棉材质,吸汗性好且不伤皮肤,可反复清洗,将颈部中心静脉导管置于保护套内,避免导管与头发缠绕,不仅促进患者舒适也使导管保持清洁。2、本技术所述的固定套环,置于保护套后侧,固定套环具有一定弹力,不伤皮肤,套于耳后,利于固定,取代了以往的胶布反复粘贴;若特殊体型患者,可加用弹簧式松紧调节锁绳扣,根据患者舒适度调节固定带松紧。3、本技术所述的透明软塑材质制成的可视窗,所述的保护套前侧开设有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在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上热封有透明软塑材质制成的可视窗,使透明软塑材质的可视窗与保护套连成一体,利于随时观察保护套内导管的情况。4、本技术所述圆筒状的保护套的上、下两端开口均为可调节端口,位于保护套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缝制松紧带形成可调节端口,可调节上、下两端开口的大小,将下可调节端口扩大利于保护装置安置与摘取;使用导管时,若不想取下保护装置,可将保护套的上可调节端口扩大,将导管从上端口露出,便于使用。5、本技术所述的固定袢,采用纯棉材质,缝制于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上部,患者可用发卡穿过固定袢,将固定袢与头部固定在一起,起到双重固定保护套的作用,此设计亦可用于耳部疾患或伤口等原因不能将固定带套于耳朵的患者。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的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的另一种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的一种角度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的另一种角度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保护套、2为可视窗、3为下可调节端口、4为颈部中心静脉导管、5为固定套环、6为固定袢、7为上可调节端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所示,本技术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套颈部中心静脉导管4的保护套1,所述的保护套1上设置有固定套环5、固定袢6;所述的固定套环5设置于保护套1的后侧且挂接于患者的耳朵上,所述的固定袢6设置于固定套环5上方且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1上部。具体地,所述的固定袢6可用于发卡穿过。所述的保护套1采用质地柔软的纯棉材质制成。所述的保护套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圆筒状的保护套1的上、下两端开口均为可调节端口,通过在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缝制松紧带形成可调节端口。所述的保护套1前侧开设有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在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上热封有透明软塑材质制成的可视窗2。所述的固定套环5为具有弹力的套环。所述的固定袢6采用纯棉材质制成,缝制于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1上部。具体地,本技术所述的保护套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质地柔软的纯棉材质,吸汗性好且不伤皮肤,可反复清洗,将颈部中心静脉导管4置于保护套1内,避免导管与头发缠绕,不仅促进患者舒适也使导管保持清洁。具体地,本技术所述的固定套环5,置于保护套1后侧,固定套环5具有一定弹力,不伤皮肤,套于耳后,利于固定,取代了以往的胶布反复粘贴;若特殊体型患者,可加用弹簧式松紧调节锁绳扣,根据患者舒适度调节固定带松紧。具体地,本技术所述的透明软塑材质制成的可视窗2,所述的保护套1前侧开设有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在长方形的保护套窗口上热封有透明软塑材质制成的可视窗2,使透明软塑材质的可视窗2与保护套1连成一体,利于随时观察保护套1内导管的情况。具体地,本技术所述圆筒状的保护套1的上、下两端开口均为可调节端口,位于保护套1上、下两端开口处分别缝制松紧带形成可调节端口,可调节上、下两端开口的大小,将下可调节端口3扩大利于保护装置安置与摘取;使用导管时,若不想取下保护装置,可将保护套1的上可调节端口7扩大,将导管从上端口露出,便于使用。具体地,本技术所述的固定袢6,采用纯棉材质,缝制于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1上部,患者可用发卡穿过固定袢6,将固定袢6与头部固定在一起,起到双重固定保护套1的作用,此设计亦可用于耳部疾患或伤口等原因不能将固定带套于耳朵的患者。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附图阐述使用方法:使用时,可将本技术的保护套1下可调节端口3扩大,将保护套1套于颈部中心静脉导管4上,固定套环5套于耳后,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松紧,用发卡穿过固定袢6将固定袢6与头部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可同时使用也可选其一,使用导管时可将上可调节端口7扩大露出导管,也可将保护套1下可调节端口3扩大取下保护装置,日常经可视窗2观察导管情况,保护装置可反复清洗。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套颈部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上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袢;所述的固定套环设置于保护套的后侧且挂接于患者的耳朵上,所述的固定袢设置于固定套环上方且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包套颈部中心静脉导管的保护套,所述的保护套上设置有固定套环、固定袢;所述的固定套环设置于保护套的后侧且挂接于患者的耳朵上,所述的固定袢设置于固定套环上方且对着患者头部一侧的保护套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套采用质地柔软的纯棉材质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套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部中心静脉导管保护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宗丽李丹张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