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1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属于动物麻醉技术领域。该麻醉装置包括双联球供气装置,麻醉剂气化装置,麻醉剂补加装置,麻醉筒,固定装置,麻醉废气吸收装置,所述双联球供气装置、麻醉剂补加装置、麻醉筒均与麻醉剂气化装置连接,所述麻醉筒有透明瓣膜,可使中小型动物前腿进入麻醉筒而不易退出,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内装有麻醉剂和与之互溶且不挥发液体,通过控制进入麻醉筒内的麻醉气体浓度,使动物持续性吸入一定浓度范围的麻醉气体而保持在麻醉状态,这样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使动物保持麻醉状态,也使动物麻醉程度适宜,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实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简便,操作方便,经济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属于动物麻醉

技术介绍
吸入麻醉是实验室麻醉中小型动物的一种常用方式,麻醉不仅是为了减少动物疼痛和不适的感觉,也是手术和实验研究顺利进行的保证,其中麻醉状态的维持和麻醉深度的控制对于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麻醉过浅致动物躁动影响操作,麻醉过深致动物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常规的简易方法对麻醉深度难以控制。另外,大多麻醉装置不能直接诱导麻醉,并在麻醉的同时进行手术;且在实验过程中由于麻醉装置不够密闭,导致麻醉废气泄漏,危害实验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污染环境。而市售的小动物专用麻醉机价格在1-2万元左右,加上配套设备和消耗品等,造成成本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动物麻醉的实验室装置来解决此问题。申请号:CN201621395174.3(实验用小鼠麻醉装置)通过采用喷洒瓶喷洒乙醚试剂将小鼠麻醉,虽然做到密闭防止气体泄漏,但是却不能做到持续麻醉,从而不能保障耗时较长的复杂实验操作顺利进行。申请号:CN201420184897.3(一种大鼠乙醚麻醉罩)对大鼠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当大鼠开始出现清醒症状,要将装置扣置在大鼠头部重复麻醉,不能实现剂量可调节的持续麻醉。申请号:CN201020615224.0(用于大鼠手术的持续吸入麻醉装置)的麻醉筒为50ml医用注射器,密闭性不够好,麻醉废气会泄漏,污染环境,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麻醉装置,通过控制麻醉剂气化装置内麻醉剂与不挥发性液体的比例控制进入麻醉筒内麻醉气体浓度,并通过观察液面高度是否在最大量和最小量刻度线之间,及时补加麻醉剂,从而保持实验中动物的麻醉状态;通过带有固定装置和柔性材质入口的麻醉筒麻醉动物、固定动物并调整动物体位,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包括双联球供气装置1,所述双联球供气装置1通过连接管a2与带有控制阀a3的玻璃管a5的一端相连,所述玻璃管a5的另一端插入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底部,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为密封容器,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内按照体积比为1:9—3:7装有挥发性麻醉剂和与所述麻醉剂互溶且不挥发液体的混合物,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顶端还插有带有控制阀b9的玻璃管b8,并通过连接管b7与麻醉剂补加装置6相连,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顶端还插有玻璃管c10,并通过连接管c12与麻醉筒14的前端通气孔相连,所述麻醉筒14的顶端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依次通过连接管d15和玻璃管d16与废气吸收装置17连接,所述麻醉筒14上还设有柔性材质入口143,所述柔性材质入口143为多个花瓣组成的圆形中空结构。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筒14包括麻醉筒筒体141,所述麻醉筒筒体141两侧分别设有两对互相对称的夹具18,所述麻醉筒筒体141内部还设有麻醉筒适配器142,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内部设有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分别通过通气管道连接,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的后端设有柔性材质入口143,所述柔性材质入口143通过中空螺纹结构的入口固定盖144和与所述入口固定盖144匹配的麻醉筒筒体141连接,所述麻醉筒筒体141前端和顶端分别设有通气孔,并且分别与麻醉筒适配器142前端和顶端通气管道对接,所述麻醉筒14采用固定装置13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31,所述固定板131下面设有底座132,所述固定板131上面两侧分别设有两对互相对称的支柱133,所述支柱133可与夹具18连接,所述固定板131上并且位于两侧支柱133之间还设有与麻醉筒14大小对应的镂空结构。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剂补加装置6为注射器结构。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废气吸收装置17内填充活性炭。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顶端还设有橡胶塞11,所述玻璃管a5、玻璃管b8和玻璃管c10都通过橡胶塞11固定。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侧面有最大刻度线和最小刻度线,所述最大刻度线位于麻醉剂气化装置4容积的3/4~5/6处,所述最小刻度线位于麻醉剂气化装置4容积的不低于1/2处。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挥发性麻醉剂包括乙醚、七氟烷、异氟烷、恩氟烷、地氟烷。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与麻醉剂互溶且不挥发液体包括植物油、矿物油、脂肪烃。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筒筒体141、麻醉筒适配器142和柔性材质入口143为透明材料。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内筒体的直径为5~15cm,长度为6~30cm,外筒体的直径为9~20cm,长度为10~40cm。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材质入口143的直径为9~20cm,瓣膜长2~7cm,中空为直径2~8cm的圆。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用于中小型动物的吸入式持续麻醉的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市售的小动物专用麻醉机价格在1-2万元左右,加上配套设备和消耗品等,造成成本要求较高)、操作方便、安全有效,通过控制麻醉剂气化装置内麻醉剂和与之互溶且不挥发液体的比例,控制进入麻醉筒内的麻醉气体浓度,使动物持续性吸入一定浓度范围的麻醉气体而保持在麻醉状态,这样不仅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使动物保持麻醉状态,也不会对动物麻醉得过重或过轻,从而可以更好的进行实验。麻醉筒入口为透明柔性材质的圆形中空花瓣形状的瓣膜,可以根据不同动物适配,方便动物进入,不易退出,不影响动物正常呼吸,透明材质方便观察,通用性强,且麻醉废气不易外漏,麻醉筒适配器也可根据不同动物进行更换。使用时,可直接将活体动物放入就可进行持续性麻醉,无需其他步骤。通过调整麻醉筒的高度,可以使动物体位便于进行实验操作。本技术解决了药理学实验中,动物的麻醉维持、麻醉深度控制、麻醉废气泄漏、麻醉同时进行实验操作的问题,避免麻醉过浅致动物躁动影响操作,麻醉过深致动物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制作简便,操作方便,经济实用,便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和麻醉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麻醉筒与固定装置的部件拆分图;图4是本技术的麻醉筒的剖面图;图中,双联球供气装置1、连接管a2、控制阀a3、麻醉剂气化装置4、玻璃管a5、麻醉剂补加装置6、连接管b7、玻璃管b8、控制阀b9、玻璃管c10、橡胶塞11、连接管c12、固定装置13、固定板131、底座132、支柱133、麻醉筒14、麻醉筒筒体141、麻醉筒适配器142、柔性材质入口143、入口固定盖144、连接管d15、玻璃管d16、废气吸收装置17、夹具18。具体实施方式下述非限定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联球供气装置(1),所述双联球供气装置(1)通过连接管a(2)与带有控制阀a(3)的玻璃管a(5)的一端相连,所述玻璃管a(5)的另一端插入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底部,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为密封容器,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顶端还插有带有控制阀b(9)的玻璃管b(8),并通过连接管b(7)与麻醉剂补加装置(6)相连,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顶端还插有玻璃管c(10),并通过连接管c(12)与麻醉筒(14)的前端通气孔相连,所述麻醉筒(14)的顶端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依次通过连接管d(15)和玻璃管d(16)与废气吸收装置(17)连接,所述麻醉筒(14)上还设有柔性材质入口(143),所述柔性材质入口(143)为多个花瓣组成的圆形中空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剂量可调的吸入式中小型动物持续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联球供气装置(1),所述双联球供气装置(1)通过连接管a(2)与带有控制阀a(3)的玻璃管a(5)的一端相连,所述玻璃管a(5)的另一端插入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底部,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为密封容器,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顶端还插有带有控制阀b(9)的玻璃管b(8),并通过连接管b(7)与麻醉剂补加装置(6)相连,所述麻醉剂气化装置(4)的顶端还插有玻璃管c(10),并通过连接管c(12)与麻醉筒(14)的前端通气孔相连,所述麻醉筒(14)的顶端还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依次通过连接管d(15)和玻璃管d(16)与废气吸收装置(17)连接,所述麻醉筒(14)上还设有柔性材质入口(143),所述柔性材质入口(143)为多个花瓣组成的圆形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麻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筒(14)包括麻醉筒筒体(141),所述麻醉筒筒体(141)两侧分别设有两对互相对称的夹具(18),所述麻醉筒筒体(141)内部还设有麻醉筒适配器(142),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内部设有内筒体和外筒体,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的内筒体和外筒体分别通过通气管道连接,所述麻醉筒适配器(142)的后端设有柔性材质入口(143),所述柔性材质入口(143)通过中空螺纹结构的入口固定盖(144)和与所述入口固定盖(144)匹配的麻醉筒筒体(141)连接,所述麻醉筒筒体(141)前端和顶端分别设有通气孔,并且分别与麻醉筒适配器(142)前端和顶端通气管道对接,所述麻醉筒(14)采用固定装置(13)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周彤王帅付瑶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