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35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12
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框架固定连接在门板上,矩形挡板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两侧上,两侧的矩形挡板面向把手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用以支承把手并使其绕着左支承轴的轴线旋转,上挡件包括上挡块和上挡框,上挡块放置在上挡框内,上挡块和上挡框之间放置有限位弹簧,上挡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上挡块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框架上,上挡件与下挡件对称布置;框架内部设计有矩形状内框,把手面向内框右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把手上设置左凸块和右凸块,把手面向内框左侧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轨配合,把手的平面一侧设置有凹槽,框架固定连接有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A hidden handle device for avi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
技术介绍
在航空领域中,各类把手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很多把手外露在门板之外,且不使用时也无法将其隐藏在门板内。这不仅占用有限的航空工作空间,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外露的把手容易与身体发生碰撞导致受伤,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航空把手的把手不能隐藏、占用航空环境有限的工作空间且容易发生碰撞导致安全事故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包括框架、门板、上挡件、下挡件和矩形挡板,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门板上,所述矩形挡板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两侧上,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面向把手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所述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用以支承把手并使其绕着左支承轴的轴线旋转,所述上挡件包括上挡块和上挡框,所述上挡块放置在上挡框内,所述上挡块和上挡框之间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上挡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块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件与下挡件对称布置;所述框架内部设计有矩形状内框,所述把手面向内框右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把手上设置左凸块和右凸块,所述把手面向内框左侧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配合,所述把手的平面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有外壳。进一步,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靠近把手的一侧分别与内框左侧和内框右侧对齐且对称布置。所述矩形挡板与内框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处于对称位置。再进一步,所述把手上与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配合的孔分别为左支承孔和右支承孔,其中右支承孔比左支承孔的深度要大,左支承孔的深度比左支承轴的长度小,把手与内框左侧存在间隙,在把手转动时与内框左侧不会发生摩擦;右支承孔中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右支承孔的底面和右支承轴的顶面接触,弹簧的原始长度大于右支承孔的底面和右支承轴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当把手处于不受外力的状态时,弹簧被压缩且能产生足够的弹力使把手贴近内框左侧。更进一步,所述把手与内框右侧之间存在间隙。把手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沿着左支承轴的轴线方向往内框右侧移动,当外力消失时,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所述上档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块上与螺栓连接的孔的两端是直径相同的半圆,中间部分是矩形,因此上挡块可以沿着螺栓的径向做上下往复运动;所述上挡块和上挡框与限位弹簧接触的一侧均设置有沉孔,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沉孔的底面接触,使限位弹簧工作更加稳定;当处于初始状态时,上挡块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伸出内框上侧,所述上挡块与上挡框的装配属于间隙配合。当把手分别处于完全外露和完全隐藏的状态时,限位块的其中一侧平面都会与框架正好接触。所述左凸块和右凸块的一侧为圆弧面,所述上挡块和下挡块的一侧也为圆弧面。当把手处于完全外露状态时,右凸块的一侧平面与上挡块的一侧平面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都正好接触并发生重叠,当把手在外力的作用下贴近内框右侧时,右凸块与上挡块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重叠,此时把手可以旋转并隐藏,当外力消失时,把手在弹簧的作用下靠近内框左侧;当把手处于完全隐藏状态时,左凸块的工作原理与右凸块一样,当需要把手外露时,通过凹槽使把手往内框右侧移动,此时左凸块与下挡块在水平方向上没有重叠,此时把手可以旋转至外露且固定的状态。所述滑轨的轴线与左支承轴的轴线重合,当把手旋转时,滑块随着把手绕着左支承轴的轴线旋转,同时滑块可以完美得卡在滑轨中。所述凹槽设置在把手的中间对称中间位置上,凹槽的深度足够使外力作用在把手上并使其运动,且凹槽不会贯穿到左支承孔和右支承孔。本方案中,当把手处于隐藏状态时,其平面一侧完全隐藏在门板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把手与框架之间采用限位块的方式固定,使把手处于外露和隐藏状态时固定可靠,防止由于航空环境下晃动所造成的把手移位,工作可靠性高。2)本航空隐藏把手采用航空级阻燃工程塑料3D打印制成,材料更加轻便且耐用度高,使得把手整体重量变轻且延长了使用时间。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把手在外力消失时能自动回到初始位置,同时保证了把手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处于固定的位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本航空隐藏把手采用一体式的设计,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使得把手整体结构更加牢固且装配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把手与矩形挡板的剖视图。图3为上挡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挡件的工作原理图。图5为下挡件的工作原理图。图6为把手隐藏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框架、101内框、102内框左侧、103内框右侧、104内框上侧、2门板、3上挡件、301上挡块、302上挡框、303限位弹簧、4下挡件、401下挡块、5矩形挡板、501左支承轴、502右支承轴、6把手、601左凸块、602右凸块、603滑块、604凹槽、605左支承孔、606右支承孔、607弹簧、7限位块、8滑轨、9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照图1~图6,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包括框架1、门板2、上挡件3、下挡件4和矩形挡板5,所述框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门板2上,所述矩形挡板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1的两侧上,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5面向把手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承轴501和右支承轴502,所述左支承轴501和右支承轴502用以支承把手6并使其绕着左支承轴501的轴线旋转,所述上挡件3包括上挡块301和上挡框302,所述上挡块301放置在上挡框302内,所述上挡块301和上挡框302之间放置有限位弹簧303,所述上挡框30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1上,所述上挡块301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框架1上,所述上挡件3与下挡件4对称布置,所述下挡件4的结构与上挡件3一样;所述框架1内部设计有矩形状内框101,所述把手6面向内框右侧103的一侧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把手6上设置左凸块601和右凸块602,所述把手6面向内框左侧102的一侧上设置有滑块603,所述滑块603与滑轨8配合,所述把手6的平面一侧设置有凹槽604,所述框架1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外壳9。进一步,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5靠近把手6的一侧分别与内框左侧102和内框右侧103对齐。所述矩形挡板5与内框101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处于对称位置。再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把手6上与左支承轴501和右支承轴502配合的孔不是通孔,其包括左支承孔605和右支承孔606,其中右支承孔606比左支承孔605的深度要大。左支承孔605的深度比左支承轴501的长度小,因此把手6与内框左侧102存在间隙,在把手6转动时与内框左侧102不会发生摩擦;右支承孔606中放置有弹簧607,所述弹簧607的两端分别与右支承孔606的底面和右支承轴502的顶面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框架、门板、上挡件、下挡件和矩形挡板,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门板上,所述矩形挡板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两侧上,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面向把手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所述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用以支承把手并使其绕着左支承轴的轴线旋转,所述上挡件包括上挡块和上挡框,所述上挡块放置在上挡框内,所述上挡块和上挡框之间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上挡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块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件与下挡件对称布置;所述框架内部设计有矩形状内框,所述把手面向内框右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把手上设置左凸块和右凸块,所述把手面向内框左侧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配合,所述把手的平面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有外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框架、门板、上挡件、下挡件和矩形挡板,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在门板上,所述矩形挡板固定连接在框架的两侧上,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面向把手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所述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用以支承把手并使其绕着左支承轴的轴线旋转,所述上挡件包括上挡块和上挡框,所述上挡块放置在上挡框内,所述上挡块和上挡框之间放置有限位弹簧,所述上挡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块通过螺栓滑动连接在框架上,所述上挡件与下挡件对称布置;所述框架内部设计有矩形状内框,所述把手面向内框右侧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把手上设置左凸块和右凸块,所述把手面向内框左侧的一侧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配合,所述把手的平面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有外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矩形挡板靠近把手的一侧分别与内框左侧和内框右侧对齐且对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与左支承轴和右支承轴配合的孔分别为左支承孔和右支承孔,其中右支承孔比左支承孔的深度要大,左支承孔的深度比左支承轴的长度小,把手与内框左侧存在间隙;右支承孔中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右支承孔的底面和右支承轴的顶面接触,弹簧的原始长度大于右支承孔的底面和右支承轴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当把手处于不受外力的状态时,弹簧被压缩且能产生足够的弹力使把手贴近内框左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内框右侧之间存在间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航空用隐藏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档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框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