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人们对建筑物的建设的效率、环保、质量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后,装配式建筑便开始进入人们眼帘,随着相关配套技术的成熟和政策的支持,未来装配式建筑将会成为主流的施工方式。尽管装配式建筑有诸多优点,但由于施工技术以及抗震性方面的局限性,它还无法彻底取代现浇的整体性。其整体性和刚度较弱,抗震冲击能力较差,在地震中还是会出现建筑结构受到严重损伤的现象发生。且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物构件的吊装工艺,通常先将抗震支座的基础预埋件先置于基础的混凝土中,抗震支座连接在预埋件上之后,再将运输到工地的柱子进行吊装。进行吊装前,如果遇到不利天气,预先安装在基础上的减震支座有可能会受雨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包括减震支座(14),所述减震支座(14)包括上防护盖(2)、下防护盖(9)和A形弹片(8),所述上防护盖(2)的顶部设有柱连接孔(1),所述A形弹片8顶部设有滚珠凹槽,所述上防护盖(2)和A形弹片(8)之间设有滚珠(5),所述上防护盖(2)开有3排共计18个螺栓预留孔(7),用于固定下部的梯型橡胶垫(3)以及连接竖立在上防护盖(2)上方的预制混凝土柱(13),所述上防护盖(2)边沿处开有第一弹簧挂钩预留孔(6),所述下防护盖(9)边沿处开有第二弹簧挂钩预留孔(11),所述梯型橡胶垫(3)两两楔形交错固定,且之间留有空隙,面积更小的上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包括减震支座(14),所述减震支座(14)包括上防护盖(2)、下防护盖(9)和A形弹片(8),所述上防护盖(2)的顶部设有柱连接孔(1),所述A形弹片8顶部设有滚珠凹槽,所述上防护盖(2)和A形弹片(8)之间设有滚珠(5),所述上防护盖(2)开有3排共计18个螺栓预留孔(7),用于固定下部的梯型橡胶垫(3)以及连接竖立在上防护盖(2)上方的预制混凝土柱(13),所述上防护盖(2)边沿处开有第一弹簧挂钩预留孔(6),所述下防护盖(9)边沿处开有第二弹簧挂钩预留孔(11),所述梯型橡胶垫(3)两两楔形交错固定,且之间留有空隙,面积更小的上底面与上防护盖(2)和下防护盖(9)之间都留有空隙,所述下防护盖(9)底部设有弹簧限位槽(10),所述下防护盖(9)开有3排共计12个螺栓预留孔(7)用于固定上部的梯型橡胶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还包括预制混凝土柱(13),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3)通过螺栓(16)和铁垫板(19)与减震支座(14)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柱(13)包括免拆卸复合模板(15)、主筋(18)和填充混凝土部分,所述主筋(18)上等间距绑扎有箍筋,所述主筋(18)与箍筋构成矩形笼状钢筋骨架,四块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15)扣合在主筋(18)与箍筋构成的矩形笼状钢筋骨架外,围成矩形筒状框架,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15)内侧面上设有两排矩形方格槽(151),所述矩形方格槽(151)上下部位均为等间距的横筋(152),左右部位均为等间距的纵筋(153),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15)围成的矩形筒状框架内浇筑有填充混凝土部分,所述填充混凝土部分设有与柱连接孔(1)对应的螺栓孔(17),所述螺栓(16)贯穿连接在所述柱连接孔(1)与螺栓孔(1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15)上还设有两排燕尾槽(154),所述燕尾槽(154)贯穿所述横筋(152),并位于所述矩形方格槽(151)中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免拆卸复合模板(15)扣合处设有相嵌合的锯齿卡条(1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免拆卸模板预制混凝土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双喜,罗二舟,揭保如,成依贤,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