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15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淬火,将螺旋桨放在固溶箱内加热至500℃并保温30min;步骤S2,冷却,将加热的工件急速冷却;步骤S3,回火,通过中频炉重新将螺旋桨加热至200℃;步骤S4,均匀化退火,螺旋桨在中频炉内进行炉冷,待螺旋桨冷却至40‑50℃将螺旋桨取出;步骤S5,防腐处理,将螺旋桨取出并在空气中冷却至25‑35℃时,在叶片表面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步骤S6,在桨毂表面镀铬处理,将螺旋桨再次加热,在螺旋桨升温至40‑45℃时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螺旋桨防腐性能的效果。

Heat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propeller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螺旋桨作为飞机、轮船的推进器受到各国的关注,螺旋桨的工作条件对其自身材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尽管已经有了适应要求的工程材料,但是对更高性能材料的研发从未止步。公布号为CN108914003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能提高碳锰钢螺旋桨轴短剑机械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先将熔炼分析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碳锰钢螺旋桨轴锻件加热到600~650℃保温,再升温至840~860℃均温后保温,出炉用水冷、空气冷、再水冷、油冷的冷却方式淬火冷却;回火,先加热到300~350℃保温,再升温至550~570℃均温后保温;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至400℃后,出炉空气冷得高机械性能的碳锰钢螺旋桨轴锻件。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用于轮船的螺旋桨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且处于海浪及大量海水飞溅水雾包围之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具有提高螺旋桨防腐性能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淬火,将螺旋桨放在固溶箱内加热至500℃并保温30min;步骤S2,冷却,将加热的工件急速冷却;步骤S3,回火,通过中频炉重新将螺旋桨加热至200℃;步骤S4,均匀化退火,螺旋桨在中频炉内进行炉冷,待螺旋桨冷却至40-50℃将螺旋桨取出;步骤S5,防腐处理,将螺旋桨取出并在空气中冷却至25-35℃时,在叶片表面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步骤S6,在桨毂表面镀铬处理,将螺旋桨再次加热,在螺旋桨升温至40-45℃时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桨在高温状态下急速冷却,可增强螺旋桨的硬度以及强度,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该漆是由以脂肪族异氰酸酯和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为基料,并配以耐候性颜料、助剂等组成的常温固化双组分高性能防腐面漆,具有较强的防腐效果,且此时温度为25-35℃,涂设涂料后能快速将涂料烘干,保证涂料层的密封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6中,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之前先对桨毂进行阳极化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表面阳极化,使得桨毂表面迅速氧化,从而形成的氧化膜层更为光滑平整且均匀。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装配时在叶片与前盘铆接的结合面之间均喷涂防腐蚀HM108A聚硫密封材料,且在涂料湿润状态进行装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叶片与前盘铆接的结合面之间均喷涂防腐蚀HM108A聚硫密封材料,且在涂料湿润状态进行装配,可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降低腐蚀。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边缘采用HM108B进行封边密封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降低腐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片的边缘旋转时受力较大,通过封边密封可以有效降低磨损,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步骤S7,轴内密封,轴与相连部件之间连接采用HM108A湿装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轴内腔的密封,避免海水渗入腐蚀内壁。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螺栓头、螺母与铝质后盘之间垫放聚四氟乙烯绝缘垫片,且绝缘垫片呈四周厚中间薄的圆环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螺栓螺母拧紧时,绝缘垫片表面与铝质后盘挤压并吸紧,使得绝缘垫片与铝质后盘表面之间压成真空,从而提高了密封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湿装配完成后静置1-2min,之后在加热炉内以15℃-20℃烘烤30S。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装配完成后静置1-2min,使得涂料缓慢初步凝固,之后烘烤,加速涂料的凝固速度,可以使得涂料凝固更紧密,提高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5中,在叶片表面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之前先对叶片进行阳极化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叶片表面阳极化,使得叶片表面迅速氧化,从而形成的氧化膜层更为光滑平整且均匀,保证后续涂漆的平整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螺旋桨在高温状态下急速冷却,可增强螺旋桨的硬度以及强度,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该漆是由以脂肪族异氰酸酯和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为基料,并配以耐候性颜料、助剂等组成的常温固化双组分高性能防腐面漆,具有较强的防腐效果,且此时温度为25-35℃,涂设涂料后能快速将涂料烘干,保证涂料层的密封性;2.在将螺栓螺母拧紧时,绝缘垫片表面与铝质后盘挤压并吸紧,使得绝缘垫片与铝质后盘表面之间压成真空,从而提高了密封性;3.湿装配完成后静置1-2min,使得涂料缓慢初步凝固,之后烘烤,加速涂料的凝固速度,可以使得涂料凝固更紧密,提高连接强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淬火,将螺旋桨放在固溶箱内加热至500℃并保温30min;步骤S2,冷却,将加热的工件急速冷却,螺旋桨在高温状态下急速冷却,可增强螺旋桨的硬度以及强度;且此处冷却时,将高温的螺旋桨迅速放到冷水中,同时在冷水中通入氮气;步骤S3,回火,通过中频炉重新将螺旋桨加热至200℃;步骤S4,均匀化退火,螺旋桨在中频炉内进行炉冷,待螺旋桨冷却至40-50℃将螺旋桨取出;步骤S5,防腐处理,将螺旋桨取出并在空气中冷却至25-35℃时,先对叶片进行阳极化处理,通过表面阳极化,使得叶片表面迅速氧化,从而形成的氧化膜层更为光滑平整且均匀,之后在叶片表面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该漆是由以脂肪族异氰酸酯和含羟基的丙烯酸树脂为基料,并配以耐候性颜料、助剂等组成的常温固化双组分高性能防腐面漆,具有较强的防腐效果;且此时温度为25-35℃,涂设涂料后能快速将涂料烘干,保证涂料层的密封性。步骤S6,在桨毂表面镀铬处理,先对桨毂进行阳极化处理,通过表面阳极化,使得桨毂表面迅速氧化,从而形成的氧化膜层更为光滑平整且均匀,将螺旋桨再次加热,在螺旋桨升温至40-45℃时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步骤S7,轴内密封,轴与相连部件之间连接采用HM108A湿装配,湿装配完成后静置1-2min,之后在加热炉内以烘烤30S。湿装配完成后静置1-2min,使得涂料缓慢初步凝固,之后送入加热炉烘烤,温度控制在15℃-20℃,加速涂料的凝固速度,可以使得涂料凝固更紧密,提高连接强度。在对叶片进行装配时,在叶片与前盘铆接的结合面之间均喷涂防腐蚀HM108A聚硫密封材料,且在涂料湿润状态进行装配,叶片的边缘旋转时受力较大,边缘采用HM108B进行封边密封,通过封边密封可以有效降低磨损,从而达到更好的密封作用,降低腐蚀。螺栓头、螺母与铝质后盘之间垫放聚四氟乙烯绝缘垫片,且绝缘垫片呈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淬火,将螺旋桨放在固溶箱内加热至500℃并保温30min;/n步骤S2,冷却,将加热的工件急速冷却;/n步骤S3,回火,通过中频炉重新将螺旋桨加热至200℃;/n步骤S4,均匀化退火,螺旋桨在中频炉内进行炉冷,待螺旋桨冷却至40-50℃将螺旋桨取出;/n步骤S5,防腐处理,将螺旋桨取出并在空气中冷却至25-35℃时,在叶片表面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n步骤S6,在桨毂表面镀铬处理,将螺旋桨再次加热,在螺旋桨升温至40-45℃时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淬火,将螺旋桨放在固溶箱内加热至500℃并保温30min;
步骤S2,冷却,将加热的工件急速冷却;
步骤S3,回火,通过中频炉重新将螺旋桨加热至200℃;
步骤S4,均匀化退火,螺旋桨在中频炉内进行炉冷,待螺旋桨冷却至40-50℃将螺旋桨取出;
步骤S5,防腐处理,将螺旋桨取出并在空气中冷却至25-35℃时,在叶片表面涂设脂肪族聚氨酯漆;
步骤S6,在桨毂表面镀铬处理,将螺旋桨再次加热,在螺旋桨升温至40-45℃时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在桨毂表面涂设高性能防腐涂料之前先对桨毂进行阳极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轴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装配时在叶片与前盘铆接的结合面之间均喷涂防腐蚀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路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