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134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涉及粉煤气化技术领域;包括烧嘴主体和安装在烧嘴主体上的烧嘴头;所述烧嘴头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粉煤灰喷口和水蒸气喷口,且水蒸气喷口中设置有激冷水喷嘴;所述粉煤灰喷口与烧嘴主体上的中心管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气喷口与烧嘴主体上的蒸汽流道连通,所述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与激冷水喷嘴连通的激冷水管。通过在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利用蒸汽流道和激冷水喷嘴对激冷水进行充分雾化,用于气化炉内合成气的降温,减少二段煤粉烧嘴的投煤量,达到降低煤粉消耗。

An improved two stage pulverized coal gasification bur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煤气化
,具体是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
技术介绍
气化炉是干煤粉二段炉,其工艺过程是通过一段烧嘴喷入炉内的煤粉和氧气在炉内发生部分氧化反应,经过化学反应平衡后产出所需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合成气),该装置产出的合成气温度较高,可以达到1600摄氏度,所以在气化炉后的余热回收锅炉无法在这么高温度下工作,所以采用二段煤粉烧嘴,通过二段煤粉烧嘴喷入煤粉和蒸汽,一方面参与一段烧嘴的部分氧化反应,一方面可以降低合成气的温度,使合成气直接进入废热锅炉进行热量回收。目前使用的二段转化烧嘴功能是向气化炉指定区域喷射煤粉和补充蒸汽用于合成气的降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下煤粉的利用率低,直接影响整套装置运行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包括烧嘴主体和安装在烧嘴主体上的烧嘴头;所述烧嘴头从而到外依次设置有粉煤灰喷口和水蒸气喷口,且水蒸气喷口中设置有多个激冷水喷嘴;所述粉煤灰喷口与烧嘴主体上的中心管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气喷口与烧嘴主体上的蒸汽流道连通,所述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与激冷水喷嘴连通的激冷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烧嘴主体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中心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五套管和外壳套管。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空隙组成蒸汽管道。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冷水管为多个,阵列设置在第一套管外侧,且设置在第二套管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五套管和外壳套管之间组成冷却流道。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套管和中心管之间设置有空气夹层,所述第二套管和第五套管之间也设置有空气夹层。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套管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套管上设置有与蒸汽管道连通的水蒸气入口和与激冷水管连通的激冷水入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冷水管(104)上设置有盘管段,所述盘管段设置在水蒸气入口(106)进口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利用蒸汽流道和激冷水喷嘴对激冷水进行充分雾化,用于气化炉内合成气的降温,减少二段煤粉烧嘴的投煤量,达到降低煤粉消耗,进而提高经济效益;2.通过在第一套管和中心管之间设置有空气夹层,以及第二套管和第五套管之间也设置有空气夹层;解决不同套管之间的热膨胀量不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中:烧嘴主体-1、烧嘴头-2、中心管-101、第一套管-102、第二套管-103、激冷水管-104、激冷水入口-105、水蒸气入口-106、冷却水入口-107、冷却水出口-108、外壳套管-109、导流套管-110、第五套管-113、粉煤灰喷口-221、激冷水喷嘴-222、水蒸气喷口-2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包括烧嘴主体1和安装在烧嘴主体1上的烧嘴头2;所述烧嘴头2从而到外依次设置有粉煤灰喷口221和水蒸气喷口223,且水蒸气喷口223中设置有多个激冷水喷嘴222;所述粉煤灰喷口221与烧嘴主体1上的中心管101出口连通;所述水蒸气喷口223与烧嘴主体1上的蒸汽流道连通,所述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与激冷水喷嘴222连通的激冷水管104。通过在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104,利用蒸汽流道和激冷水喷嘴222对激冷水进行充分雾化,用于气化炉内合成气的降温,减少二段煤粉烧嘴的投煤量,达到降低煤粉消耗,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施例2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烧嘴主体1包括由内而外同心依次设置有中心管101、第一套管102、第二套管103、第五套管113和外壳套管109。所述第一套管102和第二套管103之间的空隙组成蒸汽管道。所述激冷水管104为多个,阵列设置在第一套管102外侧,且设置在第二套管103内部。所述激冷水管104为六个。所述第五套管113和外壳套管109之间组成冷却流道。冷却流道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降温,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保护。由于温差的不同会导致热膨胀量存在差异,因此所述第一套管102和中心管101之间设置有空气夹层,所述第二套管103和第五套管113之间也设置有空气夹层,通过空气夹层进行隔热进而解决不同套管之间的热膨胀不同的问题。所述外壳套管109上设置有冷却水入口107和冷却水出口108,用于为冷却流道提供流动的冷却水。所述第二套管103上设置有与蒸汽管道连通的水蒸气入口106和与激冷水管104连通的激冷水入口105。所述激冷水管104上设置有盘管段,所述盘管段设置在水蒸气入口106进口处;设置盘管段用于释放由于激冷水和蒸汽温差造成的激冷水管104的温差膨胀应力。所述烧嘴主体1还包括用于安装的法兰,所述法兰设置在外壳套管109上。所述外壳套管109和第五套管113之间还设置有导流套管110,设置导流套管110用于对冷却流道中水进行导向,提高冷却效果,且导流套管110上设置有连通孔,用于将分割的两个冷却区域进行连通。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104,利用蒸汽流道和激冷水喷嘴222对激冷水进行充分雾化,用于气化炉内合成气的降温,减少二段煤粉烧嘴的投煤量,达到降低煤粉消耗,进而提高经济效益;通过在第一套管102和中心管101之间设置有空气夹层,以及第二套管103和第五套管113之间也设置有空气夹层;解决不同套管之间的热膨胀量不同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包括烧嘴主体(1)和安装在烧嘴主体(1)上的烧嘴头(2);/n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头(2)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粉煤灰喷口(221)和水蒸气喷口(223),且水蒸气喷口(223)中设置有多个激冷水喷嘴(222);/n所述粉煤灰喷口(221)与烧嘴主体(1)上的中心管(101)出口连通;/n所述水蒸气喷口(223)与烧嘴主体(1)上的蒸汽流道连通,所述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与激冷水喷嘴(222)连通的激冷水管(1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包括烧嘴主体(1)和安装在烧嘴主体(1)上的烧嘴头(2);
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头(2)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粉煤灰喷口(221)和水蒸气喷口(223),且水蒸气喷口(223)中设置有多个激冷水喷嘴(222);
所述粉煤灰喷口(221)与烧嘴主体(1)上的中心管(101)出口连通;
所述水蒸气喷口(223)与烧嘴主体(1)上的蒸汽流道连通,所述蒸汽流道内部设置有与激冷水喷嘴(222)连通的激冷水管(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嘴主体(1)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中心管(101)、第一套管(102)、第二套管(103)、第五套管(113)、导流套管(110)和外壳套管(10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02)和第二套管(103)之间的空隙组成蒸汽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二段煤粉气化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冷水管(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相平杨晓光张克郭飞段进宽郑亚杰董志健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拓沃能动科技有限公司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