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2808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6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化炉,该气化炉包括:外壳、内壳、燃烧器、渣口通道、调节水环和激冷装置,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内形成气化室,所述下内壳内形成热回收室,所述上内壳和下内壳分别设在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内;所述燃烧器设在上外壳进口,并穿过上内壳进口与所述气化室相通;所述渣口通道设在上内壳出口和下内壳进口之间,所述渣口通道的顶部与上内壳出口连接,所述渣口通道的底部与下内壳进口之间形成环隙;所述调节水环置于所述环隙内;所述激冷装置设置在下内壳出口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化炉,可以实现合成气水气比的动态调节,同时回收合成气的高温显热。

Gas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化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化炉,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粉煤作为气化原料的气化炉。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气化炉通常采用激冷流程,原料气化生成约1300-1700℃的高温合成气,然后利用激冷水将其冷却至200-300℃,该流程会造成大量高温显热的浪费,而且当操作工况或气化煤种发生变化时,会造成气化炉出口水气比的变化不能匹配后续工艺系统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化炉,可以回收合成气的高温显热,同时实现出口合成气水气比的动态调节,在工况变化时能够始终满足下游工艺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气化炉,包括:外壳、内壳、燃烧器、渣口通道、调节水环和激冷装置,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外壳顶部设有上外壳进口,所述下外壳底部设有下外壳出口,所述下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合成气出口;所述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内形成气化室,所述下内壳内形成热回收室,所述上内壳和下内壳分别设在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内,所述上内壳的顶部设有上内壳进口并与所述上外壳进口相对应,所述上内壳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燃烧器、渣口通道、调节水环和激冷装置,/n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外壳顶部设有上外壳进口,所述下外壳底部设有下外壳出口,所述下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合成气出口;/n所述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内形成气化室,所述下内壳内形成热回收室,所述上内壳和下内壳分别设在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内,所述上内壳的顶部设有上内壳进口并与所述上外壳进口相对应,所述上内壳的底部设有上内壳出口,所述下内壳的顶部设有下内壳进口并与所述上内壳出口相对应,所述下内壳的底部设有下内壳出口;/n所述燃烧器设在所述上外壳进口,并穿过所述上内壳进口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燃烧器、渣口通道、调节水环和激冷装置,
所述外壳包括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外壳顶部设有上外壳进口,所述下外壳底部设有下外壳出口,所述下外壳的下部设置有合成气出口;
所述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所述上内壳内形成气化室,所述下内壳内形成热回收室,所述上内壳和下内壳分别设在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内,所述上内壳的顶部设有上内壳进口并与所述上外壳进口相对应,所述上内壳的底部设有上内壳出口,所述下内壳的顶部设有下内壳进口并与所述上内壳出口相对应,所述下内壳的底部设有下内壳出口;
所述燃烧器设在所述上外壳进口,并穿过所述上内壳进口与所述气化室相通;
所述渣口通道设在所述上内壳出口和下内壳进口之间,所述渣口通道的顶部与所述上内壳出口连接,所述渣口通道的底部与所述下内壳进口之间形成环隙;
所述调节水环置于所述环隙内;
所述激冷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内壳出口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回收室内设置有多个径向水冷屏,所述径向水冷屏与所述下内壳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径向水冷屏沿所述下内壳的周向均匀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内壳由膜式壁构成。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平姜从斌郭进军李晓飞梁军辉李振祥高瑞恒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