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非热等离子体放电就地杀菌和去污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62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杀菌和去污体系,其中非热等离子体放电装置位于悬浮介质(例如过滤器、静电沉淀器、碳床)的上游。等离子体放电装置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出通过第一绝缘体中的缝隙(例如毛细管或狭缝)。当暴露于污染物或不希望的颗粒物时,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杀菌物质能够使受污染液体流中和/或物体上的所述物质灭活或减少。因此,在放电装置的等离子体区域中,待处理流体中不希望的污染物在其暴露于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杀菌物质的过程中首先减少。此外,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杀菌物质在下游被携带至悬浮介质,并且通过与其接触,在悬浮介质本身上收集的污染物被灭活。悬浮介质有利地就地被清洁。为了增强杀菌效率,可以将添加剂、自由或载体气体(例如醇、水、干燥空气)注入第一绝缘体中的狭缝。这些添加剂增加了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杀菌物质的浓度,同时降低了不希望产生的臭氧污染物的副产物。可以通过暴露于催化剂介质或额外的悬浮介质,处理流体流下游的过滤器,以进一步降低不希望的颗粒物的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a)是2000年12月15日提交的US专利申请序列No.09/738,923(要求1999年12月15日提交的US临时申请No.60/171,198和1999年12月21日提交的US临时申请No.60/171,324的权利)的组成部分;并且(b)要求2001年11月2日提交的US临时申请No.60/336,866和2001年12月2日提交的US临时申请No.60/336,868的权利。所有申请在此全文引作参考。专利技术的背景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气流的杀菌和物体/表面去污的方法和体系,尤其涉及使用非热等离子体放电装置或发生器的这样一种方法和体系。现有技术的描述在用于通风的空气处理装置中使用的悬浮介质(例如,过滤器、碳床、静电沉淀器)捕集各种气载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孢子、病毒、生物物质、颗粒物质和细菌。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希望的污染物被捕集和集中在悬浮介质中,从而降低其性能并成为通风体系中生物危害的浓缩来源。因此,有两种常规方法用于从悬浮介质中除去污染物,即置换悬浮介质或就地从悬浮介质中定期清除污染物。这些除去污染物的常规方法均具有这样的潜在危险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和去污体系,包括具有第一绝缘体的等离子体放电装置,所述第一绝缘体上具有至少一个贯通缝隙,使得等离子体放电从其中通过;和放置在等离子体放电装置下游的悬浮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克罗GP克夫莱提斯S巴克玛尔伊
申请(专利权)人:等离子体溶胶公司史蒂文斯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