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栽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61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苗栽种装置,在构成为支撑部件具有辊且载苗台沿支撑部件(辊)而在左右方向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的情况下,可适当地配置辊及苗取出量变更部。该苗栽种装置中,沿多个栽种传动箱(8)而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支撑部件(24),支撑部件(24)具有对载苗台(12)的下部进行支撑的辊(支撑单元40)。所述苗栽种装置具有苗取出量变更部(28a),苗取出量变更部(28a)通过对支撑部件(24)的位置进行上下变更而对栽种臂(10)所取出的苗的数量进行变更。苗取出量变更部(28a)配置在栽种传动箱(8)的左右一方的横侧部,辊(支撑单元40)配置在栽种传动箱(8)的左右另一方的横侧部。

Seedling pla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苗栽种装置本申请是下述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申请号:201510148696.7申请日:2015年03月31日专利技术名称:苗栽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乘坐式插秧机或步行式插秧机所装备的苗栽种装置中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的载苗台的支撑构造。
技术介绍
关于苗栽种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在沿左右方向配置的支撑部件(专利文献1的图5及图15中的标号30)上,具有辊(专利文献1的图5及图15中的标号32),载苗台的下部支撑在辊上,且载苗台沿支撑部件(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由此,随着载苗台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栽种臂就通过支撑部件的苗取出口而取出苗并将所述苗栽种到田地中。关于苗栽种装置,在专利文献2中,载苗台(专利文献2的图6中的标号8)的下部支撑在沿左右方向配置的支撑部件(专利文献2的图6中的标号52)上,随着载苗台沿支撑部件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栽种臂就通过支撑部件的苗取出口而取出苗并将所述苗栽种到田地中。在专利文献2中,将导向部(专利文献2的图6中的标号57、58)沿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而配置在多个部位,该导向部将支撑部件导向成沿上下方向位置变更自如,将苗取出量变更部(专利文献1的图6中的标号62)配置在各个导向部的附近,该苗取出量变更部对支撑部件进行支撑且将支撑部件的位置沿导向部予以上下变更。由此,通过苗取出量变更部而将支撑部件(载苗台)的位置沿导向部予以上下变更,从而栽种臂对支撑部件通过苗取出口的上下宽度进行变更,栽种臂对取出的苗的数量进行变更。关于苗栽种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在沿左右方向配置的苗栽种装置的固定部(专利文献1的图5及图15中的标号30),具有第1辊(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32)及第2辊(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72),在载苗台的下部,具有第1轨道(专利文献的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29a(33))及第2轨道(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29b))。由此,使第1辊和第1轨道接触,使第2辊和第2轨道接触来支撑载苗台,载苗台利用第1辊及第2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在这种情况下,第1轨道其截面构成为コ字状,第1辊成为进入第1轨道的状态,利用第1辊及第1轨道,在与苗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抑制载苗台的松动。关于苗栽种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在沿左右方向配置的苗栽种装置的固定部(专利文献1的图5及图15中的标号30),具有支撑辊(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32)及抑制辊(专利文献1的图5及图15中的标号70),在载苗台的下部,具有支撑轨道(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29a(33))及抑制轨道(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29a(33))。由此使支撑辊和支撑轨道接触来支撑载苗台,载苗台利用支撑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在载苗台因振动等而要上浮的情况下,利用抑制辊和抑制轨道的接触,来抑制载苗台的上浮。关于苗栽种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具有辊(专利文献1的图5及图15中的标号32),在载苗台的背面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轨道(专利文献1的图13及图15中的标号29a(33))载放在辊上,载苗台的下部支撑在辊上,载苗台利用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由此,随着载苗台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栽种臂就通过支撑部件的苗取出口而取出苗并将所述苗栽种到田地中。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0808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84839号公报在苗栽种装置中,由于栽种臂以一定的轨迹被旋转驱动,因此,通过对支撑部件(载苗台)的位置进行上下变更,从而栽种臂对支撑部件通过苗取出口的上下宽度进行变更,并且栽种臂具有对取出的苗的数量进行变更的苗取出量变更部(当将支撑部件(载苗台)的位置变更到上方时,栽种臂所取出的苗的数量就少,当将支撑部件(载苗台)的位置变更到下方时,栽种臂所取出的苗的数量就多)(参照专利文献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栽种装置,其构成为,在支撑部件具有辊且载苗台沿支撑部件(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的情况下,可适当配置辊及苗取出量变更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苗栽种装置,其构成为,在支撑部件具有辊且载苗台沿支撑部件(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可由苗取出量变更部适当地支撑载苗台的重量。在专利文献2中,导向部及苗取出量变更部沿支撑部件的长度方向而配置在多个部位,由苗取出量变更部而支撑部件(载苗台)的重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支撑部件具有比载苗台的横宽大的横宽(长度),因此,支撑部件成为从位于最横向外侧的导向部伸出到横向外侧的状态,由此在加强支撑部件这一方面产生了改进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成为这样的结构:适当地加强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将载苗台的下部支撑成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在专利文献1中,在第1辊进入第1轨道的状态下,第1辊的载苗台侧的横向部分成为与第1轨道的后壁部(侧面看时在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第1轨道的平面部中,从第1轨道的平面部的载苗台侧的端部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后壁部)接触的状态,因载放在载苗台上的苗的重量,第1辊的载苗台侧的横向部分与第1轨道的后壁部成为互相按压的状态。由此,随着载苗台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第1辊的载苗台侧的横向部分和第1轨道的后壁部成为容易磨损的状态,因此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成为这样的结构:在载苗台利用第1辊及第2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驱动的情况下,抑制第1辊和第1规定的磨损。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抑制辊和抑制轨道始终是接触的状态,因此,抑制辊的直径是比支撑辊小的小径,随着载苗台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抑制辊和抑制轨道成为容易磨损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成为这样的结构:在载苗台利用支撑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载苗台的上浮由抑制辊抑制的情况下,对抑制辊和抑制轨道的磨损进行抑制。在专利文献1中,辊的下侧、前及后侧、左右横侧由壳体覆盖(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4及图15中的标号67、68、69)。由此,在保护辊这一方面是较佳的结构,但是,成为泥土等容易堆积在覆盖辊的壳体上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构成为这样的结构:在支持部件具有辊、载苗台利用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的情况下,泥土等难以堆积在辊附近。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I](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第1特征是,苗栽种装置如下那样构成。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间隔地具有在后部设有栽种臂的多个栽种传动箱,遍及多个所述栽种传动箱而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支撑部件,为使载苗台沿所述支撑部件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对所述载苗台的下部进行支撑的辊,所述栽种臂构成为,以规定的轨迹被旋转驱动,并通过形成于所述支撑部件的苗取出口而取出苗并将所述苗栽种到田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苗栽种装置的固定部或载苗台中的一方具有:绕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芯旋转自如的第1辊;以及绕沿苗的纵向进给方向的方向的轴芯旋转自如的第2辊,/n所述苗栽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载苗台中的另一方具有沿左右方向的第1轨道及第2轨道,/n将所述第1轨道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コ字状: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平面部;从所述平面部的所述载苗台侧的端部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后壁部;以及从所述平面部的与所述载苗台相反一侧的端部向与所述后壁部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前壁部,/n构成为,所述第1辊进入所述第1轨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之间,所述第1轨道的平面部与所述第1辊接触,/n所述第2辊的位置设定成,所述第2辊与所述第2轨道从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接触,从而使所述第1辊的载苗台侧的横向部分与所述第1轨道的后壁部隔开规定间隔,/n构成为,随着所述载苗台利用所述第1辊及第2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栽种臂通过所述载苗台的下部的苗取出口而取出苗并将所述苗栽种到田地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421 JP 2014-0874371.一种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苗栽种装置的固定部或载苗台中的一方具有:绕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芯旋转自如的第1辊;以及绕沿苗的纵向进给方向的方向的轴芯旋转自如的第2辊,
所述苗栽种装置的所述固定部或所述载苗台中的另一方具有沿左右方向的第1轨道及第2轨道,
将所述第1轨道的截面形状构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コ字状: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平面部;从所述平面部的所述载苗台侧的端部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后壁部;以及从所述平面部的与所述载苗台相反一侧的端部向与所述后壁部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前壁部,
构成为,所述第1辊进入所述第1轨道的前壁部和后壁部之间,所述第1轨道的平面部与所述第1辊接触,
所述第2辊的位置设定成,所述第2辊与所述第2轨道从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接触,从而使所述第1辊的载苗台侧的横向部分与所述第1轨道的后壁部隔开规定间隔,
构成为,随着所述载苗台利用所述第1辊及第2辊而在左右方向上被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栽种臂通过所述载苗台的下部的苗取出口而取出苗并将所述苗栽种到田地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轨道的平面部中的所述第1辊所接触的部分,具有耐磨损性优异的更换自如的板,
在所述第2轨道中的所述第2辊所接触的部分,具有耐磨损性优异的更换自如的板。


3.一种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苗栽种装置的固定部或载苗台中的一方具有:绕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芯旋转自如的支撑辊;以及绕与苗的纵向进给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轴芯旋转自如的抑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部智也小林鉴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