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5904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7:10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逆变器系统的功率单元包括第一支路和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连接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与平滑部之间;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反向并联连接,所述第二支路包括:第五开关元件、第六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五开关元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反向并联连接。

Invert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逆变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系统,详细而言,涉及由具有新型拓扑结构的逆变器构成的逆变器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压逆变器系统作为使用线间电压有效值为600V以上的输入电源的系统,通常用于驱动数百kW~数十MW容量的大容量电动机,主要在例如风扇(fan)、泵(pump)、压缩机(compressor)、牵引(traction)、升降(hoist)、传送装置(conveyor)的领域中使用。这种逆变器系统主要以生成三电平以上的输出电压的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cascadedmulti-levelinverter)形态实现。逆变器系统的输出电压电平的大小和数量取决于构成多电平逆变器的功率单元的数量,各个功率单元使用绝缘的输入电压。在逆变器系统中,通过多个功率单元串联连接来构成各个相,逆变器的多相输出电压取决于构成各个相的功率单元的输出电压之和。此时,构成各个功率单元的逆变器可构成为多种拓扑结构。图1示出了由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拓扑结构的逆变器构成的功率单元的结构。参照图1,由具有根据现有技术的拓扑结构的逆变器构成的功率单元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变器系统,其中,包括:/n相位置换变压器,对从电源部输入的电源电压的相位和大小进行变换并输出;以及/n多个功率单元,通过使用从所述相位置换变压器输出的电压来输出相电压,/n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支路和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连接的第二支路,/n所述第一支路包括:/n第一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n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与平滑部之间;以及/n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5 KR 10-2017-0123403;20170925 KR 10-2017-011.一种逆变器系统,其中,包括:
相位置换变压器,对从电源部输入的电源电压的相位和大小进行变换并输出;以及
多个功率单元,通过使用从所述相位置换变压器输出的电压来输出相电压,
所述功率单元包括第一支路和与所述第一支路并联连接的第二支路,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
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连接点与平滑部之间;以及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反向并联连接,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
第五开关元件、第六开关元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和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彼此串联连接;以及
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第五开关元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反向并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系统,其中,
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为接通而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为关断,则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出极电压为第一电压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系统,其中,
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为接通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为关断,则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出极电压为第二电压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系统,其中,
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为接通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为关断,则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出极电压为第三电压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系统,其中,
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为接通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六开关元件为关断,则所述功率单元的输出极电压为第四电压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三二极管连接为方向彼此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系统,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圣国薛承基郑铉三俞晶穆
申请(专利权)人:LS产电株式会社首尔国立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