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特别是涉及具备正向变换器(forwardconverter)和逆向变换器(reverseconverter)的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在例如国际公开第2013/14524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具备:对将来自商用交流电源的第1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的正向变换器;将直流电力变换为第2交流电力并向负载供给的逆向变换器;第1比较部,对与正向变换器的输入电压对应的第1电压指令值与第1载波信号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生成用于控制正向变换器的第1控制信号;和第2比较部,对与逆向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对应的第2电压指令值与第2载波信号进行比较,基于比较结果来生成用于控制逆向变换器的第2控制信号。在该电源装置中,第1载波信号和第2载波信号的相位差被设定为180度。因此,能够使从正向变换器流向接地线的第1零相电流(参照图14)的极性和从逆向变换器流向接地线的第2零相电流(参照图14)的极性相反,能够减少从电源装置产生的零相的高次谐波分量。另外,在例如国际公开第2011/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装置,具备:/n正向变换器,将从商用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n逆向变换器,将直流电力变换为商用频率的第2交流电力;/n第1开关,连接在所述逆向变换器与负载之间;/n第2开关,连接在所述商用交流电源与所述负载之间;/n第1控制部,执行第1供电模式、第2供电模式及第3供电模式中的任一供电模式,在所述第1供电模式中,使所述第1开关接通并且使所述第2开关断开,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第2交流电力,在所述第2供电模式中,使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第2开关接通,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第1交流电力及所述第2交流电力,在所述第3供电模式中,使所述第1开关断开并且使所述第2开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源装置,具备:
正向变换器,将从商用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
逆向变换器,将直流电力变换为商用频率的第2交流电力;
第1开关,连接在所述逆向变换器与负载之间;
第2开关,连接在所述商用交流电源与所述负载之间;
第1控制部,执行第1供电模式、第2供电模式及第3供电模式中的任一供电模式,在所述第1供电模式中,使所述第1开关接通并且使所述第2开关断开,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第2交流电力,在所述第2供电模式中,使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第2开关接通,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第1交流电力及所述第2交流电力,在所述第3供电模式中,使所述第1开关断开并且使所述第2开关接通,向所述负载供给所述第1交流电力;以及
第2控制部,对所述正向变换器及所述逆向变换器分别进行控制;
第2控制部具有:
第1电压指令部,生成与向所述正向变换器输入的交流电压对应的第1电压指令值;
第2电压指令部,生成与从所述逆向变换器输出的交流电压对应的第2电压指令值;
信号发生部,生成第1载波信号及第2载波信号;
第1比较部,对所述第1电压指令值与所述第1载波信号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生成用于控制所述正向变换器的第1控制信号;以及
第2比较部,对所述第2电压指令值与所述第2载波信号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生成用于控制所述逆向变换器的第2控制信号,
所述信号发生部在所述第1供电模式及所述第3供电模式时,使所述第1载波信号和所述第2载波信号的相位差为180度,在所述第2供电模式时,使所述第1载波信号和所述第2载波信号的相位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1电压指令值和所述第2电压指令值分别是商用频率的正弦波信号,
所述第1载波信号及所述第2载波信号分别包含频率比所述商用频率高的三角波信号,
所述第1控制信号和所述第2控制信号分别是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第1控制部,
在所述逆向变换器正常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第1供电模式,
在所述逆向变换器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在将所述第2供电模式执行了预先确定的时间之后执行所述第3供电模式。
4.一种电源装置,具备:
正向变换器,将从商用交流电源供给的第1三相交流电力变换为直流电力;
逆向变换器,将直流电力变换为商用频率的第2三相交流电力;
第1开关~第3开关,连接在所述逆向变换器与负载之间;
第4开关~第6开关,连接在所述商用交流电源与所述负载之间;
第1控制部,执行第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洋祐,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