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208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降低噪声滤波器电路的电感,实现高输出化。正负极电源侧导体分别具有由侧面和面积比该侧面大的主面构成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正负极电源侧导体各自的第一导体部隔着绝缘构件配置在树脂构件的基座部的一面上。正负极电源侧导体各自的正负极侧第二导体部在彼此的主面相对的状态下贯通芯构件。第一导体部的与绝缘构件接触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第二导体部的配置在芯构件内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应对燃料消耗环境和排气限制,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正在普及。产生与由这种车辆中使用的电力转换装置产生的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噪声的抑制相关的课题。电力转换装置具备:具有功率模块及直流电平滑用的电容器模块的逆变器等电力转换主电路以及噪声滤波器电路。已知有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将电容器模块和功率模块的连接部的结构以及电容器模块中的电容器元件和支承框架的结构设为低电感,从而谋求高输出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055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对于谋求噪声滤波器电路部的电感的降低化的结构没有任何记载。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电力转换装置具备:直流电源端子,其被供给直流电;电容器电路部,其使所述直流电平滑化,并且将该平滑化后的直流电供给到电力转换电路部;电源侧导体,其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电路部;芯构件,其包围所述电源侧导体的一部分;以及基座,其收纳所述电源侧导体以及所述芯构件,所述电源侧导体具有正极侧导体和负极侧导体,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分别具有由侧面和面积比该侧面大的主面构成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一导体部隔着绝缘构件配置在所述基座的一面上,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二导体部在彼此的所述主面相对的状态下贯通所述芯构件,所述第一导体部的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导体部的配置在所述芯构件内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降低噪声滤波器电路的电感,实现高输出化。附图说明图1是电力转换装置的逆变器主电路和噪声滤波器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电力转换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外观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侧视图。图6是取下图4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电路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将树脂构件的侧部的一部分剖开表示。图7是图4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所示的电源侧导体和芯构件的放大立体图。图9是从y方向观察安装在图2所示的壳体上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侧视图。但是,省略了电容器元件和电路基板的图示。图10是用于说明图9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冷却的图。图11的(a)、(b)是用于说明电源侧导体的电感的图。图12是用于说明向X电容器、Y电容器的热的流入的图。图13是用于说明噪声滤波器的阻抗的图。图14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1,是表示图4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5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变形例2,是表示图8所示的电源侧导体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16是用于说明图15所示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中的向X电容器、Y电容器的热的流入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EV)等车辆中,搭载有动力驱动用的高压蓄电池、逆变器装置、DC-DC转换器装置、作为低压负载的辅助电源的低压蓄电池。逆变器装置和DC-DC转换器装置与高压蓄电池连接。逆变器装置将高压蓄电池的直流高电压输出电力转换为交流高电压输出,驱动电动机。DC-DC转换器装置具备:将来自高压蓄电池的高电压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高电压的转换单元;将交流高电压转换为交流低电压的转换单元;将交流低电压转换为直流低电压的转换单元;以及输出经电压转换后的电压的输出端。DC-DC转换器装置的输出端与低压蓄电池及低压负载连接,向车辆的灯、收音机、ECU等低压负载进行电力供给,或者对低压蓄电池进行充电。逆变器装置和DC-DC转换器装置有时也一体化地组装。图1是表示电力转换装置1的逆变器主电路和噪声滤波器电路的电路图。电力转换装置1具备:逆变器主电路3,其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及噪声滤波器电路部20,其用于抑制逆变器主电路3在电力转换动作时产生的电磁噪声。以下,将具有由包含图1所示的逆变器主电路3和噪声滤波器电路部20的矩形框围住的结构的装置作为电力转换装置1进行说明。逆变器主电路3与交流终端270a连接。电动发电机MG基于经由交流终端270a从逆变器主电路3供给的交流电,输出HEV或EV的驱动力。另外,电动发电机MG也作为将电动机因外力而旋转时的交流电向高压蓄电池2再生的发电机而发挥作用。高压蓄电池2是HEV或EV的直流电源。逆变器主电路3由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转换电路4和使直流电平滑化的电容器电路部5构成。电力转换电路4具有3个功率半导体模块4a、4b、4c。各功率半导体模块4a、4b、4c具有作为上臂动作的IGBT(绝缘栅型双极晶体管)等开关元件328及二极管156、作为下臂动作的IGBT等开关元件330及二极管166。上臂的开关元件328和下臂的开关元件330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二极管156、166还具有在再生时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功能。功率半导体模块4a经由交流终端270a与电动发电机MG的u相连接。功率半导体模块4b经由交流终端270a与电动发电机MG的v相连接。功率半导体模块4c经由交流终端270a与电动发电机MG的w相连接。电容器电路部5具有电容器元件51,连接在高压蓄电池2和电力转换电路4之间,使直流电平滑化并供给到电力转换电路4。噪声滤波器电路部20设置在直流电源端子6和电容器电路部5之间,抑制电力转换电路4在电力转换动作时产生的电磁噪声。噪声滤波器电路部20具有电源侧导体10、X电容器31、正负极侧Y电容器32p、32n、以及芯构件21。电源侧导体10是连接高压蓄电池2和电容器电路部5之间的电力传输路径。电源侧导体10具有正极电源侧导体10p和负极电源侧导体10n。正负极电源侧导体10p、10n分别通过直流电源端子6与高压蓄电池2的正负极侧端子连接。X电容器31连接在正极电源侧导体10p和负极电源侧导体10n之间,将频率比电容器电路部5平滑化的电力的频率高的电力平滑化。正负极侧Y电容器32p、32n分别连接在正极电源侧导体10p和接地端子34之间、以及负极电源侧导体10n和接地端子34之间,使电力平滑化。芯构件21通过吸收流过电源侧导体10的电流的变动来抑制电磁噪声。图2是电力转换装置1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力转换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电力转换装置1包括壳体7、收纳在壳体7中的噪声滤波器组装体20A、以及电容器模块5A。另外,图2透视壳体7的周侧部及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直流电源端子,其被供给直流电;/n电容器电路部,其使所述直流电平滑化,并且将该平滑化后的直流电供给到电力转换电路部;/n电源侧导体,其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电路部;/n芯构件,其包围所述电源侧导体的一部分;以及/n基座,其收纳所述电源侧导体以及所述芯构件,/n所述电源侧导体具有正极侧导体和负极侧导体,/n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分别具有由侧面和面积比该侧面大的主面构成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n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一导体部隔着绝缘构件配置在所述基座的一面上,/n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二导体部在彼此的所述主面相对的状态下贯通所述芯构件,/n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一导体部的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二导体部的配置在所述芯构件内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919401.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直流电源端子,其被供给直流电;
电容器电路部,其使所述直流电平滑化,并且将该平滑化后的直流电供给到电力转换电路部;
电源侧导体,其连接所述直流电源端子和所述电容器电路部;
芯构件,其包围所述电源侧导体的一部分;以及
基座,其收纳所述电源侧导体以及所述芯构件,
所述电源侧导体具有正极侧导体和负极侧导体,
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分别具有由侧面和面积比该侧面大的主面构成的第一导体部和第二导体部,
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一导体部隔着绝缘构件配置在所述基座的一面上,
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二导体部在彼此的所述主面相对的状态下贯通所述芯构件,
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一导体部的与所述绝缘构件接触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形成为比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各自的所述第二导体部的配置在所述芯构件内的部分的、与电流流过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宽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体部的所述主面沿从所述基座的所述一面离开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侧导体以及所述负极侧导体分别具有沿离开所述基座的所述一面的方向延伸、连接所述第一导体部和所述第二导体部的正极侧中间部和负极侧中间部,
所述正极侧中间部和所述负极侧中间部彼此的主面平行地相对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与所述正极侧导体和所述负极侧导体连接的X电容器、以及与所述正极侧导体或所述负极侧导体连接且接地的Y电容器中的至少一方,
所述正极侧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部具有与所述正极侧中间部连接的正极侧突出部,
所述负极侧导体的所述第二导体部具有与所述负极侧中间部连接的负极侧突出部,
所述正极侧突出部和所述负极侧突出部彼此的主面平行地相对配置,
所述正极侧突出部以及所述负极侧突出部与所述X电容器以及所述Y电容器中的至少一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转换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泽洋平锦见总德胜部勇作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