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内饰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搭载于车辆的车辆用内饰件。
技术介绍
在设置于车门的车门衬板(doorlining)上,在主体与开关面板(switchpanel)之间设置有线状的导光部件和透镜(lens),其中,所述线状的导光部件用于使来自光源的光进行传播;所述透镜沿导光部件设置(例如,专利文献1)。透镜具有:槽部,其用于保持导光部件;夹持部,其被夹持在主体与开关面板之间;和卡止爪部,其卡止于设置在主体上的通孔中,导光部件通过透镜与主体相结合。来自光源的一部分光从导光部件的侧面放射出,通过透镜的夹持部而到达车厢。【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155298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透镜被夹持在主体与开关面板之间,因此,组装时需要将透镜相对于主体和开关面板配置在合适的位置,且使透镜夹持在二者之间,不易于组装。鉴于这样的背景,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具有内饰件主体、引导来自光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n具有内饰件主体、导光部件和透镜,其中,/n所述内饰件主体构成车厢的内壁;/n所述导光部件形成为线状,使来自光源的光沿长度方向传播,且使光从侧面放射出;/n所述透镜使从所述导光部件放射出的光透过,/n所述透镜具有槽部、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其中,所述槽部沿所述导光部件延伸,承接所述导光部件;所述第1卡合部设置于界定所述槽部的一壁部;所述第2卡合部设置于界定所述槽部的另一壁部,/n所述内饰件主体具有第1被卡合部和第2被卡合部,其中,所述第1被卡合部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所述第2被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n界定所述槽部的一壁部和另一壁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2 JP 2017-1929761.一种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内饰件主体、导光部件和透镜,其中,
所述内饰件主体构成车厢的内壁;
所述导光部件形成为线状,使来自光源的光沿长度方向传播,且使光从侧面放射出;
所述透镜使从所述导光部件放射出的光透过,
所述透镜具有槽部、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其中,所述槽部沿所述导光部件延伸,承接所述导光部件;所述第1卡合部设置于界定所述槽部的一壁部;所述第2卡合部设置于界定所述槽部的另一壁部,
所述内饰件主体具有第1被卡合部和第2被卡合部,其中,所述第1被卡合部与所述第1卡合部卡合;所述第2被卡合部与所述第2卡合部卡合,
界定所述槽部的一壁部和另一壁部能够以彼此接近的方式发生弹性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具有:第1壁部,其沿所述导光部件配置;第2壁部及第3壁部,二者从所述第1壁部的端部向所述导光部件侧延伸,
所述槽部由所述第1壁部、所述第2壁部和所述第3壁部来界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饰件主体具有内饰件凹部,该内饰件凹部收容所述导光部件和所述透镜,
所述第1卡合部从所述第2壁部的远离所述导光部件的一侧的面突出,
所述第1被卡合部是承接所述第1卡合部的孔,该孔形成在界定所述内饰件凹部的壁部,
所述第2卡合部从所述第3壁部的远离所述导光部件的一侧的面向与所述第1卡合部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
所述第2被卡合部是承接所述第2卡合部的孔,该孔形成在界定所述内饰件凹部的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平学,中野祐司,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