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以太网自适应
,特别是涉及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光纤通信的传输宽带已经能达到100Gbps,而40Gbps的产品已经逐渐开始商用,10Gbps的产品大量应用于实际的网络中。而由于低宽带的以太网很早就商用于网络中,因此目前城域网中的接入层设备还是大量应用的10M以太网、100M以太网及1000M以太网。但是由于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的发展,终端用户对宽带的要求应该是越来越高,那么以前运行的10M的以太网、100M的以太网势必会被1000M的以太网所取代。由于不同宽带以太网两个接口的速率不同,无法互相识别对端发送的码型,在网络的升级过程中就存在不同宽带以太网接口无法对接的问题。在实际情况下,需要工程师手动配置来实现两个设备的接口的速率、工作模式的配对。在现有技术中,已经能够在PHY芯片中增加以太网自适应的功能,但是由于现有的以太网自适应技术多是使用软件和专用接口实现,就带来了三速以太网自适应技术的稳定性弱、使用专用接口不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通过第一mii接口接收PHY芯片发送的第一网络传输包;/n根据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钟频率,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模式;/n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模式,对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进行以太网协议解析,获得第一网络数据包;/n根据预设的主机字节序及网络字节序,将所述第一网络数据包转换为第一网络数据流;/n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数据流的内容,执行相应的系统数据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mii接口接收PHY芯片发送的第一网络传输包;
根据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钟频率,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模式;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模式,对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进行以太网协议解析,获得第一网络数据包;
根据预设的主机字节序及网络字节序,将所述第一网络数据包转换为第一网络数据流;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数据流的内容,执行相应的系统数据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钟频率,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模式,具体为:
通过计数器侦听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钟频率,根据侦听到的时钟频率,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所述执行相应的系统数据处理包括:生成需发送给所述PHY芯片的第二网络数据流。
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方法,在所述生成需发送给所述PHY芯片的第二网络数据流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主机字节序及网络字节序,将所述第二网络数据流进行重组,获得第二网络数据包;
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模式,通过以太网协议对所述第二网络数据包进行封装,获得第二网络传输包;
通过第二mii接口向所述PHY芯片按照第二mii接口发送时序发送所述第二网络传输包;其中,所述第二mii接口的时钟频率由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钟频率进行移相和环回后获得。
5.一种基于FPGA的以太网自适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mii接口、速率侦听模块、以太网协议解析模块、数据转换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第一mii接口用于接收PHY芯片发送的第一网络传输包;
所述速率侦听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mii接口的时钟频率,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对应的第一传输速率模式;
所述以太网协议解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传输速率模式,对所述第一网络传输包进行以太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蒙纳,葛卫敏,任炳宇,郑田丰,李继庚,
申请(专利权)人:博依特广州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