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标签、追责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数据分析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标签、追责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存在多系统互联情况下的异构数据系统内,在对多元数据混合应用后,会发现存在某一个数据无效的情况。多元数据指的是来自多主体提供的不同数据项的整合,或是多主体针对同一个数据项提供各自的数据值的整合。混合应用指的是整合的数据包在多次被不同的应用端应用并叠加数据的过程,即同一个数据包可应用的场景不固定。现有的数据识别主要针对数据采集阶段的识别,数据采集阶段对无效数据的提供方进行追责,提示数据的提供方该数据无效。而对于一些数据看似有效但实际在特定场景下属于无效的数据,是无法确定数据的提供方,尤其是在多元数据混合应用的情况下,无法对数据的提供方进行定位和追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标签、追责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技术对于一些数据看似有效但实际在特定场景下属于无效的数据,是无法确定数据的提供方,尤其是在多元数据混合应用的情况下,无法对数据的提供方进行定位和追责的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系统,所述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系统包括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数据标签装置以及数据追责装置,所述支撑层向所述管理层提供组件服务,所述应用层、所述管理层以及所述支撑层之间通过异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所述用户端上传的至少一个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数据项以及数据值;/n根据所述用户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数据增加身份标签;/n根据所述用户端上传数据的时间,向所述数据增加时间戳标签;/n根据所述用户端对所述数据的路由信息,向所述数据增加路由标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系统,所述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系统包括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数据标签装置以及数据追责装置,所述支撑层向所述管理层提供组件服务,所述应用层、所述管理层以及所述支撑层之间通过异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端上传的至少一个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数据项以及数据值;
根据所述用户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数据增加身份标签;
根据所述用户端上传数据的时间,向所述数据增加时间戳标签;
根据所述用户端对所述数据的路由信息,向所述数据增加路由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端对所述数据的路由信息,向所述数据增加路由标签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用户端上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整合为一个数据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标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端对所述数据的路由信息,向所述数据增加路由标签之后还包括: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用户端上传的数据项相同的所述数据整合为一个数据包。
4.一种数据追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应用于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系统,所述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系统包括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数据标签装置以及数据追责装置,所述支撑层向所述管理层提供组件服务,所述应用层、所述管理层以及所述支撑层之间通过异构数据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端上传的至少一个数据生成数据包,所述数据包中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所述数据包括数据项、数据值、身份标签、时间戳标签以及路由标签;
若识别所述数据包在预设场景下为无效数据包,则对所述数据包中的所述数据在所述预设场景下的有效性进行识别;
若识别所述数据在所述预设场景下为无效数据,则根据所述数据的身份标签、时间戳标签以及路由标签向所述数据的用户端进行追责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追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中包括一个用户端上传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君,洪志权,伍卓萍,于崇刚,孙磊,王大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