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26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9: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系统包括: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本申请通过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的交互,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A data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Three-tier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本申请涉及数据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商品的安全以及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对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商品系统,用来展现商品的生产信息与物流链条等信息。目前,大多数商品系统是以供应链管理和监管为立足点而建立的,本质是被动的、既定的数据追溯,无法对商品价值进行真实传递。其次,此类商品系统,多是以行政命令或以某个企业/平台为核心所建立的链状系统,数据传递过程复杂,分支过于庞大。以一个商品的产品关联数据为例,商品生产后,由生产商增加生产数据后,传递给物流方,物流方需要在生产数据的基础上,增加物流数据,再将生产数据以及物流数据打包发送给平台方,平台方在生产数据以及物流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平台数据,这样,数据的传递过程复杂,且数据经过的中间方过多,可能会存在被篡改的情况。虽然一些商品系统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联互通,但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所述系统包括: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所述支撑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可选的,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具体包括:所述支撑层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并生成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包括校验通过以及校验不通过;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校验结果为检验通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权限申请请求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开放权限。可选的,还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所述数据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三数据;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应用。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三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生成第四数据,并将所述第四数据反馈至所述支撑层;所述支撑层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四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四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二数据模型。可选的,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二客户端验证所述第三数据是否存在于所述第二客户端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内,若存在,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若不存在,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拒绝信息至所述第一客户端。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基于所述第二客户端提供的数据开放权限,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可选的,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生成第五数据,并将所述第五数据反馈至所述支撑层;所述支撑层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五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所述第二客户端按照所述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五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三数据模型。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将需要应用数据的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设置于应用层,需要管理数据的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设置于管理层,第一客户端采集的第一数据,基于支撑层的第一预设规则直接分发至对应的第二客户端,由第二客户端按照第二预设规则对第一数据进行存储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再将第一客户端需要的第二数据发送给第一客户端,由第一客户端通过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第二数据进行应用,数据的传输仅存在于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之间,减少了传输数据的架构,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同时实现了去中心化,不以任何一层作为数据的起始点,数据在本申请的数据管理模型中一直流动,各方互联互通,解决了现有的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多用户数据共建共享的问题,且现有的链状系统并不是基于一个共建共享的平等地位的互联互通,而是以发起方利益优先为核心的互联互通,存在的无法确保数据在各个节点之间真实传递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系统架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一个流程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二个流程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三个流程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四个流程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五个流程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六个流程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七个流程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第八个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为:01、应用层;02、管理层;03、支撑层;04、第一客户端;05、第二客户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理解,本申请应用于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n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n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n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所述支撑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n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n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n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层、管理层以及支撑层;
所述应用层中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一用户的第一客户端,所述管理层包括至少一个属于第二用户的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并向所述支撑层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第二预设规则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存储以及管理,并更新第一数据模型;
所述第一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根据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件对所述第二数据进行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具体包括:
所述支撑层对所述第一数据进行数据校验,并生成校验结果,所述校验结果包括校验通过以及校验不通过;
所述支撑层根据第一预设规则将所述校验结果为检验通过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至所述管理层中对应的所述第二客户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端采集所述第一用户的第一数据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的权限申请请求向所述第一客户端提供数据开放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三层架构的数据管理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端向所述第二客户端发送数据请求指令,所述数据请求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一数据模型的第三数据;
所述第二客户端返回所述第一模型的第三数据至所述第一客户端;
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系统调用所述支撑层提供的应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君洪志权伍卓萍于崇刚孙磊王大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信天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