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959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设有玻璃盖板、封装胶膜、电池串组、以及光伏导电背板,所述电池串组含有1个或多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第一种电池片和至少一个第二种电池片连接而成,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种电池片的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池串的两端分别设有电极;所述光伏导电背板包括板体、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以及胶膜层,所述胶膜层上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电极连接开口,所述电池串两端的电极穿过所述电极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导通。

Solar cell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叠瓦组件制作时,为了避免组件工作中局部被遮挡带来的热斑风险,一块组件内通常有若干电池串组合形成电池串组,电池串上再并联旁路二极管来解决这些问题。结合组件实际的使用情况,根据组件内电池数量的多少,通常要并联2~4个旁路二极管不等。为了并入二极管,则需要将电池串分段,然后再使用汇流带将电池串连接上。但是,该方法缺点包括:为了提高面积的利用率,会将金属汇流条尽可能的隐藏于电池背面,并且汇流条通常通过组件背面跳线的方式并联到旁路二极管的一端,也就是说组件中通常有4到8根跳线并联到2-4个旁路二极管上,不仅增加了操作复杂程度,且碎片率高,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加工工艺简单、碎片率低、自动化程度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从受光面至背光面依次设有玻璃盖板、封装胶膜、电池串组、以及光伏导电背板,所述电池串组含有1个或多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第一种电池片和至少一个第二种电池片连接而成,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的极性相一致,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的极性也相一致,且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种电池片的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池串的两端分别设有电极;所述光伏导电背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通孔;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内侧且沿所述板体横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用于与电池串两端的电极连接导通;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内侧且沿所述板体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导通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板体的另一侧;以及胶膜层,所述胶膜层覆盖在所述板体内侧以在所述胶膜层与所述板体之间夹持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所述胶膜层上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电极连接开口,所述电池串两端的电极穿过所述电极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导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种电池片包括A-I类电池片、A-II类电池片、以及A-III类电池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每种包括1个或多个,其中,所述A-I类电池片中,所述正面电极、背面电极各为1个且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对边边缘;所述A-II类电池片中,具有2个所述背面电极,其中一个所述背面电极位于所述A-II类电池片的背面的边缘,另一个所述背面电极位于所述A-II类电池片的背面的中部;所述A-III类电池片中,具有2个所述正面电极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的对边边缘,所述背面电极为1个且位于背面的中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种电池片为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片,所述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片包括MWT结构或IBC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种电池片包括B-I类电池片、B-II类电池片、B-III类电池片、B-IV类电池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每种包括1个或多个,其中,所述B-I类电池片的背面包括2个负极和1个位于中部的正极,其中1个负极位于边缘部1个负极位于中部;所述B-II类电池片的背面包括1个正极和1个负极,负极位于边缘部且正极位于中部或边缘部;所述B-III类电池片的背部包括2个正极和1个负极,其中负极位于边缘部,1个正极位于对边的边缘部且另1个正极位于中部;所述B-IV类电池片的背部包括2个正极和1个负极,其中,2个正极位于边缘部,1个负极位于中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串由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互相串联后再连接一片所述第二种电池片形成;或由多个所述第一种池片互相串联后连接所述第二种电池片并继续串联/并联所述第一种电池片形成;或由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和第二种电池片交替连接而成。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互相串联是:其中一片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背面电极覆盖在相邻一片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上,相覆盖的背面电极与正面电极之间设有导电材料。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电池片与所述第二种电池片之间的连接是: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所述第二种电池片的背面电极中的正极或负极相连接以分别形成并联或串联,相连接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之间设有导电材料。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从所述板体表面开始向着所述胶膜层依次层叠有夹胶膜层以及导电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胶膜层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极连接开口为整体式或间断式排布的多个,且所述电极连接开口向下延伸直至所述导电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从所述板体表面开始向着所述胶膜层依次层叠有夹胶膜层、导电层、以及绝缘层,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所述夹胶膜层、导电层、以及绝缘层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夹胶膜层、导电层、以及绝缘层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所述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导电层连接导通的输出电极,且所述输出电极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板体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导电结构中所述输出电极与所述导电层一体形成。优选地,所述板体上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第二导电结构分别铺设在所述凹槽内。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片与常规太阳能电池片相结合的方式,省去传统的电极引出汇流焊带,减少组件空间浪费,提高组件的空间利用率,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使得电池串之间的并联工艺得以简化,提高组件生产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并入二极管的难度,提升良品率;进一步地,通过使用光伏导电背板,在组装太阳能电池组件将电池串排版布置后,直接将光伏导电背板放置在电池串上,利用光伏导电背板上的电极连接开口,将光伏导电背板与电池串的电极按照对应设计连接导通,在电池串末片电池背面无需任何高温焊接操作,减少应力产生,提高组件的可靠性;另外,由于光伏导电背板上设有胶膜层,因此也省略了盖背面封装胶膜、各种绝缘条、以及盖背板等等操作,不仅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极大的减少碎片率,提升组件效率和抗热斑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爆炸图;图2为第一种电池片一例在切割前后的正反示意图,其中,(a)为整片A正面,(b)为整片A背面,(c)为切割后a正面,(d)为切割后a背面;图3为第一种电池片另一例在切割前后的正反示意图,其中,(a)为整片A’正面,(b)为整片A’背面,(c)为切割后a’正面,(d)为切割后a’背面;图4为第二种电池片一例在切割前后的正反示意图,其中,(a)为切割前整片B正面,(b)为整片B背面,(c)为切割后b正面,(d)为切割后b背面;图5为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从受光面至背光面依次设有玻璃盖板、封装胶膜、电池串组、以及光伏导电背板,/n所述电池串组含有1个或多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第一种电池片和至少一个第二种电池片连接而成,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的极性相一致,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的极性也相一致,且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种电池片的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池串的两端分别设有电极;/n所述光伏导电背板包括:/n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通孔;/n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内侧沿所述板体横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用于与电池串两端的电极连接导通;/n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内侧且沿所述板体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导通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板体的另一侧;以及/n胶膜层,所述胶膜层覆盖在所述板体内侧以在所述胶膜层与所述板体之间夹持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所述胶膜层上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电极连接开口,/n所述电池串两端的电极穿过所述电极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从受光面至背光面依次设有玻璃盖板、封装胶膜、电池串组、以及光伏导电背板,
所述电池串组含有1个或多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由多个第一种电池片和至少一个第二种电池片连接而成,其中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的极性相一致,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的极性也相一致,且多个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与背面电极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种电池片的背面上的背面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池串的两端分别设有电极;
所述光伏导电背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通孔;
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内侧沿所述板体横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用于与电池串两端的电极连接导通;
第二导电结构,所述第二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内侧且沿所述板体竖向延伸,所述第二导电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导通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板体的另一侧;以及
胶膜层,所述胶膜层覆盖在所述板体内侧以在所述胶膜层与所述板体之间夹持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结构,所述胶膜层上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电极连接开口,
所述电池串两端的电极穿过所述电极连接开口与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连接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电池片包括A-I类电池片、A-II类电池片、以及A-III类电池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每种包括1个或多个,其中,
所述A-I类电池片中,所述正面电极、背面电极各为1个且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对边边缘;
所述A-II类电池片中,具有2个所述背面电极,其中一个所述背面电极位于所述A-II类电池片的背面的边缘,另一个所述背面电极位于所述A-II类电池片的背面的中部;
所述A-III类电池片中,具有2个所述正面电极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种电池片的正面的对边边缘,所述背面电极为1个且位于背面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电池片为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片,所述背接触式太阳能电池片包括MWT结构或IBC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种电池片包括B-I类电池片、B-II类电池片、B-III类电池片、B-IV类电池片中的一种或多种,每种包括1个或多个,
其中,所述B-I类电池片的背面包括2个负极和1个位于中部的正极,其中1个负极位于边缘部1个负极位于中部;
所述B-II类电池片的背面包括1个正极和1个负极,负极位于边缘部且正极位于中部或边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阳陈宏月周艳方
申请(专利权)人: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晶澳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