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989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除一般的制冷/制热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及其操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包含有分离设置于室内吸气口后方的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各对应于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而形成的第1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等部分并以此为特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特别是涉及具有除一般的制冷/制热功能外、同时。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空调器在夏季按蒸发→压缩→冷凝→膨胀顺序循环进行制冷循环工作;冬季则切换四通换向阀,在与制冷循环逆循环的热泵作用下进行制热循环工作。因此,空调器是将室内温度保持为用户所需温度的制冷/制热系统,除了通常的制冷/制热功能外,还兼有吸入室内已污染空气并进行过滤后,将其变为清净空气再投入到室内的空气净化功能,以及具有吸入潮湿空气后、将其变为干湿空气后再投入到室内的除湿功能。空调器大致上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一体式空调器的箱体设置具有冷凝器的热量放出部和具有蒸发器的热量吸收部,其代表产品可举窗式空调器为例。图1显示一般窗式空调器的内部构成简图。室内热交换器(10)设置于空调器机体(30)的室内侧部分前面形成的室内吸气口(未图示)的后方,室内热交换器(10)内部设置有流动冷媒的导管(11),通过室内吸气口吸入的室内空气将与导管(11)中流动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后,由室内出风口排出并调节其温度。在进行制冷操作时,通过导管(11)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10)的液态冷媒将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0)蒸发并变换为气态的冷媒。因此,室内热交换器(10)也称为蒸发器。贯通于室内热交换器(10)的导管(11)连接到四通换向阀(12),四通换向阀(12)连接压缩机(14)。四通换向阀(12)用于调节冷媒的流动循环,例如,当空调器进行制冷操作时,切换为压缩机(14)中吐出的冷媒进行制冷循环;当空调器进行制热操作时,则切换为冷媒进行制热循环。机体(30)的室外侧部分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6)。与室内热交换器(10)的情况相同,室外热交换器(16)的内部也设置有流动冷媒的导管(11),压缩机(14)中吐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将通过导管(11)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6)。当进行制冷操作时,通过导管(11)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6)的气态冷媒,将经过冷凝变换为液态的冷媒。因此,室外热交换器(16)也称为冷凝器。连接室外热交换器(16)和室内热交换器(10)的导管之间设置有细长的膨胀阀(18),当冷媒通过膨胀阀(18)时,将变成为低温低压的冷媒。流动有冷媒的导管形成的循环(室内热交换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称为加热泵循环。当进行制冷操作时,冷媒以压缩机(14)→室外热交换器(16)→膨胀阀(18)→室内热交换器(10)的顺序进行制冷循环,并降低室内温度;当进行制热操作时,则以压缩机(14)→室内热交换器(10)→膨胀阀(18)→室外热交换器(16)的顺序进行制热循环,并提高室内温度。下面继续说明通过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操作降低或提高室内温度的过程。首先,当进行制热操作时,压缩机(14)中压缩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12)导向室内热交换器(10)中,导向的气态冷媒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0)时,得到冷凝而变换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在冷凝过程中,放出热量并提高空气调节空间的空气温度。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的冷媒将由膨胀阀(18)变换为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继而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6)中,流入的冷媒经过室外热交换器(16)时,得到蒸发而变换为低温低压的气态冷媒,变化的冷媒将通过四通换向阀(12)导向压缩机(14)的吸入侧。当进行制热操作时,将反复进行制热循环而提高空气调节空间的温度。其次,当进行制冷操作时,则进行与制热循环相反的制冷循环。即,压缩机(14)中压缩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通过四通换向阀(12)导向室外热交换器(16)中,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6)的过程中冷凝并变换为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从室外热交换器(16)中吐出的高温高压冷媒,通过膨胀阀(18)变换为低温低压的状态并流入室内热交换器(10)内。此时,流入的冷媒通过蒸发而变换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冷媒,并通过四通换向阀(12)导向压缩机(14)的吸入侧。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的冷媒吸收室内空气的热量而蒸发,经过反复进行制冷循环,空气调节空间中的温度将会降低。同时,在进行制冷操作的同时,空气调节空间的温度将降低至设定温度,室内温度的降低会增加空气调节空间的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具有空气调节空间的温度越低则湿度越高的特性,因此,当制冷时设定的温度越低,空气调节空间内的用户越会感到高湿度带来的不适。除湿操作即是为降低上述原因造成的空间湿度的增加,而除去空气调节空间内湿气的操作方法。空调器的除湿操作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内部流动的冷媒,保持为室内空气露点以下的低温来完成。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的室内空气与露点以下的冷媒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其一部分将被液化并在室内热交换器(10)的表面上形成细微的水滴。细微的水滴集中到一块后,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0)下部设置的冷凝水排水管(未图示)向外部排出。从而,具有高湿度的室内空气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0)时,除去湿气而变换为干燥空气并由此降低空气调节空间内的湿度(除湿)。通过除湿操作可除去空气调节空间内的湿气,但与此同时,空气调节空间内的温度必然降至低于设定的温度,从而导致对用户的其它不适情况。因此,需要开发出既保持空气调节空间内的温度为设定温度(定温),又能除去内部的湿气的(除湿)功能,即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除具有一般的制冷/制热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最适合上述空调器工作的操作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包括有分离设置于室内吸气口后方的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分别对应于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而形成的第1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其中,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横向并排设置。第1室内热交换器和第1室外热交换器包含在构成的第1加热泵循环中;第2室内热交换器和第2室外热交换器则包含在构成的第2加热泵循环中。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中,在进行定温除湿操作时,包含有第1室内热交换器和第1室外热交换器的第1加热泵循环中的冷媒,将以制冷循环进行循环;包含有第2室内热交换器和第2室外热交换器的第2加热泵循环中的冷媒,则以制热循环进行循环。当进行制冷操作时,第1及第2加热泵循环中冷媒将都以制冷循环进行循环;当进行制热操作时,第1及第2加热泵循环中冷媒则都以制热循环进行循环。由此,本专利技术包括了第1室内热交换器和第1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第1加热泵循环,第2室内热交换器和第2室外热交换器构成的第2加热泵循环。当进行定温除湿操作时,第1加热泵循环中冷媒以制冷循环进行循环,第2加热泵循环则以制热循环进行循环。第1加热泵循环执行除去室内空气中含有的湿气的除湿功能,第2加热泵循环则执行补偿由第1加热泵循环降低的室内空气温度的定温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除了具有一般的制冷/制热功能外,可同时有效进行定温和除湿。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窗式空调器的内部构成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内部构成简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进行制冷操作时的冷媒流动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进行制热操作时的冷媒流动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进行定温除湿操作时的冷媒流动图。图面的主要符号说明40、机体,42、隔壁,50、第1室内热交换器, 52、第2室内热交换器,60、第1四通换向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定温除湿功能的空调器,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室内热交换器为分离设置于室内吸气口后方的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为分别对应于第1及第2室内热交换器而形成的第1及第2室外热交换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熙俊朴海勇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