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盐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其上形成第一辅助层,其中,盐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酸性盐类;(b)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含有多胺衍生物的胺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其上形成第二辅助层,其中,胺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多胺衍生物;以及(c)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具有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的分散液中,以形成导电高分子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不易发生短路而具有优良的电气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另公开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
Composite solid state capacito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型固态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两层辅助层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电容器已广泛地被使用于消费性家电用品、计算机主板及其周边、电源供应器、通讯产品、及汽车等的基本组件,其主要的作用包括:滤波、旁路、整流、耦合、去耦、转相等,是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件之一。电容器依照不同的材质及用途,有不同的型态,包括铝质电解电容、钽质电解电容、积层陶瓷电容、薄膜电容等。现有技术中,固态电解电容器具有小尺寸、大电容量、频率特性优越等优点,而可使用于中央处理器的电源电路的解耦合作用上。固态电解电容器是以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作为阴极,而导电高分子基于其高导电性、制作过程容易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固态电解电容的阴极材料。然而现有技术的电容器仍具有待改善的缺点。具体来说,当采用导电高分子作为固态电解质时,基于导电高分子分散液本身的特性,其是难以均匀地分布在电容器素子的多个表面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此复合型固态电容器是采用特定的前处理,使得形成在电容器素子上的导电高分子层可以均匀分布在电容器素子的多个表面上,进而提升产品的电气性能。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包括:(a)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盐溶液中,取出后烘干电容器素子以在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一辅助层,其中,盐水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酸性盐类;(b)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含有多胺衍生物的胺溶液中,取出后烘干电容器素子以在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二辅助层,其中,胺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多胺衍生物;以及(c)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具有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的分散液中,取出后烘干电容器素子使得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吸附于第一辅助层与第二辅助层两者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形成导电高分子层。优选地,酸性盐类包含芳族磺酸以及芳族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且芳族磺酸的单一分子内具有一个羧基以及一个羟基,或芳族磺酸的单一分子内具有两个羧基。优选地,多胺衍生物包含脂族双胺、芳族双胺、含氮杂环、酰胺、胺基酸以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分散液是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包含醇类,醇类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二元醇、三元醇或其混合物。优选地,可溶性纳米微粒包含导电部分以及分散部分,导电部分是选自于由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聚二氧乙基噻吩所组成的群组,且分散部分是聚苯乙烯磺酸。优选地,步骤(a)以及步骤(b)还包括将电容器素子分别含浸于盐溶液以及胺溶液中在10秒至10分钟之间的时间。优选地,在步骤(c)之前,还进一步包括:重复进行步骤(a)至少两次,且重复进行步骤(b)至少两次。优选地,在步骤(a)之前,还进一步包括:于电容器素子的表面形成打底层,打底层包括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且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中的一部分渗入电容器素子的多个微细孔中。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包括多个电容器素子、导电支架以及封装胶体。每个电容器素子具有至少五个外表面,其中,至少五个外表面上都设置有连接层以及导电高分子层,且导电高分子层覆盖第一辅助层与第二辅助层。导电支架电性连接于多个电容器素子。封装胶体包覆多个电容器素子以及导电支架的一部分。连接层包含酸性盐类以及多胺衍生物,导电高分子层包含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且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吸附于连接层上。优选地,酸性盐类包含芳族磺酸以及芳族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且多胺衍生物包含脂族双胺、芳族双胺、含氮杂环、酰胺、胺基酸以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其能通过“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吸附于连接层上”的技术方案,以降低短路的发生机率并提升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电气性能。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以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中,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有关“复合型固态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请先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可以是堆叠型固态电解电容器1。堆叠型固态电解电容器1包含多个依序堆叠的电容器单元12。另外,堆叠型固态电解电容器1包含导电支架11以及封装胶体13。导电支架11包含第一导电端子111及与第一导电端子111彼此分离预定距离的第二导电端子112。另外,多个依序堆叠在一起且彼此电性连接的电容器单元12具有电性连接于相对应的导电支架11的第一导电端子111的第一正极部P1及电性连接于相对应的导电支架11的第二导电端子112的第一负极部N1。另外,通过封装胶体13可将多个依序堆叠在一起且彼此电性连接的电容器单元12包覆,进而形成堆叠型固态电解电容器1。接下来,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下列步骤:于电容器素子的表面形成打底层(步骤S100);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含有酸性盐类的盐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一辅助层(步骤S102);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含有多胺衍生物的胺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二辅助层(步骤S104);以及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具有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的分散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使得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吸附于第一辅助层与第二辅助层共同形成的连接层上,以形成导电高分子层(步骤S106)。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中所指“电容器素子”可以是固态电解电容器1中的电容器单元12中的阀金属箔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n(a)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盐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所述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一辅助层,其中,所述盐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酸性盐类;/n(b)将所述电容器素子含浸于胺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所述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二辅助层,其中,所述胺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多胺衍生物;以及/n(c)将所述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具有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的分散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使得多个所述可溶性纳米微粒吸附于所述第一辅助层与所述第二辅助层共同形成的连接层上,以形成导电高分子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
(a)将电容器素子含浸于盐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所述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一辅助层,其中,所述盐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酸性盐类;
(b)将所述电容器素子含浸于胺溶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以在所述电容器素子上形成第二辅助层,其中,所述胺溶液包含0.7至70重量%的多胺衍生物;以及
(c)将所述电容器素子含浸于具有多个可溶性纳米微粒的分散液中,取出后烘干所述电容器素子使得多个所述可溶性纳米微粒吸附于所述第一辅助层与所述第二辅助层共同形成的连接层上,以形成导电高分子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性盐类包含芳族磺酸以及所述芳族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芳族磺酸的单一分子内具有一个羧基以及一个羟基,或所述芳族磺酸的单一分子内具有两个羧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胺衍生物包含脂族双胺、芳族双胺、含氮杂环、酰胺、胺基酸以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液是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包含醇类,所述醇类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异丁醇、二元醇、三元醇或其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固态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纳米微粒包含导电部分以及分散部分,所述导电部分是选自于由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聚二氧乙基噻吩所组成的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钰,
申请(专利权)人:钰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