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386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7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设置在电容器外壳上顶面的电极,设置在电容器外壳内部的电容器芯组、切断盒;电容器外壳内部填充有阻燃性树脂;切断盒内部填充有绝缘浸渍剂;切断盒位于电极的内部接线端与电容器芯组之间;电极的内部接线端通过导线并经过切断盒与电容器芯组连接,且位于切断盒内部的导线带有切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容器在发生故障时,导线在切断盒内部的切口处断裂,使得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且切断盒内部的绝缘浸渍剂能够防止故障电容器在高压状态下由于再次打火而被导通。

A safe explosion-proof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
,尤其是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作为三大元器件之一,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功率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大量的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和柔性直流输电领域,随着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的电压和容量的不断上升,电容器的储能也在持续上升。为防止这种储能密度大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出现故障时发生爆炸和起火,现有技术做出了多种改进,例如:将电容器内部填充的浸渍剂由油变为阻燃性的树脂材料,以防止浸渍剂的燃烧;在电容器上安装防爆阀,使电容器自愈时产生的气体可以及时排出,以防止电容器的爆炸。但是,针对这种这种储能密度大的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将电容器的浸渍剂改为阻燃性树脂和使用防爆阀都无法在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完全将电容器切除,电容器将在内部故障处反复的放电,逐步使电容器中的薄膜和阻燃性树脂发生碳化,从而使电容器再次被导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在电容器发生故障时,使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且能够防止故障电容器在高压状态下由于再次打火而被导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设置在电容器外壳的上顶面的电极,设置在电容器外壳内部的电容器芯组;还包括:设置在电容器外壳内部的切断盒;电容器外壳内部填充有阻燃性树脂;切断盒位于电极的内部接线端与电容器芯组之间;电极的内部接线端通过导线并经过切断盒与电容器芯组连接,且位于切断盒内部的导线带有切口;切断盒内部填充有绝缘浸渍剂。切断盒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凸起的柱状通孔;导线通过切断盒上顶面和下底面上对应的柱状通孔穿过切断盒,并将电极的内部接线端和电容器芯组连接。柱状通孔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柱状通孔的外圈均拧有螺母。螺母与切断盒之间设有密封圈。切断盒为封闭式;切断盒的上顶面和下底面设有对应的导电片,导电片的内侧位于切断盒的内部,导电片的外侧位于切断盒的外部;切断盒内部设有导线,切断盒上顶面和下底面的对应导电片通过其内部导线连接,且切断盒内部的导线带有切口;电极的内部接线端通过导线与切断盒上顶面导电片的外侧连接,电容器芯组通过导线与切断盒下底面导电片的外侧连接。电容器外壳的上顶面设置有若干个电极,电容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对应的若干个电容器芯组,每个电极的内部接线端分别通过导线并经过同一切断盒与对应的电容器芯组连接,且位于切断盒内部的每根导线均带有切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可以适用于电压高于1500VDC,容量大于2000μF,储能大于2200J的阻燃树脂填充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本专利技术在电容器发生故障时,使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且能够防止故障电容器在高压状态下由于再次打火而被导通。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器外壳内部填充的阻燃性树脂,一方面起到了绝缘的作用,另一方面阻燃性树脂固化后可将电容器芯组和切断盒进行位置固定,在电容器发生故障形变时,便于导线在切口处扯断。(2)电容器发生故障时,电容器外壳的上顶面发生变形凸起,使得电容器外壳内部的连接导线在切口处被扯断,导线在位于切断盒内部的切口处断裂后,切断盒内部填充的绝缘浸渍剂流动至断裂的切口之间,导线断裂后使得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绝缘浸渍剂能够防止故障电容器在高压状态下由于再次打火而被导通。(3)本专利技术在凸起的柱状通孔外套设密封圈和螺母,可以防止绝缘浸渍剂的泄漏。(4)电容器发生故障时,电容器外壳的上顶面发生变形凸起,导线受拉力作用对切断盒的上顶面也施加拉力,使得切断盒的上顶面也发生形变凸起,使得切断盒内部的导线在切口处被扯断,切断盒内部填充的绝缘浸渍剂流动至断裂的切口之间,切断盒内部的导线断裂使得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且绝缘浸渍剂能够防止故障电容器在高压状态下由于再次打火而被导通。(5)位于切断盒内部的每根导线均设置切口,以防止出现相间不平衡。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的实施例一的切断盒局部放大图。图3为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的实施例二的切断盒局部放大图。图5为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1,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的上顶面的三个电极2,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三个电容器芯组3、切断盒4、导线。电容器外壳1内部填充有阻燃性树脂;阻燃性树脂固化后可将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电容器芯组3和切断盒4进行位置固定;切断盒4位于电容器芯组3和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之间。每个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分别通过导线并经过同一切断盒4与对应的电容器芯组3连接。切断盒4内部填充有绝缘浸渍剂。由图2所示,切断盒4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设有对应的三个凸起的外表面带螺纹的柱状通孔401。导线通过切断盒4上顶面的柱状通孔401穿入切断盒4内部,并通过切断盒4下底面的柱状通孔401穿出切断盒4。每个凸起的外表面带螺纹的柱状通孔401的外圈均拧有螺母403,且螺母403与切断盒4之间设有橡胶圈即密封圈402。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利用导线并通过切断盒4的上顶面和下底面的柱状通孔401穿过切断盒4,与电容器芯组3连接。每根导线均带有切口5,且切口5均位于切断盒4内部;每根导线均处于绷直状态。电容器正常工作时,电流通过导线在电容器中流通。电容器发生故障时,电容器外壳1会发生形变,具体为电容器外壳1的上顶面凸起,使得原本处于绷直状态的导线在切口5处被扯断,导线在位于切断盒4内部的切口5处断裂后,切断盒4内部填充的绝缘浸渍剂流动至断裂的切口5之间,导线断裂后电容器处于断路状态,且绝缘浸渍剂能够防止故障电容器在高压状态下由于再次打火而被导通。实施例二:由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1,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的上顶面的三个电极2,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三个电容器芯组3、切断盒4、导线。电容器外壳1内部填充有阻燃性树脂;阻燃性树脂固化后可将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电容器芯组3和切断盒4进行位置固定;切断盒4位于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和电容器芯组3之间。每个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分别通过导线并经过同一切断盒4与对应的电容器芯组3连接。由图4所示,切断盒4为封闭式,切断盒4内部填充有绝缘浸渍剂。切断盒4的上顶面和下底面设有对应的三组导电片411,导电片411的内侧位于切断盒4的内表面,导电片411的外侧位于切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1),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的上顶面的电极(2),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电容器芯组(3);/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切断盒(4);/n电容器外壳(1)内部填充有阻燃性树脂;切断盒(4)位于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与电容器芯组(3)之间;/n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通过导线并经过切断盒(4)与电容器芯组(3)连接,且位于切断盒(4)内部的导线带有切口(5);/n切断盒(4)内部填充有绝缘浸渍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1),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的上顶面的电极(2),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电容器芯组(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电容器外壳(1)内部的切断盒(4);
电容器外壳(1)内部填充有阻燃性树脂;切断盒(4)位于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与电容器芯组(3)之间;
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通过导线并经过切断盒(4)与电容器芯组(3)连接,且位于切断盒(4)内部的导线带有切口(5);
切断盒(4)内部填充有绝缘浸渍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切断盒(4)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分别设有对应的凸起的柱状通孔(401);导线通过切断盒(4)上顶面和下底面上对应的柱状通孔(401)穿过切断盒(4),并将电极(2)的内部接线端(21)和电容器芯组(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防爆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柱状通孔(40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柱状通孔(401)的外圈均拧有螺母(403)。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毓娴储松潮李仁山汪威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铜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