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890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陶瓷片、灌封胶、芯体和电极,陶瓷片嵌入于外壳一端,电极一端焊接于芯体表面,灌封胶包围在芯体四周,芯体包括正极基体、绝缘层、负极石墨层和铅锡合金层,绝缘层一覆盖于正极基体一侧,负极石墨层覆盖于正极基体另一侧,铅锡合金层喷涂于负极石墨层表面,电极包括负极引线和正极引线,正极引线焊接于正极基体一端,负极引线焊接于铅锡合金层表面,不但可以增加灌封胶和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和摩檫力,还能提高电容器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同时,便于检测与返修。

A kind of capacitor structure to prevent the crack of potting glue she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
,具体讲是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CD唱机、录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经分析发现,一些电容器运行的时候会发生震动和发热,灌封胶与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不足,造成灌封胶开裂,导致漏电等危害,所以,新型电容器结构备受亲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不但可以增加灌封胶和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和摩檫力,还能提高电容器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同时,便于检测与返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1)、陶瓷片(2)、灌封胶(3)、芯体(4)和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2)嵌入于所述外壳(1)一端,所述电极(5)一端焊接于所述芯体(4)表面,所述灌封胶(3)包围在芯体(4)四周,芯体(4)包括正极基体(41)、绝缘层(42)、负极石墨层(43)和铅锡合金层(44),所述绝缘层(42)一覆盖于所述正极基体(41)一侧,所述负极石墨层(43)覆盖于正极基体(41)另一侧,所述铅锡合金层(44)喷涂于负极石墨层(43)表面,电极(5)包括负极引线(51)和正极引线(52),所述正极引线(52)焊接于正极基体(41)一端,所述负极引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1)、陶瓷片(2)、灌封胶(3)、芯体(4)和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2)嵌入于所述外壳(1)一端,所述电极(5)一端焊接于所述芯体(4)表面,所述灌封胶(3)包围在芯体(4)四周,芯体(4)包括正极基体(41)、绝缘层(42)、负极石墨层(43)和铅锡合金层(44),所述绝缘层(42)一覆盖于所述正极基体(41)一侧,所述负极石墨层(43)覆盖于正极基体(41)另一侧,所述铅锡合金层(44)喷涂于负极石墨层(43)表面,电极(5)包括负极引线(51)和正极引线(52),所述正极引线(52)焊接于正极基体(41)一端,所述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励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