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1890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2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陶瓷片、灌封胶、芯体和电极,陶瓷片嵌入于外壳一端,电极一端焊接于芯体表面,灌封胶包围在芯体四周,芯体包括正极基体、绝缘层、负极石墨层和铅锡合金层,绝缘层一覆盖于正极基体一侧,负极石墨层覆盖于正极基体另一侧,铅锡合金层喷涂于负极石墨层表面,电极包括负极引线和正极引线,正极引线焊接于正极基体一端,负极引线焊接于铅锡合金层表面,不但可以增加灌封胶和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和摩檫力,还能提高电容器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同时,便于检测与返修。

A kind of capacitor structure to prevent the crack of potting glue she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
,具体讲是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晶体管收音机、CD唱机、录音机的调谐电路要用到它,彩色电视机的耦合电路、旁路电路等也要用到它,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数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以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产业增长。经分析发现,一些电容器运行的时候会发生震动和发热,灌封胶与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不足,造成灌封胶开裂,导致漏电等危害,所以,新型电容器结构备受亲睐。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不但可以增加灌封胶和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和摩檫力,还能提高电容器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同时,便于检测与返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陶瓷片、灌封胶、芯体和电极,陶瓷片嵌入于外壳一端,电极一端焊接于芯体表面,灌封胶包围在芯体四周,芯体包括正极基体、绝缘层、负极石墨层和铅锡合金层,绝缘层一覆盖于正极基体一侧,负极石墨层覆盖于正极基体另一侧,铅锡合金层喷涂于负极石墨层表面,电极包括负极引线和正极引线,正极引线焊接于正极基体一端,负极引线焊接于铅锡合金层表面。>进一步的,外壳设有Z形工件,所述Z形工件阵列焊接于外壳内壁一侧,通过Z形工件增加外壳内壁摩擦,防止灌封物质开裂。进一步的,陶瓷片设有通孔,正负引线通过通孔伸出,陶瓷片也可起到绝缘散热的作用。进一步的,正极基体为金属钽,用非常细的钽金属粉压制而成块,在高温及真空条件下烧结成多孔形基体,然后再对烧结好的基体进行阳极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五氧化钽膜,构成以五氧化钽膜为绝缘介质的钽粉烧结块正极基体。进一步的,灌封胶为机硅凝胶,用有机硅凝胶进行灌封时,不放出低分子,无应力收缩,可深层硫化,无任何腐蚀,透明硅胶在硫化后成透明弹性体,对胶层里所封装的元器件清晰可见,可以用针刺到里面逐个测量元件参数,便于检测与返修,还能起到防潮、防尘、防腐蚀、防震的作用,并提高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与现有电容器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不但可以增加灌封胶和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和摩檫力,还能提高电容器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同时,便于检测与返修,具体体现为:优点1:Z形工件增加了灌封胶与电容器外壳的吸引力和摩檫力,使得灌封胶不易开裂。优点2:灌封胶为有机硅凝胶,可以起到防潮、防尘、防腐蚀、防震的作用,并提高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在灌注前为液体,便于灌注,使用方便。优点3:用有机硅凝胶作为灌封胶进行灌封时,不放出低分子,无应力收缩,可深层硫化,无任何腐蚀,透明硅胶在硫化后成透明弹性体,对胶层里所封装的元器件清晰可见,可以用针刺到里面逐个测量元件参数,便于检测与返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陶瓷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芯体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格式:外壳1、陶瓷片2、灌封胶3、芯体4、电极5、Z形工件11、通孔21、正极基体41、绝缘层42、负极石墨层43、铅锡合金层44、负极引线51、正极引线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如说明书附图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外壳1、陶瓷片2、灌封胶3、芯体4和电极5,陶瓷片2嵌入于外壳1一端,电极5一端焊接于芯体4表面,灌封胶3包围在芯体4四周,芯体4包括正极基体41、绝缘层42、负极石墨层43和铅锡合金层44,绝缘层42一覆盖于正极基体41一侧,负极石墨层43覆盖于正极基体41另一侧,铅锡合金层44喷涂于负极石墨层43表面,电极5包括负极引线51和正极引线52,正极引线52焊接于正极基体41一端,负极引线51焊接于铅锡合金层44表面。更具体而言,外壳1设有Z形工件11,所述Z形工件11阵列焊接于外壳1内壁一侧,通过Z形工件11增加外壳1内壁摩擦,防止灌封物质开裂。更具体而言,陶瓷片2设有通孔21,正负引线通过通孔21伸出,陶瓷片也可起到绝缘散热的作用。更具体而言,正极基体41为金属钽,用非常细的钽金属粉压制而成块,在高温及真空条件下烧结成多孔形基体,然后再对烧结好的基体进行阳极氧化,在其表面生成一层五氧化钽膜,构成以五氧化钽膜为绝缘介质的钽粉烧结块正极基体。更具体而言,灌封胶3为机硅凝胶,用有机硅凝胶进行灌封时,不放出低分子,无应力收缩,可深层硫化,无任何腐蚀,透明硅胶在硫化后成透明弹性体,对胶层里所封装的元器件清晰可见,可以用针刺到里面逐个测量元件参数,便于检测与返修,还能起到防潮、防尘、防腐蚀、防震的作用,并提高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该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的工作原理:将芯体4放入外壳1内部,然后将灌封胶3灌入外壳1内,进行密封,需要注意的时是电极5要伸出外壳1,然后再用陶瓷片2封住开口,电极5通过通孔21探出在外,灌封胶3灌入外壳1内后有部分会流入Z形工件11,并且与Z形工件11外灌封胶3连接在一起,由于Z形工件11增加了灌封胶3与外壳1的吸引力和摩檫力,使得灌封胶3不易开裂,由于灌封胶3为机硅凝胶,能起到防潮、防尘、防腐蚀、防震的作用,并提高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与现有电容器结构相比,不但可以增加灌封胶和电容器外壳内壁吸引力和摩檫力,还能提高电容器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同时,便于检测与返修。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1)、陶瓷片(2)、灌封胶(3)、芯体(4)和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2)嵌入于所述外壳(1)一端,所述电极(5)一端焊接于所述芯体(4)表面,所述灌封胶(3)包围在芯体(4)四周,芯体(4)包括正极基体(41)、绝缘层(42)、负极石墨层(43)和铅锡合金层(44),所述绝缘层(42)一覆盖于所述正极基体(41)一侧,所述负极石墨层(43)覆盖于正极基体(41)另一侧,所述铅锡合金层(44)喷涂于负极石墨层(43)表面,电极(5)包括负极引线(51)和正极引线(52),所述正极引线(52)焊接于正极基体(41)一端,所述负极引线(51)焊接于铅锡合金层(44)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灌封胶脱壳开裂的电容器结构,包括外壳(1)、陶瓷片(2)、灌封胶(3)、芯体(4)和电极(5),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片(2)嵌入于所述外壳(1)一端,所述电极(5)一端焊接于所述芯体(4)表面,所述灌封胶(3)包围在芯体(4)四周,芯体(4)包括正极基体(41)、绝缘层(42)、负极石墨层(43)和铅锡合金层(44),所述绝缘层(42)一覆盖于所述正极基体(41)一侧,所述负极石墨层(43)覆盖于正极基体(41)另一侧,所述铅锡合金层(44)喷涂于负极石墨层(43)表面,电极(5)包括负极引线(51)和正极引线(52),所述正极引线(52)焊接于正极基体(41)一端,所述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励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