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层叠线圈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801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其包括:素体,其具有包含第一素体部和第二素体部的层叠结构,第一素体部由第一材料构成,第二素体部层叠于该第一素体部并且由组成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构成;层叠线圈,其具有与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的轴;和应力缓和部,其从层叠方向观察时设置于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在层叠线圈部件中,通过在应力容易集中的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设置应力缓和部,缓和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的应力,能够抑制在素体中产生裂纹的情况。

Laminated coi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线圈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线圈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在磁性素体内设置有层叠线圈的层叠线圈部件。例如,在日本特许第3228790号(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磁性素体,其具有由包含不同的材料组成的两个氧化物磁性体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且两个氧化物磁性体彼此烧结成一体。如上述现有技术的层叠线圈部件,通过将材料组成不同的多个素体部层叠而构成素体,且在该素体内设置线圈,能够调整阻抗、电感和自谐振频率(SRF)的线圈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构成多个素体部的各材料的组成不同,因此,在多个素体部之间产生收缩率的差别,而且与线圈之间的收缩率的差别也分别在多个素体部中不同,因此在素体上可能产生裂纹。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裂纹的层叠线圈部件。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包括:素体,其具有包含第一素体部和第二素体部的层叠结构,第一素体部由第一材料构成,第二素体部层叠于该第一素体部并且由组成与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构成;层叠线圈,其具有与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的轴;和应力缓和部,其从层叠方向观察时设置于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在上述层叠线圈部件中,由第一素体部、第二素体部和层叠线圈之间的收缩率的差别引起的应力具有从层叠方向观察时集中于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的趋势。在上述层叠线圈部件中,通过在应力容易集中的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设置应力缓和部,缓和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的应力,能够抑制在素体上产生裂纹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中,素体具有第一素体部和第二素体部中的一者在层叠方向上夹着另一者的层叠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中,在第一素体部与第二素体部之间还包括由包含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的混合组成材料构成的中间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中,应力缓和部在层叠方向上与中间层接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中,应力缓和部为隙缝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中,应力缓和部从层叠方向观察时仅设置于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中,应力缓和部设置于层叠线圈的线圈轴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表示制造图1所示的层叠线圈部件时的生片的层叠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层叠线圈部件的各层中的导体图案和隙缝层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不同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的概略剖视图。图5是表示制造图4所示的层叠线圈部件时的生片的层叠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4所示的层叠线圈部件的各层中的导体图案和隙缝层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要素标注相同符号,重复的说明省略。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层叠线圈部件1包括素体2和形成于素体2内的层叠线圈C。素体2由以铁素体为主成分的铁素体材料构成,可通过对重叠有后述的多层生片11A、11B的层叠体进行烧制而形成。因此,素体2能够理解为铁素体层的层叠体,具有层叠方向。但是,构成素体2的铁素体层能够一体化为不能识别其间的边界的程度。素体2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形,作为其外表面,具有在层叠方向上相互对置的一对端面2a、2b和以连结一对端面2a、2b的方式沿着一对端面2a、2b的对置方向延伸的四个侧面2c、2d、2e、2f。如图2所示,素体2具有第一素体部6和一对第二素体部7。更详细而言,素体2具有在素体2的层叠方向上以一对第二素体部7夹着第一素体部6的方式邻接的结构(夹层结构)。另外,素体2具有在素体2的层叠方向上存在于第一素体部6与第二素体部7之间的一对中间层8。第一素体部6和第二素体部7在本实施方式中均由以Ni-Cu-Zn系铁素体为主成分的铁素体材料构成,但铁素体材料的组成相互不同。具体而言,构成第一素体部6的铁素体材料(第一材料)中,作为主成分,将Fe的化合物换算成Fe2O3为45.0摩尔%、将Cu的化合物换算成CuO为8.0摩尔%、将Zn的化合物换算成ZnO为8.0摩尔%、剩余部分由Ni的化合物构成,相对于主成分100重量份,作为副成分,含有将Si的化合物换算成SiO2为1.0重量份、将Co的化合物换算成Co3O4为5.0重量份、将Bi的化合物换算成Bi2O3为0.8重量份。另外,构成第二素体部7的铁素体材料(第二材料)中,作为主成分,将Fe的化合物换算成Fe2O3为37.0摩尔%、将Cu的化合物换算成CuO为8.0摩尔%、将Zn的化合物换算成ZnO为34.0摩尔%,余量由Ni的化合物构成,相对于主成分100重量份,作为副成分,含有将Si的化合物换算成SiO2为4.5重量份、将Co的化合物换算成Co3O4为0.5重量份、将Bi的化合物换算成Bi2O3为0.8重量份。即,作为第一素体部6和第二素体部7均具有的构成成分含有ZnO,第一素体部6的ZnO含有率比第二素体部7的ZnO含有率低。另外,作为第一素体部6和第二素体部7均具有的构成成分含有NiO,第一素体部6的NiO含有率比第二素体部7的NiO含有率高。另外,构成第一素体部6和第二素体部7的铁素体材料均含有Zn2SiO4作为副成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素体部6的Zn2SiO4含有率相对于铁素体材料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第二素体部7的Zn2SiO4含有率相对于铁素体材料100重量份为17重量份。即,第一素体部6的Zn2SiO4含有率比第二素体部7的Zn2SiO4含有率低。另外,第二素体部7的介电常数比第一素体部6的介电常数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素体部6的介电常数约为14,第二素体部7的介电常数约为12。另外,第二素体部7的导磁率比第一素体部6的导磁率高。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素体部6的导磁率约为6,第二素体部7的导磁率约为11。中间层8在本实施方式中均由以Ni-Cu-Zn系铁素体为主成分的铁素体材料构成,由包含构成第一素体部6的铁素体材料和构成第二素体部7的铁素体材料的混合组成材料构成。作为一例,能够将构成第一素体部6的铁素体材料和构成第二素体部7的铁素体材料以1:1的比例混合,作为中间层8的构成材料。层叠线圈C由在素体2的层叠方向上重叠的多个导电层构成,具有与素体2的层叠方向平行的轴L。层叠线圈C具有线圈卷绕部(卷绕部)12和从线圈卷绕部12的各端部延伸到端面2a、2b的一对引出部13。各引出部13具有引出导体14和连接导体15。构成层叠线圈C的各导电层例如包含Ag、Pd等导电性材料而构成。另外,层叠线圈部件1包括分别配置于素体2的两端面2a、2b的一对外部电极4、5。外部电极4形成为覆盖一个端面2a整体和四个侧面的端面2a侧的一部分,并与延伸到端面2a的引出部13电连接。外部电极5形成为覆盖另一端面2b整体和四个侧面的端面2b侧的一部分,并与延伸到端面2b的引出部13电连接。素体2的层叠方向与一对端面2a、2b的对置方向一致,一对外部电极4、5在层叠方向上分别配置于素体2的两端部。此外,各外部电极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素体,其具有包含第一素体部和第二素体部的层叠结构,所述第一素体部由第一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素体部层叠于该第一素体部并且由组成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构成;/n层叠线圈,其具有与所述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的轴;和/n应力缓和部,其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时设置于所述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0 JP 2018-2041621.一种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素体,其具有包含第一素体部和第二素体部的层叠结构,所述第一素体部由第一材料构成,所述第二素体部层叠于该第一素体部并且由组成与所述第一材料不同的第二材料构成;
层叠线圈,其具有与所述素体的层叠方向平行的轴;和
应力缓和部,其从所述层叠方向观察时设置于所述层叠线圈的内侧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素体具有所述第一素体部和所述第二素体部中的一者在层叠方向上夹着另一者的层叠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线圈部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英和佐藤高弘工藤齐远藤贵志永井雄介铃木达郎郡川广子小森田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