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达2.9亿,高血压、肿瘤、脑卒中、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患病率与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为患者早期对疾病知晓度和干预比例不高,且大部分医疗机构还停留在疾病诊疗的被动服务模式。如何缩短患者症状发作到接受有效医疗救治的时间,对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可穿戴设备结合,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研究开发心血管疾病主动120健康监控系统,提高慢病患者依从性和慢病控制率,缩短慢病患者从症状发作到医疗救治实施的时间,改变被动医疗服务模式,实现“未病先防、慢病准治、重病早治、急病快治”的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包括:用户健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健康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日常健康数据,并关联用户的体检数据和诊疗过程中的医疗数据;并将上述用户数据上传至云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用于对用户数据进行异常数据的分析筛选,所述分析筛选采用心电人工智能分析模型;主动120对接模块,用于根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的诊断结果,进行120呼叫主动干预,具体如下:若诊断结果评估为正常,将诊断结果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户生命体征健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健康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日常健康数据,并关联用户的体检数据和诊疗过程中的医疗数据;并将上述用户数据上传至云端;/n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用于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所述分析筛选采用人工智能分析模型;/n主动120对接模块,用于根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的诊断结果,进行120呼叫主动干预,具体如下:/n若诊断结果评估为正常,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n若诊断结果评估为轻度异常,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和医生,根据医生二次确认判读的结果确定是否触发120呼叫中心;/n若诊断结果评估为危急重症,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并触发120呼叫中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生命体征健康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智能健康穿戴设备采集用户的日常健康数据,并关联用户的体检数据和诊疗过程中的医疗数据;并将上述用户数据上传至云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用于对用户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筛选,所述分析筛选采用人工智能分析模型;
主动120对接模块,用于根据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的诊断结果,进行120呼叫主动干预,具体如下:
若诊断结果评估为正常,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
若诊断结果评估为轻度异常,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和医生,根据医生二次确认判读的结果确定是否触发120呼叫中心;
若诊断结果评估为危急重症,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并触发120呼叫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心血管健康数据采集模块中智能健康穿戴设备包括单导联心电穿戴设备、多导联心电穿戴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心血管疾病主动120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块的建立方法如下:
1)构建数据集,所述数据集为海量的单导联或十二导联心电数据;
2)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数据预处理过程包括:数据脱敏、数据清洗、降噪、标准化和归一化;
3)标注数据:使用医学数据标注工具对异常生理信号数据进行标签标注,所述标注类型为临床诊断统计的18个分类;
4)模型构建:将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基于训练集进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为用于心电信号分析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于单导联心电数据采用四分类的方法,主要诊断房颤,对于十二导联心电数据采用十八分类的方法,主要诊断临床统计的正常和其他17种心血管疾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数据处理具体如下:
数据脱敏:从数据集中去掉病人相关的敏感信息;
数据清洗:根据医生的诊断信息,判断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是正常采集数据,去除掉异常采集的数据;
降噪:通过带通滤波过滤掉对训练结果造成干扰的信息;
标准化:将数据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转换,按照统一格式进行存储;
归一化:将数据的值限制在一定范围并满足指定的分布条件,用于加速模型的训练,提高模型精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主动120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数据处理还包括数据切片,所述数据切片,包括根据数据的类型按时间对数据直接进行划分或根据数据的临床意义对数据进行划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军,孙璇,刘娟,贺华,王莹颖,柯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