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便携式设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的发展趋势,并在逐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为科学技术带来重大变革。柔性显示装置以其可折叠、方便携带、应用范围广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受到用户的青睐,且能够给予用户全新的观看体验。但现有技术中,由于模组材料和厚度的限制,使得折叠屏的极限弯折半径不能进一步减小,导致折叠屏在弯折状态时厚度较大,不利于用户携带,造成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设置第一端部的最小弯折曲率半径大于第二端部的弯折曲率半径,减小显示模组在弯折状态下的厚度。本申请有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折状态;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所述展平状态下,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折状态;/n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n所述展平状态下,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n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三区域连接;其中,/n所述弯折状态下,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n在所述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一弯曲部弯折形成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弯曲部弯折形成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最小弯折曲率半径为R1,所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展平状态和弯折状态;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
所述展平状态下,沿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区域通过所述第一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区域连接,所述第二区域通过所述第二弯曲部与所述第三区域连接;其中,
所述弯折状态下,沿所述显示模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
在所述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一弯曲部弯折形成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弯曲部弯折形成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最小弯折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二端部的弯折曲率半径为R2,R1>R2;
所述弯折状态下,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切的各切面中包括在所述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切面和第二切面,所述第一切面和所述第二切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区域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切面与所述第二切面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第一区域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与第三区域远离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之间的距离为H2,H1≥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的圆心角之和大于所述第二端部对应的圆心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对应的圆心角之和为α,其中α=2π/n,且1<n<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弯曲部包括第一子弯曲部和第二子弯曲部,所述展平状态下,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子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子弯曲部之间,所述第二子弯曲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弯曲部与所述第二区域之间;
所述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一子弯曲部的弯折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子弯曲部的弯折曲率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所述第一子弯曲部在所述第一膜层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区域,所述第二子弯曲部在所述第一膜层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区域,所述第一膜层在所述第一投影区域的厚度大于在所述第二投影区域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于泉鹏,吴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