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及背光亮度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9700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及背光亮度监测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显示区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阵列基板,阵列基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和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栅极线和数据信号线均位于非开口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至少一个感光单元,感光单元位于第一衬底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感光单元设置于非开口区,感光单元用于感测背光模组的光照亮度,以便于及时、灵敏地发现背光模组所出现的异常亮度,及时向用户反馈显示模组出现问题的警示。

Display module and backlight brightness monito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背光亮度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背光亮度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显示屏在手机、电视、车载等各种产品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车载领域,车载显示屏可以给驾驶者传递包括车辆行驶状况、安全警告、异常提示等重要信息,如果车载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较往常出现偏差(例如背光亮度异常、画面内容不可识别等),极有可能导致驾驶者无法有效识别车载显示屏中的信息,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亟待专利技术一种对车载显示屏的背光亮度进行监测的方法,及时对背光亮度异常的问题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背光亮度监测方法,用于通过感光单元直接对背光模组的光照亮度进行监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和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n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和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信号线均位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n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至少一个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感光单元用于感测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照亮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开口区和非开口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背光模组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
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布的栅极线和多条沿第一方向排布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数据信号线,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信号线均位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衬底以及至少一个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感光单元设置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感光单元用于感测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照亮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单元包括感光晶体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晶体管包括沟道区;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设置于所述感光晶体管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且所述遮光层在所述第一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覆盖所述沟道区在所述第一衬底所在平面的正投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晶体管包括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第一栅极,第一绝缘层,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以及第二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的制作材料为透明导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晶体管包括沿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远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的第一绝缘层、第二半导体层、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第二绝缘层和第二栅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的制作材料为不透光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包括第三栅极、第一绝缘层、第三半导体层、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以及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栅极和所述第一栅极同层同材料制作,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一半导体层或所述第二半导体金属层同层同材料制作,所述第三源极和所述第三漏极与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或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同层同材料制作;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栅极同层设置,且所述像素电极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三源极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数据信号线,所述数据信号线与所述第三漏极同层设置,所述第三漏极和所述第一漏极或所述第二漏极均连接所述数据信号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数据信号线和电源电压信号线,所述数据信号线和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均与所述第三漏极同层设置,所述数据信号线与所述第三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漏极或所述第二漏极与所述电源电压信号线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开关晶体管,所述开关晶体管包括第四栅极、第一绝缘层、第四半导体层、第四源极和第四漏极、第二绝缘层,所述第四栅极和所述第三栅极同层同材料制作,所述第四半导体层和所述第三半导体层同层同材料制作,所述第四源极和所述第四漏极与所述第三源极同层同材料制作。


1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侃南洋李雄平孙晓平汪梅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