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属于电子产品
,具体涉及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由于电子设备的便携性以及丰富多样的操作性,现已备受广大用户的喜赖。但同时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期望值与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由于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硬度较低、导致显示屏易划伤,因此通常会在显示屏表面覆盖保护盖板,但在装配过程中盖板与显示屏之间会产生大量气泡,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性能与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包括:提供中框与柔性屏,所述中框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以及第三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三显示部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显示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三显示部;提供盖板,将所述盖板装配到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屏上,以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柔性屏,且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至少由所述盖板、所述柔性屏、以及所述延伸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n提供中框与柔性屏,所述中框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以及第三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三显示部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显示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三显示部;/n提供盖板,将所述盖板装配到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屏上,以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柔性屏,且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至少由所述盖板、所述柔性屏、以及所述延伸部构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以及/n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容置空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方法包括:
提供中框与柔性屏,所述中框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柔性屏包括第一显示部、第二显示部、以及第三显示部,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三显示部设于所述本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显示部弯折连接所述第一显示部与所述第三显示部;
提供盖板,将所述盖板装配到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屏上,以使所述盖板覆盖所述柔性屏,且所述盖板连接所述延伸部;至少由所述盖板、所述柔性屏、以及所述延伸部构成容置空间,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以及
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粘结胶,直至所述粘结胶充满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在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所述粘结胶的过程中排出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子延伸部、第二子延伸部、以及第三子延伸部,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均设于第一子延伸部上,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粘结胶”之前,还包括:
将装配后的所述盖板、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屏设于基台上,且使所述第一子延伸部相较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背离所述基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子延伸部、第二子延伸部、以及第三子延伸部,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上,所述第二通孔设于所述第二子延伸部上,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粘结胶”之前,还包括:
将装配后的所述盖板、所述中框与所述柔性屏设于基台上,且使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子延伸部均靠近所述基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向所述容置空间内填充粘结胶”之后,还包括:
提供密封部,将所述密封部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第一子延伸部、第二子延伸部、以及第三子延伸部,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子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子延伸部与所述第三子延伸部;“提供中框与柔性屏”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