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0949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包括下底板、固定设置在下底板两端的连接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压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杆另一端的上顶板、贯穿于上顶板与第二压板相连接的压杆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两端的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便于将试压配件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压杆推动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进行试压,并通过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对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的压力进行实时的显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观察试压配件的受力强度。

A pressure testing device for auto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相关
,具体为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个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一种产品。汽车配件的种类繁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也越来越多,汽车配件的这个市场变得也越来越大,近些年来汽车配件制造厂也在飞速地发展,为了保证汽车配件的批量生产的质量,需要对汽车配件进行试压研究,从而判断汽车配件的承压能力;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观察对汽车配件进行施压的压力强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观察对汽车配件进行施压的压力强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包括下底板、固定设置在下底板两端的连接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压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杆另一端的上顶板、贯穿于上顶板与第二压板相连接的压杆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两端的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压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外接与驱动组件,压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与第二压板相连接,第二连接法兰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进而便于将试压的配件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压杆推动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进行试压,并通过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对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的压力进行实时的显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观察试压配件的受力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上顶板与压杆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套,第一连接轴套贯穿于上顶板,且第一连接轴套的外周与上顶板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轴套的内径大于压杆的外径,从而便于通过第一连接轴套对压杆进行导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压杆对第二压板进行施压的稳定性,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相对镜像设置,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翼板与第一压板的固定连接,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翼板与第二压板的上端面相切设置,且第二压板的外周分别与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的受压端相切,从而便于通过第二压板的两端对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的施压强度,便于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实时的显示受压力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二压板上设置有指针板,指针板也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二压板相连接,且指针板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的零刻度线相接触,从而便于通过指针板实时的对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的受力数据进行实时的指示,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一连接垫板与第一压板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垫板与第二压板固定连接,且第二垫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通孔,进而便于通过压力弹簧对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相连接,且便于通过压力弹簧调节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的压力强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第二压板与连接杆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二连接轴套,第二连接轴套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外径,从而便于通过第二连接轴套对移动过程中的第二压板进行导向,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的内侧的限位凹槽,限位凹槽设置为半圆形,从而便于通过限位凹槽对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试压配件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包括下底板、固定设置在下底板两端的连接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压板、固定设置在连接杆另一端的上顶板、贯穿于上顶板与第二压板相连接的压杆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两端的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进而便于将试压的配件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压杆推动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进行试压,并通过第一压力计和第二压力计对第二压板对试压配件的压力进行实时的显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观察试压配件的受力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图1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底板、2-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4-上顶板、5-压杆、51-第一连接法兰、52-第二连接法兰、53-第一连接轴套、6-连接杆、7-第二连接轴套、81-第一连接垫板、82-第二连接垫板、91-第一压力计、92-第二压力计、10-指针板、11-压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包括下底板1、固定设置在下底板1两端的连接杆6、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2、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杆6滑动连接的第二压板3、固定设置在连接杆6另一端的上顶板4、贯穿于上顶板4与第二压板3相连接的压杆5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两端的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压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51外接与驱动组件,压杆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2与第二压板3相连接,第二连接法兰52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二压板3固定连接,进而便于将试压的配件放置在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之间,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压杆5推动第二压板3对试压配件进行试压,并通过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对第二压板3对试压配件的压力进行实时的显示,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实时的观察试压配件的受力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固定设置在下底板(1)两端的连接杆(6)、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2)、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杆(6)滑动连接的第二压板(3)、固定设置在连接杆(6)另一端的上顶板(4)、贯穿于上顶板(4)与第二压板(3)相连接的压杆(5)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两端的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所述压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51)外接与驱动组件,所述压杆(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2)与第二压板(3)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52)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二压板(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1)、固定设置在下底板(1)两端的连接杆(6)、与连接杆(6)固定连接的第一压板(2)、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杆(6)滑动连接的第二压板(3)、固定设置在连接杆(6)另一端的上顶板(4)、贯穿于上顶板(4)与第二压板(3)相连接的压杆(5)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压板(2)和第二压板(3)两端的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所述压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法兰(51)外接与驱动组件,所述压杆(5)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2)与第二压板(3)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法兰(52)通过固定螺钉与第二压板(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板(4)与压杆(5)相连接处设置有第一连接轴套(53),所述第一连接轴套(53)贯穿于上顶板(4),且第一连接轴套(53)的外周与上顶板(4)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轴套(53)的内径大于压杆(5)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配件用试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相对镜像设置,所述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的下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翼板与第一压板(2)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计(91)和第二压力计(9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靖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纳宝汽车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