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49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属于汽车配件加工领域,其包括调节臂本体,调节臂本体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沿水平方向穿设有中心轴,调节臂本体包括转动柄和安装壳,安装壳固定在转动柄上并且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中心轴啮合;自动调整臂安装在中心轴远离调节臂本体的一端,中心轴随自动调整臂施加制动动作沿顺时针转动,调节臂本体随中心轴一同沿顺时针转动;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自动调整臂与中心轴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实现自动角度调节,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手动操作所带来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并能够消除人为误差,保证角度调节的准确度的效果。

An automatic angle adjusting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
技术介绍
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也称“自动间隙调整臂”或“自动调整臂”。自动调整臂在国外已是成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欧洲、美洲等地区的载重车、客车以及挂车制造商均已将其作为整车的标准配置。根据CJ/T242-2007《城市客车外置式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臂》第5.7、5.8、5.9章节要求,自动调整臂在测试过程中需加入模拟磨损的条件,具体为试验每制动160次,蜗轮向载荷施加方向转动0.5°。常规技术为在一定制动次数后,使用工具手动转动一定角度,以满足规范中每160次动作转动0.5°的要求,测试过程需要在机架上完成。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1、手动操作费时费力。规范中周期数最长的测试达到50万次,即使每200次制动进行一次操作,也同样需要操作2500次。2、手动操作存在较大误差,难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具有通过实现自动角度调节,从而有效避免由于手动操作所带来人力和时间的浪费,并能够消除人为误差,保证角度调节的准确度的效果。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包括调节臂本体,所述调节臂本体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沿水平方向穿设有中心轴,所述调节臂本体包括转动柄和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固定在转动柄上并且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中心轴啮合;自动调整臂安装在中心轴远离调节臂本体的一端,所述中心轴随自动调整臂施加制动动作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调节臂本体随中心轴一同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转动柄的远离安装壳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弹簧压缩杆;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自动调整臂与中心轴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套设在中心轴上并随中心轴转动,所述蜗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蜗轮啮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底端穿出安装壳,所述角度调节组件连接在安装壳底端,所述机架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档杆,所述角度调节组件端部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由两个档杆之间的空隙处穿过,自动调整臂释放制动动作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带动中心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齿轮、转动杆以及单向离合器,所述驱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蜗杆穿出安装壳的一端并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单向离合器固定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单向离合器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轮和限位轮,所述拨杆固定连接在限位轮上,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和转动轮啮合;所述单向离合器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设置方向与单向离合器垂直,所述限位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所述转动杆穿过限位件并与限位件转动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的设置数量为两个。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穿过壳体和限位板并连接有指针。在自动调整臂的测试过程中进行模拟磨损测试时,将自动调整臂安装在中心轴远离调节臂本体的一端并施加制动动作,中心轴在自动调整臂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带动蜗轮与中心轴同步顺时针转动,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转动柄产生向上运动的趋势,由于安装壳的限位,蜗杆无法向上运动,安装壳受力带动调节臂本体与限位杆连接的一端抬起,由于弹簧的限位使调节臂本体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中心轴与调节臂本体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用于体现安装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调节臂本体;11、转动柄;12、安装壳;13、限位杆;2、机架;21、中心轴;211、指针;22、档杆;23、限位板;231、限位件;24、让位槽;3、驱动组件;31、蜗轮;32、蜗杆;4、角度调节组件;41、驱动齿轮;42、转动杆;421、传动齿轮;43、单向离合器;431、转动轮;432、限位轮;433、拨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设计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包括安装在机架2上的调节臂本体1,机架2上沿水平方向穿设有中心轴21,调节臂本体1安装在中心轴21一侧,测试时将自动调整臂安装在中心轴21远离调节臂本体1的一侧。调节臂本体1包括转动柄11和安装壳12,安装壳12固定在转动柄11上并且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3,中心轴21随自动调整臂施加制动动作沿顺时针转动,调节臂本体1随中心轴21一同沿顺时针转动。驱动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自动调整臂与中心轴21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4。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3包括蜗轮31和蜗杆32,蜗轮31的内径为花键结构,并与中心轴21外壁相互啮合;蜗杆32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蜗轮31一侧啮合,蜗杆32的顶端与安装壳12抵接。转动柄11远离安装壳12的一端通过销子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为弹簧杆,机架2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让位槽24,限位杆13位于让位槽24内并与让位槽24槽底固定连接。当自动调整臂施加制动动作时,带动中心轴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由于蜗轮31与中心轴21啮合,故蜗轮31随中心轴21一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与蜗轮31啮合的蜗杆32转动柄11产生向上运动的力,由于安装壳12的限位蜗杆32位置不动,转动柄11受到安装壳12向上的推力被挑起,与转动柄11转动连接的限位杆13被挑起,由于限位杆13为弹簧杆,转动柄11与限位杆13相连的一端抬起的高度范围被控制在弹簧杆内部的弹簧的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当达到弹簧拉伸的极限长度时自动调整臂继续施加制动动作,即模拟真实状态下刹车踩到底,在各部件之间的作用力仍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调节臂本体1各个部分的位置不再发生变化。如图1至图3所示,角度调节组件4包括驱动齿轮41、转动杆42以及单向离合器43,蜗杆32的底端穿出安装壳12并与驱动齿轮41同轴固定,转动杆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齿轮421,单向离合器43固定连接在机架2上,并且单向离合器43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轮431和限位轮432,限位轮432上固定连接有拨杆433,机架2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档杆22,拨杆433由两个档杆22之间的空隙处穿过。转动杆4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两个从动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41和转动轮431啮合。单向离合器4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3,限位板23的设置方向与单向离合器43垂直,限位板23上固定连接有限位件231,转动杆42穿过限位件231并与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臂本体(1),所述调节臂本体(1)安装在机架(2)上,所述机架(2)上沿水平方向穿设有中心轴(21),所述调节臂本体(1)包括转动柄(11)和安装壳(12),所述安装壳(12)固定在转动柄(11)上并且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与中心轴(21)啮合;/n自动调整臂安装在中心轴(21)远离调节臂本体(1)的一端,所述中心轴(21)随自动调整臂施加制动动作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调节臂本体(1)随中心轴(21)一同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转动柄(11)的远离安装壳(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为弹簧压缩杆;/n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自动调整臂与中心轴(21)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臂本体(1),所述调节臂本体(1)安装在机架(2)上,所述机架(2)上沿水平方向穿设有中心轴(21),所述调节臂本体(1)包括转动柄(11)和安装壳(12),所述安装壳(12)固定在转动柄(11)上并且内部设置有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与中心轴(21)啮合;
自动调整臂安装在中心轴(21)远离调节臂本体(1)的一端,所述中心轴(21)随自动调整臂施加制动动作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调节臂本体(1)随中心轴(21)一同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转动柄(11)的远离安装壳(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为弹簧压缩杆;
所述驱动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自动调整臂与中心轴(21)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蜗轮(31)和蜗杆(32),所述蜗轮(31)套设在中心轴(21)上并随中心轴(21)转动,所述蜗杆(32)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与蜗轮(3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角度调节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32)底端穿出安装壳(12),所述角度调节组件(4)连接在安装壳(12)底端,所述机架(2)上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有两个档杆(22),所述角度调节组件(4)端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柠徐晓宏吴旻
申请(专利权)人:瀚德汽车产品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