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9369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属化工领域。该换热器包括:管箱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壳体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壳体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第一物料流经换热管、单程内浮头和膨胀节之后,从第一物料出口流出,第二物料在壳体内位于换热管以外的空间内流动,最后经过第二物料出口流出。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量交换。由于单程内浮头和膨胀节均位于壳体内来减少热应力,所以膨胀节的尺寸较小,降低了膨胀节的加工难度和生产费用,且即便膨胀节处存在连接薄弱点,第一物料和第二物料也始终在壳体内,不会从壳体内泄漏出去,从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化工生产中,常需要对反应器进料进行预热,以达到反应所需温度,也需要对反应器出料进行降温,便于对反应器出料进行后续操作。基于此,为了实现热量的充分利用,常通过换热器实现两种有温差的物料之间的热量交换。目前,如图1所示,换热器包括壳体100、管箱101、上管板102、下管板103、换热管104和膨胀节105。管箱10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107,管箱101的下端与壳体100的上端连接,壳体100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106,壳体100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108,壳体100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109,第二物料进口109与第二物料出口108连通。换热管104竖直设置在壳体100内,换热管104的上端与上管板102连接,换热管104的下端与下管板103连接,上管板102的边缘和下管板103的边缘均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第一物料进口107通过换热管104和第一物料出口106连通。膨胀节105的两端与壳体100的横断截面连接,以减少热应力。当从第一物料进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01)、管箱(02)、上管板(03)、下管板(04)、换热管(05)、单程内浮头(06)和膨胀节(07);/n所述管箱(0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021),所述管箱(02)的下端与所述壳体(01)的上端连接,所述壳体(0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011),所述壳体(01)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012),所述壳体(01)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013),所述第二物料进口(013)与所述第二物料出口(012)连通;/n所述换热管(05)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01)内,所述换热管(05)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管板(03)并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01)、管箱(02)、上管板(03)、下管板(04)、换热管(05)、单程内浮头(06)和膨胀节(07);
所述管箱(02)的上端设置有第一物料进口(021),所述管箱(02)的下端与所述壳体(01)的上端连接,所述壳体(0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物料出口(011),所述壳体(01)的上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出口(012),所述壳体(01)的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物料进口(013),所述第二物料进口(013)与所述第二物料出口(012)连通;
所述换热管(05)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01)内,所述换热管(05)的上端穿过所述上管板(03)并与所述上管板(03)连接,所述换热管(05)的下端穿过所述下管板(04)并与所述下管板(04)连接,所述上管板(03)的边缘与所述壳体(01)的上端的内壁连接,所述下管板(04)、所述单程内浮头(06)和所述膨胀节(07)均位于所述壳体(01)内,所述下管板(04)的下板面与所述单程内浮头(06)的上端连接,所述单程内浮头(06)的下端与所述膨胀节(07)的上端连接,所述膨胀节(07)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011)处的接管连接,所述第一物料进口(021)通过所述换热管(05)、所述单程内浮头(06)的内腔、所述膨胀节(07)的内腔与所述第一物料出口(01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折流板(08);
所述折流板(08)的一部分边缘与所述壳体(01)的内壁连接,所述折流板(08)的另一部分边缘与所述壳体(0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换热管(05)竖直穿过所述折流板(0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08)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折流板(08)的数量为一个时,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定距管(09)和拉杆(10);
所述拉杆(10)竖直穿过所述折流板(08),所述拉杆(10)的上端与所述上管板(03)连接,所述拉杆(10)的下端与所述折流板(08)连接;
所述定距管(09)套设在所述拉杆(10)上,且所述定距管(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洋朱为明陈萍高全乐杨桂春苏燕兵孙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