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0922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装置、地热吸收装置与多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地源热泵装置的上部与供热水管的一端相连,热水管的末端与收集管的一端相连,收集管的末端与地热吸收装置的一端相连,地热吸收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排出管与地源热泵装置的中部相连;多个散热装置分别通过传导管与供热水管和收集管并联,所有传导管均与供热水管和收集管相通且每个传导管上均安装有水泵;地热吸收装置设置在地下地热吸收区内;地源热泵装置设置在地上,散热装置设置在待用热区域。该系统具备整个过程节能环保、循环再次注入时水温稳定、供热部分可拆解优点。

A heat supply system with 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为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相变材料是指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物质状态并能提供潜热的物质,转变物质状态的过程称为相变过程,此过程中相变材料将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通过地源热泵进行供热取暖,可以有效减少耗能;而现有的供热装置整个供暖过程不够环保、对于再次输入的需加热的水的温度控制不够稳定、并且其中的供热装置部分的拆解较为不便,不利于清理,为此,设计一种采用相变蓄能的地源热泵供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具备整个过程节能环保、循环再次注入时水温稳定、供热部分可拆解优点,解决了供热装置供暖过程不够环保、对于再次输入的需加热的水的温度控制不够稳定、并且其中的散热装置部分的拆解较为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具备整个过程节能环保、散热后的水可自然初步加热、循环再次注入时水温稳定、供热部分可拆解的目的,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装置、地热吸收装置与多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地源热泵装置的上部与供热水管的一端相连,热水管的末端与收集管的一端相连,收集管的末端与地热吸收装置的一端相连,地热吸收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排出管与地源热泵装置的中部相连;多个散热装置分别通过传导管与供热水管和收集管并联,所有传导管均与供热水管和收集管相通且每个传导管上均安装有水泵;地热吸收装置设置在地下地热吸收区内;地源热泵装置设置在地上,散热装置设置在待用热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蓄能的供热系统,包括地源热泵装置、地热吸收装置与多个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地源热泵装置的上部与供热水管的一端相连,热水管的末端与收集管的一端相连,收集管的末端与地热吸收装置的一端相连,地热吸收装置的另一端通过排出管与地源热泵装置的中部相连;多个散热装置分别通过传导管与供热水管和收集管并联,所有传导管均与供热水管和收集管相通且每个传导管上均安装有水泵;地热吸收装置设置在地下地热吸收区内;地源热泵装置设置在地上,散热装置设置在待用热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若干组散热板、热水管和支撑柱,若干组散热板阵列安装在热水管和支撑柱上;所述散热板包括第一半板、第二半板和多个安装结构,第一半板通过多个安装结构可插拔地与第二半板相连;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与第二半板的插口配合的插入杆、与第二半板的限位槽配合的限位柱、限位底盘与压缩弹簧;插入杆安装在第一半板与第二半板相连的一侧,插入杆末端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柱,限位柱的末端安装有限位底盘,压缩弹簧设置于限位底盘的下端,压缩弹簧与限位底盘均可活动插接于第二半板的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板与第二半板相互连接的一侧对应热水管与支撑柱的位置开设有半圆柱形的槽,热水管与支撑柱的外表面与第一半板以及第二半板半圆柱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曙光穆世慧李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民利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