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采暖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作为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和化石能源缺少的今天,利用太阳能采暖是重要的解决方案之一。目前国内大型跨季节采暖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太阳能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因此需要其他能源辅助。空气源热泵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也被列入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和空气源热泵的结合是最理想的清洁供暖方式。但是目前尚未有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来实现高效供暖的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能够将热泵和其它供热设备结合来实现不同工况下供热的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包括第一供热装置、第一换热装置、第二换热装置和热泵;所述第一供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热媒通道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的冷媒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的热媒通道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循环回路;所述热泵的热媒通道入口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热装置(1)、第一换热装置(2)、第二换热装置(3)和热泵(5);所述第一供热装置(1)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的热媒通道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第一循环回路(100),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的冷媒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的热媒通道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循环回路(200);/n所述热泵(5)的热媒通道入口通过第一高温管(208)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01),通过第二高温管(210)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高温管(203),其热媒通道出口通过低温管(209)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热装置(1)、第一换热装置(2)、第二换热装置(3)和热泵(5);所述第一供热装置(1)和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的热媒通道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第一循环回路(100),所述第一换热装置(2)的冷媒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的热媒通道之间首尾相连形成第二循环回路(200);
所述热泵(5)的热媒通道入口通过第一高温管(208)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01),通过第二高温管(210)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高温管(203),其热媒通道出口通过低温管(209)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01);所述第一高温管(208)和所述第二高温管(210)择一导通;
所述热泵(5)的冷媒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的冷媒通道串接形成第三循环回路(300),所述第三循环回路(300)用于连接热用户(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温管(208)导通时,由所述第二换热装置(3)排出的导热介质先经过所述第一高温管(208)进入所述热泵(5),然后再通过所述低温管(209)返回到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01)中;
所述第二高温管(210)导通时,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高温管(203)中的导热介质先经过所述第二高温管(210)进入所述热泵(5),然后再通过所述低温管(209)返回到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0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热装置(4);所述蓄热装置(4)接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低温管(201)和高温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模式供热的采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4)还具有中温口,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还具有中温管(202),所述蓄热装置(4)的中温口通过中温管(202)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高温管(203);所述第二循环回路(200)的中温管(20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筛,李豪举,葛仁君,张景珊,张亚秋,
申请(专利权)人:日出东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