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包括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和循环泵,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依次进入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部,实现对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的分级再利用,提高燃气热水锅炉燃烧的利用率,节约能源,通过设置气体导流管,可以为燃烧后的废气的流动提供导向,使其沿着S型的气路流通,延长燃烧后的废气在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部的流通时间,进而提高换热效率。
An energy saving device for gas-fired hot water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燃气锅炉指以天然气,液化气等气体能源为燃料的锅炉,根据介质的不同,可分为燃气蒸汽锅炉,燃气热水锅炉,燃气真空热水锅炉以及燃气导热油锅炉等。但是现有的大部分燃气锅炉在使用时,没有将燃烧后的能量充分利用,尤其时燃烧后的废气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极少数具有废气余热利用功能的装置在使用时,废气在装置内部的流通时间较短,热交换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大部分燃气锅炉在使用时,燃烧后的废气的利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极少数具有废气余热利用功能的装置在使用时,废气在装置内部的流通时间较短,热交换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包括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和循环泵,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上方一侧均设置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一侧设置有动力箱体,所述动力箱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输入端设置有循环管一,所述循环泵输出端设置有循环管三,所述循环管三上设置有循环阀,所述循环管三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中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下方一侧设置有循环管二,所述循环管二与所述循环管一之间设置有循环微管,所述循环微管上设置有气体导流板。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下方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有进气阀,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下方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有排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与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排放管路连接,可以使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排放管路在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以及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部下方循环流动,对其能量进行充分利用。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与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以及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与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导气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气管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依次流经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以及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进一步的,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以及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均与所述中间隔板焊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间隔板可以实现燃烧废气与加热水源隔离。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一以及所述循环管三与所述循环泵均通过法兰连接,所述循环管一以及所述循环管二与所述循环微管均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循环泵带动需要加热的水源在所述循环微管内部循环流动,使得水源与燃烧后的废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实现对水源的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管三与所述出水管通过三通连接,所述出水阀与所述出水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循环管三与所述循环阀通过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启所述循环泵后,通过关闭所述出水阀、开启所述循环阀,实现水源的循环流动,通过开启所述出水阀、关闭所述循环阀,实现加热后水源的排出,方便实用。进一步的,所述加水管与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均焊接,所述气体导流板与所述循环微管插接,所述气体导流板与所述中间隔板通过螺钉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气体导流管可以为燃烧后的废气的流动提供导向,使其沿着S型的气路流通,延长燃烧后的废气在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部的流通时间,进而提高换热效率。(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大部分燃气锅炉在使用时,没有将燃烧后的能量充分利用,尤其时燃烧后的废气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的问题,本技术可以使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依次进入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部,实现对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的分级再利用,提高燃气热水锅炉燃烧的利用率,节约能源;2、为解决现有的极少数具有废气余热利用功能的装置在使用时,废气在装置内部的流通时间较短,热交换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气体导流管,可以为燃烧后的废气的流动提供导向,使其沿着S型的气路流通,延长燃烧后的废气在一级余热利用锅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和三级余热利用锅炉内部的流通时间,进而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的主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一级余热利用锅炉;2、二级余热利用锅炉;3、三级余热利用锅炉;4、进气管;5、进气阀;6、导气管;7、排气管;8、排气阀;9、动力箱体;10、加水管;11、出水管;12、出水阀;13、循环泵;14、循环管一;15、循环微管;16、循环管二;17、气体导流板;18、循环阀;19、循环管三;20、中间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包括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和循环泵13,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一侧固定连接有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一侧固定连接有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和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上方一侧均设置有加水管10,加水管10一侧设置有动力箱体9,动力箱体9内部设置有循环泵13,循环泵13输入端设置有循环管一14,循环泵13输出端设置有循环管三19,循环管三19上设置有循环阀18,循环管三19上方设置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上设置有出水阀12,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和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内中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20,中间隔板20下方一侧设置有循环管二16,循环管二16与循环管一14之间设置有循环微管15,循环微管15上设置有气体导流板17。如图1-图2所示,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下方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进气管4,进气管4上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有进气阀5,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下方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排气管7,排气管7上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有排气阀8,进气管4与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排放管路连接,可以使燃气热水锅炉燃烧后的废气排放管路在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以及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内部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和循环泵(13),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上方一侧均设置有加水管(10),所述加水管(10)一侧设置有动力箱体(9),所述动力箱体(9)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13),所述循环泵(13)输入端设置有循环管一(14),所述循环泵(13)输出端设置有循环管三(19),所述循环管三(19)上设置有循环阀(18),所述循环管三(19)上方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上设置有出水阀(12),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内中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20),所述中间隔板(20)下方一侧设置有循环管二(16),所述循环管二(16)与所述循环管一(14)之间设置有循环微管(15),所述循环微管(15)上设置有气体导流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和循环泵(13),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上方一侧均设置有加水管(10),所述加水管(10)一侧设置有动力箱体(9),所述动力箱体(9)内部设置有所述循环泵(13),所述循环泵(13)输入端设置有循环管一(14),所述循环泵(13)输出端设置有循环管三(19),所述循环管三(19)上设置有循环阀(18),所述循环管三(19)上方设置有出水管(11),所述出水管(11)上设置有出水阀(12),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所述二级余热利用锅炉(2)和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内中部均设置有中间隔板(20),所述中间隔板(20)下方一侧设置有循环管二(16),所述循环管二(16)与所述循环管一(14)之间设置有循环微管(15),所述循环微管(15)上设置有气体导流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热水锅炉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余热利用锅炉(1)下方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上通过法兰连接固定有进气阀(5),所述三级余热利用锅炉(3)下方一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有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锋,张雪浪,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六和节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