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涉及生物质锅炉领域,该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煤闸板水箱,所述煤闸板水箱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沉淀箱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与沉淀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盒的顶部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沉淀箱、隔板、过滤盒和滤芯,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在使用时,水经过煤闸板时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对煤闸板进行降温,水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后直接排放出去,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A kind of energy saving device for coal ram cooling of biomass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锅炉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锅炉是锅炉的其中一种,是以生物能源为燃料的锅炉,生物质锅炉即可以生物质能源为燃料,也可以煤为原料,生物质锅炉煤闸板用于生物质能源或煤的阻隔,将煤闸板关闭,生物质能源或煤无法下落至锅炉的炉排上,炉排带动生物质能源或煤进入锅炉的燃烧室进行燃烧,燃烧时会产生高温,需对煤闸板进行降温,煤闸板水箱中具有水,煤闸板水箱中的水流经煤闸板,吸收煤闸板的热量,然后将水排出,完成对煤闸板的冷却。目前常见的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在使用时,需使用水对煤闸板进行降温,水经过煤闸板时吸收煤闸板的热量,水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后直接排放出去,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在使用时,水经过煤闸板时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对煤闸板进行降温,水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后直接排放出去,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包括锅炉本体和煤闸板水箱,所述煤闸板水箱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箱,所述沉淀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沉淀箱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沉淀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与沉淀箱相连通,所述过滤盒的顶部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内壁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所述方槽的内壁与方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方板通过螺栓与过滤盒固定连接,所述方板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垫和方环,所述密封垫的底部与方槽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垫固定套接在方环的表面,所述U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靠近方环的一侧与方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垫的顶部与密封垫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方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所述过滤盒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过滤盒的出水端设置有锅炉水箱,所述锅炉水箱通过管道与锅炉本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隔板和第一通槽的数量均为三个,所述第一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过滤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水环,所述聚水环的内壁呈开口向左的喇叭状。优选的,所述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橡胶垫靠近方环的一侧为曲面,所述方环的形状与橡胶垫的形状相适配。(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沉淀箱、隔板、过滤盒和滤芯,在使用时,吸收煤闸板热量后的水经过沉淀箱和过滤盒的沉淀过滤后进入锅炉水箱中,进入锅炉水箱中的水再用水泵增压进入锅炉本体锅筒,提高了锅炉本体上锅筒的补水温度,最终降低锅筒补水量及补水汽化所需燃料消耗量,使经过煤闸板的热水经过沉淀过滤后用于锅炉本体上锅筒的补水,不在直接将热水排放出去,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效果,解决了目前常见的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在使用时,水经过煤闸板时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对煤闸板进行降温,水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后直接排放出去,造成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沉淀箱位置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过滤盒位置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滤芯位置处右剖图;图5为本技术滤芯位置处俯视截面图。图中:1、锅炉本体;2、煤闸板水箱;3、沉淀箱;4、隔板;5、第一通槽;6、进水口;7、过滤盒;8、方槽;9、U形槽;10、方板;11、密封垫;12、方环;13、橡胶垫;14、滤芯;15、第二通槽;16、锅炉水箱;17、滤网;18、聚水环;1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煤闸板水箱2,煤闸板水箱2中的水可为自来水或软水,煤闸板水箱2中的水首先对煤闸板进行冷却,水经过煤闸板形成热水,热水通过管道从进水口6进入沉淀箱3中,煤闸板水箱2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箱3,沉淀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隔板4的数量为三个,隔板4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5,第一通槽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通槽5的高度从左至右依次增高,对进入沉淀箱3中的水进行沉淀,沉淀箱3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6,沉淀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盒7,经过沉淀后进入过滤盒7中,过滤盒7通过管道与锅炉水箱16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水泵,使水的流通更加顺畅,过滤盒7中的滤芯14为活性炭滤芯14,对水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水进入水泵内,经过水泵流至锅炉水箱16中,用于对锅炉本体1的锅筒进行补水,过滤盒7与沉淀箱3相连通,过滤盒7的顶部开设有方槽8,方槽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9,方槽8的内壁与方板10的表面活动连接,方板10通过螺栓与过滤盒7固定连接,方板10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过滤盒7的方槽8中,方板10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1和方环12,密封垫11的底部与方槽8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密封垫11固定套接在方环12的表面,U形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橡胶垫13靠近方环12的一侧与方环12的表面活动连接,橡胶垫13的顶部与密封垫11的底部活动连接,方环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14,过滤盒7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槽15,过滤盒7的出水端设置有锅炉水箱16,锅炉水箱16通过管道与锅炉本体1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隔板4和第一通槽5的数量均为三个,第一通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网17,滤网17对沉淀箱3中的水进行过滤。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过滤盒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聚水环18,聚水环18的内壁呈开口向左的喇叭状,聚水环18对水起到聚拢作用,使水流畅的从第二通槽15中流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方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9,把手19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握住把手19方便拿取方板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橡胶垫13靠近方环12的一侧为曲面,方环12的形状与橡胶垫13的形状相适配,增加橡胶垫13与方环12的接触面积,提高橡胶垫13的密封能力。在使用时,煤闸板水箱2中的水经过煤闸板时吸收煤闸板的热量,吸收煤闸板热量后的水从沉淀箱3的进水口6进入沉淀箱3内,三个隔板4和三个第一通槽5内的滤网17对进入的水进行三重沉淀和过滤,再进入过滤盒7中,经过过滤盒7内滤芯14的过滤,从第二通槽15位置经过水泵进入锅炉水箱16中,进入锅炉水箱16中的水再用另一水泵增压进入锅炉本体1的锅筒内,提高了锅炉本体1上锅筒的补水温度,最终降低锅筒补水量及补水汽化所需燃料消耗量,使用一段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煤闸板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煤闸板水箱(2)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箱(3),所述沉淀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5),所述沉淀箱(3)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沉淀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盒(7),所述过滤盒(7)与沉淀箱(3)相连通,所述过滤盒(7)的顶部开设有方槽(8),所述方槽(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9),所述方槽(8)的内壁与方板(10)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方板(10)通过螺栓与过滤盒(7)固定连接,所述方板(10)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1)和方环(12),所述密封垫(11)的底部与方槽(8)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垫(11)固定套接在方环(12)的表面,所述U形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靠近方环(12)的一侧与方环(1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垫(13)的顶部与密封垫(1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方环(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滤芯(14),所述过滤盒(7)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槽(15),所述过滤盒(7)的出水端设置有锅炉水箱(16),所述锅炉水箱(16)通过管道与锅炉本体(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锅炉煤闸板冷却节能装置,包括锅炉本体(1)和煤闸板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煤闸板水箱(2)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箱(3),所述沉淀箱(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5),所述沉淀箱(3)的左侧开设有进水口(6),所述沉淀箱(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盒(7),所述过滤盒(7)与沉淀箱(3)相连通,所述过滤盒(7)的顶部开设有方槽(8),所述方槽(8)内壁的底部开设有U形槽(9),所述方槽(8)的内壁与方板(10)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方板(10)通过螺栓与过滤盒(7)固定连接,所述方板(10)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1)和方环(12),所述密封垫(11)的底部与方槽(8)内壁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密封垫(11)固定套接在方环(12)的表面,所述U形槽(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3),所述橡胶垫(13)靠近方环(12)的一侧与方环(12)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橡胶垫(13)的顶部与密封垫(11)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方环(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养朝,郭倩,冯占,王光成,董宏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