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713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涉及立体停车库技术领域,通过第一载车板,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钢管,两个所述第一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处;两个第二钢管,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位置处;第二载车板,所述第二载车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从而达到了有效减小载车板自身的负载,大大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有效防止车辆在载车板上横移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不需要后期维护的技术效果。

A three-dimensional parking garage and its split type car c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
本技术属于立体停车库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
技术介绍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也是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工具,载车板是用于承载车辆并进行托起、移动和旋转的装置。现有的立体车库中,载车板较重量较大,横移所需要的电机功率较大,并且现有的载车板对电机的负载较大,载车板结构较为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同时公交车前轮定位较为复杂,在横移过程中可能发生侧向滑动,影响车库作业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载车板结构较为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同时车辆前轮定位较为复杂,在横移过程中可能发生侧向滑动,影响车库作业的安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减小载车板自身的负载,大大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有效防止车辆在载车板上横移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不需要后期维护的技术效果。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载车板,包括:第一载车板,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钢管,两个所述第一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处;两个第二钢管,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位置处;第二载车板,所述第二载车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二载车板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中轴线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三钢管,两个所述第三钢管相对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个短边处。优选的,所述第一载车板和所述第二载车板的两侧端部位置处均安装有U型钩。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均为型钢。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高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侧板高于所述第二支撑板。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为角钢。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管为圆管,所述第二钢管和所述第三钢管为方管,且所述第二钢管和所述第三钢管的四个角落处为圆角过渡。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均安装有辊轮组。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载车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包括第一载车板和第二载车板,第一载车板用来承托车辆的前轮,第二载车板用来承托车辆的后轮,第二载车板与第一载车板具有同一中心轴线,并且两者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其中,第一载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侧板、两个第一钢管和两个第二钢管,第一支撑板为第一载车板的承重钢板;两个第一侧板用于侧向滚轮接触,且分别沿着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侧板与第一支撑板垂直设置;两个第一钢管为用于前轮定位的钢管,两个第一钢管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且沿着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但距离第一钢管与第一支撑板的边缘处之间还具有一定的距离,通过第一钢管可有效的让司机感受到车辆是否到位,装置简单且高效;进一步的,第二钢管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第二钢管沿着第一钢的宽度方向设置,通过第二钢管可以达到有防止车辆在横移过程中侧滑的、可有效地防止载车板在启动和停止过程不平稳导致的车辆可能侧滑的现象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载车板结构较为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同时车辆前轮定位较为复杂,在横移过程中可能发生侧向滑动,影响车库作业的安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有效减小载车板自身的负载,大大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有效防止车辆在载车板上横移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不需要后期维护的技术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分体式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载车板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第一载车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第一载车板1;第一支撑板101;第一钢管102;第二钢管103;第一侧板105;U型钩104;第二载车板2。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立体停车库及其分体式载车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载车板结构较为复杂,后期维护不便,同时车辆前轮定位较为复杂,在横移过程中可能发生侧向滑动,影响车库作业的安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通过第一载车板,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第一支撑板;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钢管,两个所述第一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处;两个第二钢管,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位置处;第二载车板,所述第二载车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从而达到了有效减小载车板自身的负载,大大降低了成本,结构简单,有效防止车辆在载车板上横移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不需要后期维护的技术效果。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载车板,请参考图1,具体如下:所述分体式载车板包括第一载车板1,所述第一载车板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两个第一侧板105,两个所述第一侧板105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10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钢管102,两个所述第一钢管10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上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05的一侧边缘处;两个第二钢管103,两个所述第二钢管10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01上靠近所述第一钢管102的端部位置处。具体而言,分体式载车板包括第一载车板1和第二载车板2,其中,第一载车板1用于承托车辆的前轮,第一载车板1包括:第一支撑板101、两个第一侧板105、两个第一钢管102和两个第二钢管103,具体的,第一支撑板101为第一载车板的承重钢板,其形状为一立方体钢板结构,第一支撑板101的材质为型钢,在实际工作时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钢材,例如可选择16mm厚的型钢;两个第一侧板105用于侧向滚轮接触,且分别沿着第一支撑板10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侧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载车板,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n第一支撑板;/n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n两个第一钢管,两个所述第一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处;/n两个第二钢管,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位置处;/n第二载车板,所述第二载车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车板,所述第一载车板包括:
第一支撑板;
两个第一侧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两个第一钢管,两个所述第一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边缘处;
两个第二钢管,两个所述第二钢管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靠近所述第一钢管的端部位置处;
第二载车板,所述第二载车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之间具有一预定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车板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载车板的中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车板包括:
第二支撑板;
两个第二侧板,两个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焊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边处,且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两个第三钢管,两个所述第三钢管相对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个短边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斌刘增禄刘斌宏祁冰邵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嘉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