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0853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包括位于矩形桩孔内的地下段,地下段和桩孔之间设有填充层,地下段包括若干个相互拼装的预制标准单元,每个预制标准单元均为矩形截面;每个预制标准单元均设置有预留孔,所有预制标准单元通过预留孔贯穿有预应力筋,且相邻两个预制标准单元的连接处均设有剪力键。现在尚无矩形孔挖孔机械,无法机械开挖矩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在矩形桩孔和地下段之间设置填充层,可以降低桩孔开挖精度的要求,可以采用小型圆形孔挖孔机械进行挖孔,解决了人工挖孔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的问题;且采用装配式结构,解决了现浇混凝土需立模板浇筑且养护困难的问题,且保证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Prefabricated rectangular pi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矩形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矩形桩结构。
技术介绍
桩结构应用极为广泛,在土木工程中一般适用于如下领域:1)作为路基填方段支挡结构,与挡土板构成桩板结构,作用是抵抗土压力保持路基结构稳定;2)在滑坡地段作为抗滑桩抵抗滑坡推力,加固滑体保持滑坡稳定。传统的抗滑桩为现浇矩形结构,采用人工挖孔现浇成型。在一些高寒高海拔山区陡坡地段的铁路、公路工程如采用传统施工工艺,会导致问题如下:1)现浇混凝土需立模板浇筑且养护困难(空气干燥、温度极低、紫外线强烈),不但质量难以保证且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延长工期;2)人工挖孔且需要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壁,安全风险高、效率低,以川藏铁路为例,海拔2km以上不允许人工作业(缺氧及狭小环境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矩形桩结构。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包括位于矩形桩孔内的地下段,所述地下段和所述桩孔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地下段包括若干个相互拼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矩形桩孔内的地下段,所述地下段和所述桩孔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地下段包括若干个相互拼装的预制标准单元,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为矩形截面;/n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设置有预留孔,所有所述预制标准单元通过预留孔贯穿有预应力筋,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的连接处均设有剪力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矩形桩孔内的地下段,所述地下段和所述桩孔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地下段包括若干个相互拼装的预制标准单元,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为矩形截面;
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设置有预留孔,所有所述预制标准单元通过预留孔贯穿有预应力筋,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的连接处均设有剪力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桩孔上方的地上段,所述地上段与所述地下段相连接,所述地上段由若干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拼装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孔的内侧还设有护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装配式矩形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设有预留槽和纵筋,所述纵筋伸出所述本体,并伸入相邻预制标准单元的预留槽内,通过灌浆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泉徐骏高柏松郭海强王占盛李炼陶奇庞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