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特别涉及铁路工程的危岩落石拦挡工程,尤其适用于运营铁路陡坡路堑的高位危岩落石的补强工程。
技术介绍
危岩落石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是山区三大地质灾害之一。由于落石具有高速运动、高冲击能量、多发性、在特定区域发生时间和地点的随机性、难以预测性和运动过程复杂性等特征,如不加以治理,可能造成交通中断以及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危岩落石的传统整治措施主要有:清除、支顶加固、落石槽、主(被)动防护网、拦石栅栏(明洞、棚洞)等。但在已开通运营的铁路陡坡地段,一旦发现高位的危岩落石,整治异常困难,传统的清除、支顶加固、落石槽、主(被)动防护网等,在实施工程中对铁路运营产生很大的干扰和安全威胁,在地形陡峻地段,由于人员和机械无法到达,这些传统措施均无实施的条件,而棚洞、明洞等的施工也对铁路运营的干扰很大,且造价高昂,故急需一种施工简易、对铁路运营干扰小、抗冲击能力高、造价低的高位危岩落石拦挡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系统、抗冲击系统、防越顶系统和自动报警装置;所述支撑系统由T型支撑墙、抗倾覆锚索(13)和消能器(14)构成,T型支撑墙沿运营铁路路堑(A)危岩段通长设置,其上部靠山侧内壁与路堑边坡坡面之间形成容纳落石空间(C),所述抗倾覆锚索(13)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T型支撑墙、路堑边坡岩体锚固连接,消能器(14)安装在抗倾覆锚索(13)上;所述抗冲击系统为层状柔性构筑体,在容纳落石空间(C)内设置于T型支撑墙的露出面上;所述防越顶系统固定设置于T型支撑墙的顶端,自动报警装置安装在防越顶系统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系统、抗冲击系统、防越顶系统和自动报警装置;所述支撑系统由T型支撑墙、抗倾覆锚索(13)和消能器(14)构成,T型支撑墙沿运营铁路路堑(A)危岩段通长设置,其上部靠山侧内壁与路堑边坡坡面之间形成容纳落石空间(C),所述抗倾覆锚索(13)沿线路方向间隔设置,两端分别与T型支撑墙、路堑边坡岩体锚固连接,消能器(14)安装在抗倾覆锚索(13)上;所述抗冲击系统为层状柔性构筑体,在容纳落石空间(C)内设置于T型支撑墙的露出面上;所述防越顶系统固定设置于T型支撑墙的顶端,自动报警装置安装在防越顶系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T型支撑墙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竖向支撑墙(11)和内端与之固结的水平支撑板(12),竖向支撑墙(11)基底置于运营铁路路堑(A)的坡脚平台上,水平支撑板(12)外端置于边坡平台处岩体内,其顶面高程与运营铁路路堑(A)的第一级边坡平台高程一致;所述容纳落石空间(C)形成于水平支撑板(12)顶面及以上的路堑边坡坡面、竖向支撑墙(11)靠山侧内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水平支撑板(12)底面及以下路堑边坡坡面、竖向支撑墙(11)靠山侧内壁之间形成下部空间(D);所述消能器(14)位于下部空间(D)内,抗倾覆锚索(13)由一端固定连接消能器(14)的外段锚索、内段锚索构成,外段锚索与竖向支撑墙(11)锚固连接,内段锚索与山体稳定岩土层锚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消能器(14)的主体为由钢丝绳制成的环状结构(14a),并采用8字形不锈钢卡扣(14b)固定。
5.如权利要求2一项所述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撑墙(11)的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沛沛,魏永幸,姚裕春,李安洪,叶世斌,龚建辉,胡会星,李楚根,陈伟志,李宁,李井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